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三川大地上的民间传统文化

2022-09-27 09:19:4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李兰花 祁国忠

翻看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表,我们不难发现,位于黄河之滨的三川地区是民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这里有被称为土族文化“活化石”的土族纳顿;有历史悠久、婉转悠扬的土族田野情歌“库咕笳”;有祈福纳祥、物资交流的“正月二十九火花会”……作为当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了解三川地区时,这些民间传统文化始终是无法绕开的话题。

土族纳顿: 历时最长的庆丰盛典

说起三川地区最具影响力和被人们熟知的民间传统节日,那非土族纳顿莫属。每年农历七月丰收季节,地处黄河沿岸的官亭、中川、杏儿等七个乡镇近百个村庄都要举办历时两个多月的纳顿节。

“纳顿”是土语音译,意为“游戏”“娱乐”,也称“庆丰盛会”。每当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瓜果飘香时,土族群众为庆祝丰收,从农历七月十二在庄稼成熟最早的下川宋家开始跳纳顿,一个村以一天为会期,逐村向中川和上川移动,至九月十五朱家纳顿结束。

纳顿节期间,三川地区家家酿酩馏酒,户户蒸大馒头,男女老少身着节日盛装,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每个村庄到了纳顿节正会的日子,临近的村子便组织会手舞队前来庆贺,本庄的会手舞队前往迎接。两村的纳顿队伍在麦场上汇合时,锣鼓齐鸣、舞步欢快,排成长列的会手高呼“大好”,上百人组成的舞蹈表演,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纳顿队伍里,年过花甲,银须垂胸的老人头戴礼帽,身穿长袍青褂,胸前吊着精致的扇子套。他们或手持刀、枪、剑、戟等兵器,踏着鼓点,绕场而舞,或执扇在前领舞。老人们精神矍铄、步履强健,双臂一起一落,脚步一实一虚,按照太极图线路,转动自如,起落自然,舒缓优美。身着盛装,手持彩旗的年轻人更是左腾右挪,雄姿健美。走在中间的锣鼓手头戴红缨帽,腰系彩带,扎起绑腿,个个显得潇洒英武、精神抖擞。土族纳顿节的序幕由此拉开。

纳顿以舞蹈和戏剧表演为主,保存着北方民族萨满文化的影子,同时又吸收了汉文化的内容,既表现了土族文化个性,又散播着多元文化和谐共生、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其音乐、舞蹈、颂词、服饰、仪礼等都极富民族特色。在纳顿表演中,“会手舞”是开场节目,其表演形式主要是舞蹈和吟唱。面具舞也叫“傩戏”,是纳顿表演的重头戏,主要有《庄稼其》《三将》《五将》《杀虎将》等。其中《庄稼其》最具代表性,意即“种庄稼的人”,是纳顿中原生态古老的传统傩舞。它以古朴的服饰,丰富生动的内容,富有情趣的情节,幽默诙谐的哑剧表演,演示了一个老农教子务农,传授农业生产技术的故事。

载歌载舞的纳顿,把整个三川地区带入了欢乐的海洋,在此起彼伏的纳顿浪潮中,很多地方还会举行庙会、花儿会等活动。

纳顿的起源是庆祝丰收的庆典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形式和内容有了变化,演变成一种大型的群众性娱乐盛会。期间,方圆数十里的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们纷纷赶来,与土族人民汇聚到这狂欢的喜悦之中,分享丰收带来的喜庆。如今的纳顿已经成为三川土族人民与外界的物资交流会、感情交流会,三川人民也借此走亲访友、谈婚论嫁、相互交流、联络感情。在某种程度上说,纳顿担当起了三川走向外界,外界了解三川土族文化的媒介和桥梁。纳顿成为黄河之滨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成为土族农耕文化的“活化石”,是土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出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一代又一代土族儿女继承和发扬的结果。

纳顿作为青海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2006年,土族纳顿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土族纳顿从此走出了三川,走出了青海,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民间表演艺术,这也是纳顿在当今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在土族纳顿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方面,鲍呈新、徐秀福、李长命、乔正祥等土族老人功不可没,成为三川土族纳顿的代表性传承人。

库咕笳:古老悠久的土族田野情歌

在三川地区流行着一种古老而独特的田野情歌——“库咕笳”。它的曲调古老单一,具有低缓悠扬、婉转流畅、悦耳动听的特点,是土族青年男女以歌传情,相互交流相识、相爱的一种古老民歌。

“库咕笳”是一句古老的土语,意译为“对唱”或“对歌”。因三川土族把姐姐叫作“阿甲”,从而在歌的衬词中反复出现“阿甲哟”的唱词,也将“库咕笳”称为“阿甲哟”。

土族把流传的歌谣分为家曲儿和野曲儿,如婚礼歌、酒曲属于家曲儿,在田间、野外演唱的叫野曲儿。根据演唱风格来看,“库咕笳”是当地最具代表性的野曲儿,它不同于传统的“花儿”,又类似或接近藏族的“拉伊”,但在长期的历史生活中,受到“花儿”和汉、藏文化的影响,其形态类似于“花儿”,还夹杂了一些汉语词字,歌词也常用赋、比、兴的手法。形容比、兴的词有放在句首的,也有放在末尾的,这种现象在其他诸如“花儿”唱词中比较罕见。“库咕笳”中有“释迦佛留下来的,公公把式传下来的”唱词,这虽然是传说,但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库咕笳”形成年代比较悠久,流传时间也比较长,按照民和土族定居的时间推算,也有300多年的历史。

“库咕笳”的句式结构有两句式、三句式,也有四句式的,两句式的如:“架上不站的鸡不是,说话不算的人不是。”三句式的如:“好心肠的尕妹妹,柳树盘根的根深了,一心为你的心有了。”四句式的如:“红花缎子剪上哩,金线绣的情是哩,银线绣的意是哩,媒人来时事成哩。”

尽管“库咕笳”唱腔上还要加一些衬词或衬句,但仍然保留着鲜明的土族特色,演唱曲调比较古老,唱起来婉转悠扬,起唱较低,缓慢悠扬,别具特色,十分动听。

“库咕笳”在语言运用上和曲调结构上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土族人民巧妙地把身边的事物、景物作为基本载体,加入到“库咕笳”的唱词中,让其具有独特的韵味。比如:“来了来了实来了,什啥没拿者空来了,立立跑着看来了。”这里的“什啥”“立立”就是对方言的巧妙运用。

“库咕笳”的演唱形式比较灵活,可以独唱、对唱,也可三五人合唱,既有流传下来的传统歌词,也可因人、因地、因情、因景即兴创作,随口编唱。“库咕笳”中歌者对爱的诚挚与狂热,使“库咕笳”成为了爱与美的协奏,传达了土族人民对爱情的追求。

马儿子是官亭镇赵木川村人,她称得上是在“库咕笳”的摇篮中长大的“田间艺人”。马儿子的母亲是三川地区有名的“唱把式”。马儿子和她的妹妹马儿英,从七八岁起就跟随母亲学唱“库咕笳”。十四五岁时因母亲患病,她承担了家务劳动,在田间地头接触了更多的“库咕笳”艺人,学习了更多的技艺。土族姑娘婚前一般是不唱情歌的,但过早承担起田间劳动的马儿子,把“库咕笳”当成劳累时解乏、忧伤时解愁的释放剂,演唱“库咕笳”成了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马儿子十八岁嫁到官亭镇官中村。在这里,古老的土族情歌“库咕笳”已很少有人唱了,这种流行范围较小的古老情歌濒临失传。

为了使“库咕笳”这一古老的土族民间情歌传承下去,马儿子将自己热爱的“库咕笳”在官中村广泛传唱,并耐心地给大家讲述“库咕笳”的歌词,示范演唱。因“库咕笳”是纯土语演唱,其中有些土语词已失传,好多人听不懂,她便认真地研究对照,把土语译成汉语演唱,并耐心讲授,得到了当地土族群众的好评和喜欢。这样,这个曾一度失传的古情歌又在古镇官亭传唱开来。

田间地头是农村妇女生产劳动的场所,也是传唱“库咕笳”的好场合。马儿子利用劳动时的休息时间,在田间地头给女伴们传授演唱技艺。用大地当舞台,用青山做背景,她以精湛的技艺、高亢悠扬的唱腔,将“库咕笳”的韵律演唱到了极致。三川老年协会是老年人的组织,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普及“库咕笳”,马儿子利用农闲时间给老年人演唱“库咕笳”。这样,“库咕笳”在官亭地区的老中青人群中广为传唱,并受到当地土族人民的喜爱。

为保护和传承“库咕笳”这一独特的土族传统音乐,2013年经省政府批准,“库咕笳”被列入第四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马儿子也成为“库咕笳”的传承人。近年来,三川地区热衷于“库咕笳”的赵成海、徐秀福等老一辈艺人搜集并整理出了近300首唱词。相信“库咕笳”这一古老情歌将会不断传承下去,焕发出应有的光彩。

正月火花会:祈福纳祥的民俗文化盛会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是集祈福纳祥、欢庆娱乐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民族习俗不同而又存在着内容或形式上的差异。

在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世代延续着在官亭镇举办“正月火花会”的传统习俗,在正月二十九这天达到高潮,故又叫“正月二十九火花会”。

据说清朝年间,山西、陕西、甘肃等省商人在官亭经商,出于互通商情、维护同乡和同业商人利益、调解商业纠纷等方面的需要,在此地创建了关帝庙、山陕会馆。

每年正月十五过后,这些商人陆续回到官亭,在山陕会馆聚集时,他们都期盼当地百姓能够摆脱贫穷,富裕起来。只有百姓富裕了,才会给商人带来商贸的繁荣。于是,他们便商议选择一个吉日,依托山陕会馆、关帝庙,为当地百姓举办一场“送贫穷”的祈福纳祥活动,祈求老百姓有一个风调雨顺、人畜兴旺的好年头。

这些商人中不乏技艺高超之人,他们出谋划策,精巧构思,用彩纸制作鹅、鸭、猴子等动物模型,腹内装上烟花、鞭炮,利用近半个月时间完成制作,到正月二十九清晨将做成的各种动物模型悬挂在山陕会馆院内、街道十字处和戏台两旁,用导火线连接各“动物”。老百姓们白天看彩纸“动物”,待夜幕降临时,操作者便从会馆院内引燃导火线,刹那间,火树银花、荧光飞流,极为壮观,一时间街道上欢声笑语、喜气洋洋、热闹非凡。老百姓们看完烟花,便开始观戏。“正月火花会”自此在官亭成为首创。

此后,官亭“正月火花会”逐年举办,举办方由官亭地区山陕会馆商人发展为当地土族百姓和其他民族乡民共同参与的活动,还邀请在青海民和、化隆、循化,甘肃兰州、临夏等地的晋秦商人山陕会馆会员参与,一同为官亭百姓祈祷“送穷”,期盼来年为百姓和商人带来福祉、好运。

由于历史原因,关帝庙和山陕会馆曾一度关闭。改革开放后,于1980年开始筹备历史古迹关帝庙和山陕会馆的重修事宜,2006年山陕会馆得以重建。重建后的山陕会馆主要负责举办官亭“正月火花会”。

官亭“正月火花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不断改进更新,代代相传,每年举办,逐步演变为规模较大,参与人数众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由汉族、土族、回族老百姓共同参与,联合举办的大型民俗活动,有“钱串万挂炮,情连汉土回”之说。从正月十五开始,官亭的土族群众便开始耍社火,跳狮子、舞龙灯、跑旱船精彩纷呈。悬挂出的手工制作也很有特色,用彩纸扎成色彩鲜艳种类繁多的“花扁”。“花扁”样式有“四扇屏”“八扇屏”“横匾”等,内容有十二生肖、《西游记》人物等,里面均装进花炮、鞭炮,再将其连在一起,到正月二十九晚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五颜六色的焰火冲天而升,把天空装扮得五彩缤纷、绚烂璀璨,蔚为壮观。此时,官亭“正月火花会”达到高潮。

官亭镇官东村村民张正青,从小跟随爷爷、父亲学习制作纸扎工艺,并与徐秀福等老一辈民间民俗专家一起自发组织官亭“正月火花会”活动,参与戏剧演唱、社火表演、烟花制作、技艺传承等,他还组织开办了20期三川农民书画展,为三川民俗文化培养和挖掘出了一大批乡土人才。

官亭“正月火花会”既是一项民俗活动,也是一个民族团结的盛会。作为三川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官亭“正月火花会”于2017年入选第五批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