海东日报首页

记录时代 诠释记者使命

——记青海省2021年三八红旗手金显花
2022-03-09 09:59:0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张璐

2011,是金显花踏入记者这个行列的年份;4112,是她在海东日报上刊发的稿件数量。这一组数字,见证了金显花从青涩的大学毕业生成长为成熟的新闻记者,见证了海东市发展的每一步跨越。

不是正儿八经的中文专业,也没学过新闻学,广告学是她的主攻专业。凭着对文字的热爱,她一股脑儿冲进了记者的行列,暗暗下定决心要成为真正的记者。

《新闻学》《新闻写作》《新闻标题制作》……好像饥渴的路人,金显花拿起这些“新”书看得废寝忘食。除了看书,在实际采访中遇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她在记者成长路上的老师。

如今,她不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门外汉,已成为能独挡一面的资深记者。记者,除了记录,就是跑。不断地跑,才能更好地记录。十多年的时间,金显花跑过农业、政法、建设、城管、交通、水利等多个行业,全市94个乡镇,几乎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跑农业线时,她跟着农业部门工作人员爬上高山采访产业发展,深入农户采访农民生活;跑脱贫攻坚线时,她到过最偏远的乡镇,走进过不少贫困的家庭,看到过帮扶人员的付出与艰辛,见证过贫困群众脱贫的期盼和喜悦;跑城管线时,她跟随环卫工人一起去垃圾填埋厂,见过凌晨三四点的城区,也见过晚上九十点的乡村……

不仅如此,十年来,她还跟随决策者们的脚步,准确传达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发挥党报“喉舌”作用,最大程度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十年来,她不断挑战自己,听不懂的专业名词一遍遍查,看不懂的文件一遍遍看,弄不清的问题一个个攻,渐渐熟悉一个个陌生的领域,作为党报记者的专业性、职业性、敏感性不断增强。期间,撰写了《河湟新区璀璨明珠承载的荣光》《脱贫攻坚海东经验走向世界》等稿件,描述海东的与时俱进、蓬勃发展,讲述海东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说到凌晨2点,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说,大多数人都已经睡觉了,但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却仍然手拿摄像器材,匆忙穿梭在平安区的街道上。

提到新冠肺炎,你会想到什么?也许你会说,太可怕了,离得越远越好,但作为一名新媒体记者,却顾不上害怕,冲锋在抗疫的最前沿。

做核酸、消杀、志愿服务、社区管控,哪里是一线,哪里就是她工作的地方……2021年10月21日,平安区发生新冠肺炎疫情后,金显花作为新媒体部主任,带领新媒记者每天奔走在抗疫一线。

寒风凛冽,她始终握紧手中的笔、把稳手中的设备,生怕错过一个细节、晃动一个镜头。不少人谈“疫”色变,但她毅然走进医院、来到监测点,蹲点守候、跟踪采访“疫”线的故事,把党和政府坚定保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决心,把各方面同心战疫的场面第一时间展现了出来,赢得了群众的积极支持和点赞。期间,共播发了《谢谢你们,守护平安》《有你有爱》《平安,一定会平安》等43个短视频,全网浏览量达到963万人次,为这场“全民战争”鼓与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空前的共识和良好的氛围。

“在当下这个新媒体时代,媒体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金显花认为,传统媒体应该与网站、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主动融合、深度联动,完成新媒体时代新闻媒体的议程设置、社会舆论引导、权威主流发声,在与新媒体的“互动、互补、互融”中保持生命力。

从简单相加到全面相融、从各自为阵到矩阵管理,海东日报社新媒体建设“融”出新气象。2019年下半年以来,海东日报社融媒体中心不断创新全媒体报道形式和新闻呈现方式,以短视频、H5、VR等形式在移风易俗、中央省市两会、脱贫攻坚、植树造林“大会战”、河湟文化艺术节、青洽会、第七届全省民族运动会等重要会议、活动中进行有策划、有重点的宣传报道。两年来,共制作《返程!复工!海东5000名拉面人奔赴全国》《100秒!海东奔小康故事登上央视》等300多款新媒产品。

多年来,金显花以一个女性的细腻和刚韧,以对新闻事业的热爱,以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在海东大地上践行着“无冕之王”的神圣职责,挥写着“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历史使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