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群科:黄河赋予的别样神韵

2021-06-15 16:04:4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祁国忠

黄河、杏花、古城、手抓羊肉、麦茶……说起化隆回族自治县群科镇,人们便会不假思索地说出几个词。如果你不了解群科,通过这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词语,便能在脑海中勾勒出它的模样;如果你了解群科,那么对这几个词语一定有着独特的理解或特殊的情感。

披着一身轻盈绿纱的黄河,出李家峡进入化隆县牙什尕镇后变得温柔起来,流经群科镇时更是放慢了脚步,赋予了这里别样的神韵。据《化隆县志》记载,群科意为黄河回旋处。这一回旋不仅使河水清澈,更造就了温润的气候和肥沃的土地。“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凭借有利环境,过上了富足的生活,留下了百年的文明。

黄河谷地 杏花盛开

黄河在化隆县境内留下了168公里的优美身姿,并在群科展示出“九曲黄河化隆秀”的婀娜。

青海的春天是从东部开始的,这个黄河回旋的地方,就连春天也格外眷顾。乍暖还寒的四月初,当青海的春天还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杏花作为春天的使者,先在化隆县群科镇开放。

初春,微风轻拂,一颗颗生命便在杏花的怀抱里凝结。杏花盛开之时,薄粉轻红,仿佛含情浅笑,似在邀人共赏春色,渲染出一幅幅洋溢春意气息的图画,难怪古人视杏花为春的代表。走进群科,杏花长廊花枝交错,满地的杏花粉白相间,一株株杏树似粉色的云朵。远远望去,杏花、麦苗构成了一幅美妙的画卷。走出村子,到处都是开满枝头的杏花。那花瓣洁白无瑕,看上去令人身心愉悦。如果你放眼向远处的杏园看去,就像刚刚下过一场雪一样,甚至说正在下雪也不过分。而这种景观,要归功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群科镇地处化隆县西南部的黄河北岸,东靠卡力岗山,南临黄河与尖扎县隔河相望,西与牙什尕镇毗邻,北与扎巴镇接壤,形成了四周山体环抱的河谷盆地。群科平均海拔2000米,距省会西宁市90公里,与风景优美的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隔河相望。波涛汹涌的黄河汇集群山雪水,跋山涉水来到群科时在化隆与尖扎两县的交界处绕了一个大弯,在岸边留出了一片肥沃的土地,像母亲伸出的手臂将这里环抱。枕着母亲臂弯缓缓流淌的黄河,展示出了她极其温柔的一面,孕育出了这片美丽又肥沃的土地,成为黄河上游一颗璀璨的明珠。

群科是青海地区春天来得最早,也是冬天来得最晚的地区之一。晚秋,当青海大地即将上演一场银装素裹的冬日大片时,这里却秋色宜人,清清黄河水和绚丽秋色似乎构成了一幅唯美山水画,别有一番风趣。

不管是初春,还是晚秋,只要选择来到这里,便会嗅到独有的清新,随便进入一处树林,择一处平地,铺上已备好的凉席,就能感受它带给我们亲近大自然的那份惬意。

得益于独特的地理环境,水果成了群科的特产之一。当一缕盛夏的风吹过黄河岸边,群科最先“嗅”到了丰收的气息,呈现出了“万绿丛中一点金”的独特美景。远处还是绿树成荫,田间地头却已经是金黄一片,金色的麦穗在热浪中“翻滚”,沉甸甸的水果挂满枝头。

据当地村民介绍,上世纪80年代,水果解决了当地人的温饱。虽然群科属于化隆县粮食高产地区,但人多地少的原因导致当地口粮紧缺。此时,具有商业头脑的群科人看准当时物流还不够发达的时机,将自家生产的水果运到脑山地区,用自家水果换取当地土豆、粮食来维持生计。

“多年前,家里有一个很大的果园,果园里种着桃树、梨树、杏树、核桃树、李子树等果树,其中苹果树占了大部分,每年秋季把采摘下来的苹果拉到西宁或平安去卖,成了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生活在群科的农民作家张维春在《石壁,我开着手扶曾路过你的山水》一文中,用朴实的语言反映出了当时群科人以物换物的生动场景。

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和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以前解决温饱的水果不再是香饽饽,大多数都烂在了地里,经济收入微乎其微。2015年,青海省化隆县群科首届杏花节开幕,杏花成了群科的新名片。在杏花节的推介下,群科旅游业快速兴起。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为杏果带来了新的发展商机,一批批青年人开始看重家乡的旅游业,一个个集餐饮、休闲、娱乐和度假为一体的乡村旅游接待点应运而生。一些具有互联网思维的村民,还通过网络销售渠道将家乡的水果卖到了全国各地。

说起群科杏花,一定绕不开安达其哈村。它位于群科镇政府所在地东部,群科新区西侧,是一个集回族、藏族、撒拉族、汉族、东乡族聚集的村庄,全村平均海拔1998米,被誉为“最美杏花村”。化隆县知名文化旅游品牌杏花徒步旅游节便是从这里走进了大众的生活中,而青海早春的第一朵花,便是安达其哈第一树盛放的杏花。

游玩安达其哈村,百亩杏花园是不可错过的休闲场所。它是依托丰富的杏花资源和民俗资源,以高原早春独具魅力的杏花景观、杏花旅游节经典徒步线路和拉面文化节为基地的以赏花、休闲、运动、竞技、民俗为重点的旅游目的地。

沿着百亩杏花园一直往南前行,在黄河岸边,杏花水岸景区赫然出现在眼前。走进景区,黄河、花海、儿童游乐场所一应俱全,满足不同年龄层次游客的需求。主轴广场板块以花廊与天鹅阵强调主轴的优美景观,营造浪漫的气息,也为花海景观提供了新的观赏角度,黄河主题花海板块有一个女性头像雕塑,体现母亲河源头特色民俗文化。目前,景区正在规划建设花海石林、游船码头、科研教育中心、沙滩区等板块。

特色小镇 历史悠久

作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群科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还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滨河小镇。

在群科,人们习惯将以滩心村为中心的群科新区称为“新区”,而将群科镇政府所在地称为“古城”。仅从字面理解,我们容易将“古城”一词理解为和现在“新区”的对比。其实不然,早在群科新区建设之前,当地人还是以“古城”称呼群科。究其原因,就要和群科悠久的历史相联系。

据资料记载,古城位于黄河北岸的群科盆地,史称石城、廓州城、金刚城,曾两度作为治所,历时几百年。古城分上、下二城。下城称“群科古城”,此城现已基本无存,只在田埂处可见断续的夯土筑成的部分墙基,耕地中时有长条砖、筒瓦、布纹板瓦及灰陶罐等残片出现,原有规模及布局已无法弄清。上城距下城约300米,呈长方形,因集镇扩建,墙垣大部分已拆除,东北部尚存断垣残壁,西南城墙只存墙基。复原后古城东西长345米、南北宽288米,夯土筑成,内有木棍,城墙附有马面。城内原址土地上散布有绳纹砖、素面砖、筒瓦、板瓦及泥制灰陶罐、瓮等残片。据《宋史·地理志三》载,此古城应为宋代所筑之廓州城址。如今,虽然古城早已不存,但古城名称尚在,原来的地方已经发展成一个商铺林立的集镇——群科镇。

据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早在东汉延熹三年(160年)前,羌人筑石城,居住在石城的羌人部落称为“石城羌”。之后历代先后置石城县、化成县、广威县、廓州等建置。1950年建政时,定名为群科,就是因其镇内有群科村而得名。

相对群科新区的高楼林立,群科古城会显得更加质朴。群科古城不算太大,但很热闹,最热闹的还是那条连接省道和乡村的主街道,街道内瓜果蔬菜、五金土产、面馆、理发馆等应有尽有,人群来来往往,而街道两旁古榆树更为古城增添了一份古老之感,群科古城值得细细品味。

除了古城之外,群科还有著名的沙隆卡遗址。沙隆卡遗址地处黄河北岸支流伊沙尔河口东岸台地,位于群科镇安达其哈村西250米,1987年被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文化层厚度最厚达到4米,面积约26000平方米。遗址规模较大,年代较早,既有距今8000年的细石器堆积层,也有青海最早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期的文化堆积层和马家窑文化的堆积层。

2010年,兰州大学自然地理研究所在安达其哈村西约250米的沙隆卡遗址断面上发现灰层,在该层内采集到细石叶、石片等细石器,但未见陶器,并从该地层中采集到2个炭屑年代样品。一个样品经兰州大学年代实验室常规碳14年代测定,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8300年左右,另一样品经美国迈阿密Beta实验室测定,树轮校正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右,表明早在8000年以前就有使用细石器从事采集狩猎的土著人群在这里活动。

更为重要的是,在沙隆卡遗址细石器地层上面的文化层内还发现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石器的堆积。2003年,为配合黄河流域公伯峡水电站建设,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化隆县黄河北岸伊沙尔河口的安达其哈遗址进行了发掘(实际上和沙隆卡遗址是同一个遗址,只是人为命名不同,相当于沙隆卡细石器遗址更上层的堆积。)鉴于1987年报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时称为沙隆卡遗址,2010年第三次文物普查时该遗址仍以沙隆卡命名。

沙隆卡遗址的陶器非常成熟,盆、钵、瓶、罐、瓮等器形及彩陶纹样与大地湾三期的一致性很强,由于在青海地区历年的调查和发掘中尚未发现过比沙隆卡遗址更早的有陶新石器遗存,所以沙隆卡遗址存在的成熟陶器和农业技术应该是来自东方的仰韶文化人群的遗留。该遗址下层的细石器堆积反映了土著文化因素,尤其是较多细石器是在仰韶文化分布的最西端即和土著人群的交界地带出现的,可以理解为仰韶时期东、西两支人群的融合地带就在群(科)尖(扎)盆地黄河支流的伊沙尔河口一带,一支是来自东方的使用新石器和陶器从事农业生产的仰韶文化人群,一支是使用细石器从事采集狩猎经济的土著人群。在伊沙尔河口一带两支人群有所接触融合,来自东方的仰韶人群在逐渐的生产生活中逐步占据了主导地位。

经典美食 回味无穷

“北上广深一套房,不如家乡一张床”,这是互联网时代的戏谑之语;“千层山万重浪,比不过家乡一碗汤”,却是当代青年挥之不去的故乡情结。

群科手抓羊肉制作技艺作为青海省非物质文化,绝对可以称得上是群科的头牌传统美食。“高端的食材只需要简单的烹饪”,用《舌尖上的中国》的这句经典台词来形容群科手抓羊肉再适合不过。在物产丰富的群科,吃手抓羊肉,根本不需要“召集”各种调味品,只需羊肋排清水放盐煮透,斩块,蘸上醋就可以吃了。火候足了,轻轻撕扯就是一大块肉,咬下去,脂肪的肥润丰腴热热地裹住牙齿,瘦肉细嫩弹牙,全无腥膻之气。

炕锅羊肉、烤羊肉、涮羊肉、爆炒羊肉、胡辣羊蹄、羊杂碎……对于羊肉,青海人是从头吃到脚,从里吃到外。其中,最考验羊肉品质的做法就是手抓羊肉。群科人将肥的羊肋排称为“白条”,而喜欢吃白条也是群科人的一大特点。群科人吃手抓羊肉更厉害的是,要凉着吃,俗称“冰抓”。按老样子做好手抓羊肉,然后自然放凉。直到凉透,甚至白嫩嫩、颤巍巍的羊肥膘上微带冰碴,凉手抓羊肉才可以入口。这种做法,绝不容许低劣羊肉浑水摸鱼,否则难以下咽。

在吃“冰抓”时,一定要配上当地人自制的椒盐,再加上一颗大蒜头,就是群科人眼中的绝味。羊肉属热性肉类,所以大可不必担心胃脏承受不起,如果觉得这样吃显得稍冷的话,还可以盛碗蒜苗羊肉汤。相对热气腾腾的手抓羊肉,“冰抓”晶莹剔透的品相和肥而不腻的口感,足以让人忘记疲惫。

虽然群科不产茶叶,但这里的人们对茶叶的钟爱,甚至令茶乡人都要逊让三分,那种情深意浓的执着,令人吃惊。群科人的茶水缘,实际上是难以割舍的另类乡愁,承载了太多的民风民俗。

在群科,茶类中首当其冲的便是八宝盖碗茶。碗子是人们喝八宝盖碗茶的茶具,民间俗称“三泡台”。即一只直径二寸左右的细瓷碗,上面是一个配套的瓷茶盖,碗下面是一只和碗同样尺寸的细泥瓷器小托盘。这种三件套是细泥烧就的,要颜色纯正,质地细腻,鲜亮光滑。喝茶时,碗底要放上适量冰糖,再加上大红枣和葡萄干,适量的核桃仁、甜杏干或甜杏仁,玫瑰花或黄菊花以及枸杞。待茶泡开时,清香四溢,甘甜可口,红黄绿白各色夹杂其间。喝八宝盖碗茶,讲究的就是一个色香味齐全。尤其是在吃手抓羊肉时,一定要来一碗八宝盖碗茶,各色果干,甜而微酸,与茶叶搭配起来,能化油腻于无形,茶水热气一熏,感觉粘在嘴上的羊油还隐隐泛出香气,十分满足。

刮碗子,还得讲究姿势。右手的大拇指、食指和中指按茶碗的外延端起茶碗,用无名指和小拇指把下面的小托盘托住,再从碗和盖的缝隙中徐徐吸饮茶水。也可用左手轻轻斜拿茶盖,顺着碗沿边刮边喝。其次注重品味,不能出大声猛喝,也不能两口喝干,只能轻轻吸,徐徐饮,慢慢品。否则,会被人小看,不懂礼节。在家里陪客人喝八宝盖碗茶,还要摆上精心制作的盘馓、金黄油亮的油香、近半尺厚虚若面包的锅盔、蜜馓、瓜子糖果等,别有一番风味。在群科的茶园里,则更讲究泡茶的佐料要正宗,冲茶的开水要滚烫。

喝麦茶虽不及喝盖碗茶那样有仪式感和普遍性,但麦茶因具有暖胃的功效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也是群科人对的传统茶饮。麦茶是把小麦或青稞的颗粒放入铁锅用文火慢慢炒熟,待到颗粒炸开花后再略一炒作,盛出彻底晾干。再拿手推磨将炒熟开花略有焦意的颗粒碾碎即成,民间叫麦茶。它的熬法,也和熬茶类似,区别是麦茶不需要久熬,待到锅里飘出带焦性的麦香味即可放入青盐、荆芥、薄荷、杏仁略一滚沸,汤浓味香,即可舀到茶碗里开喝了。麦茶很浓香,一粒粒粮食的碎片咀嚼起来,别有一番风味。

随着群科杏花知名度的提升,杏仁烧窑鸡这种传统而又创新的美食也被放到了游客的餐桌上。

烧窑鸡的做法和众多青海人喜欢的“烧窑”美味相同,就是先将土块围着已建好的土锅灶垒起,加入适量柴火将土块烧红,然后将已备好的新鲜土鸡加入提前秘制的酱料和适量杏仁,用锡箔纸包严实后放入地锅内,将土块夯平,静候大约两小时左右,外表酥脆,肉香里嫩的杏仁烧窑鸡便可以从包裹的锡箔纸中“亮相”。

当然,土窑不光是杏仁烧窑鸡的主阵地,也是洋芋、羊排等青海美味的收获地,只要你来,这里就有美味等你,你也可以叫上儿时伙伴,来体验一把烧窑的快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