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爆竹声中一岁除

2023-01-20 09:13:0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刘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描写鞭炮、爆竹的诗中,最有名的当属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有一个谜语:“白棒棒,红褂褂,我把你,烫一下,你把我,吓一下。”谜底就是爆竹。还有一个谜语:“红衣小辫喜盈盈,锦衣穿着十几层。火头将军来引路,引得山花遍地红。”说的也是爆竹。千百年来,鞭炮、爆竹作为一种象征祥和喜庆的群众性娱乐用品,除了春节、元旦,在其他重要节日或喜庆吉日,也被人们用来增添喜庆气氛。

在我国,关于爆竹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那时所谓的“爆竹”,就是用火烧竹子,使之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以此声音来驱逐山鬼、瘟神,吓退野兽、妖怪。“爆竹”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西汉的东方朔就在《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了“爆竹驱山魈”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据说山臊恶鬼住在西方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一旦撞上它,就会生大病。这种鬼最怕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都要“于庭前爆竹”。清代顾禄在《清嘉录》里也指出江南人放爆竹的用意:“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苏东坡亦有诗云:“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渐渐地,燃爆竹驱邪辟鬼的习俗变成了迎神、敬神的仪式。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初一,于子(时)初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络绎不绝。”直到今天,在青海的广大乡村,正月里耍社火“出炎官”的时候或社火队每行经一处,都要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也是迎神、敬神的意思。

唐代炼丹术士们对黑火药的发现,直接促进了爆竹的跨越式发展。药王孙思邈在《丹经》中第一次提到了火药的成分和性质,但当时并没有出现以火药为原料的爆竹。据说中唐时期的一位猎人李畋制作出了真正可以爆炸的爆竹。李畋为了给自己的邻居驱邪治病,就在竹筒上钻一小孔,填入硝磺、火药,再用松油封住,点燃后爆炸威力巨大,响声震耳,于是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随着造纸术和火药术的进一步普及,人们探索将装火药的竹筒换成纸筒,终于制成了今天我们常见的这种爆竹。

到宋代时,爆竹已经完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据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北宋民间将用纸卷裹着火药的燃放物称为“爆仗”。人们将许多“爆仗”串在一起,就像鞭子一样,称为“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夜(除夕),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嵩呼,闻于街巷。”这说明在当时民间燃放爆竹已经非常普遍了。难怪著名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一诗中写道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还有捡拾燃过的爆竹放在床底下驱除疫病的习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烟火气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浓郁起来了。过去人们生活普遍困难的时候,青海人有一句话叫“富人过年,穷人过难”,又说“年关难过年年过”。即便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人们也没攒下几个闲钱置办年货。但就算手头再紧,过年了也得买一两挂鞭炮听听响,应应景。鞭炮买回家可得藏好,要是让家里的孩子们看见了,那可是绝对等不到过年的。小孩子盼望过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放炮仗。他们会死死盯着家里那两挂鞭炮,利用一切机会偷几枚来过过瘾。喜欢放鞭炮却苦于无炮可放的孩子们还会去捡拾别人家那些没有爆炸的哑炮。哑炮没有捻子,但可以把里面的火药掏出来,用火柴点着了看“呲花”,也别有一番乐趣。

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已经有零花钱买爆竹了。我曾将整挂的“大地红”拆散,鼓鼓囊囊的装在衣服口袋里,一个一个地放,过足了瘾。“二踢脚”响过一声之后,会借着爆炸的冲力弹到远处再响一声,所以又叫“两响”。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爆竹,我就曾吃过“二踢脚”的亏。小时候还玩过“电光炮”“连珠炮”“旋风雷”“飞天火箭”等等爆竹,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放爆竹得用火。冬天户外风大,火柴容易熄灭;打火机火焰又太大,捻子燃烧太快容易炸到手,所以孩子们手里都攥着半截香头。后来有了更安全的摔炮和威力更大的擦炮,受到孩子们的追捧。那时我兜里天天装着一盒擦炮,走在路上时不时摸出一枚,擦着了扔到别人脚下,“嘣”的一声吓人家一跳,自己则跑到一边捂着肚子傻乐。这样的恶作剧总能给我带来快乐。

春节在国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仪式感。在这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全民大狂欢中,鞭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记得小时候,除夕跟着大人们上坟烧纸,要在坟地里放炮仗,据说这是请祖先们一起回家过年。大年初三上坟烧纸,也要在坟地里放炮仗,据说这是告诉祖先们年过完了。等到各村各庄耍起社火的时候,更是处处锣鼓响,遍地炮仗鸣。青海越弦《张连卖布》里,当张连的妻子追问丈夫为何要把家里的枣园卖掉时,张连有一大段对过去人们过年景况的描述,其中就有“抽罢烟,洗个脸,点灯上香到当院,炮仗放着‘乒乓’响连天……”的唱词。当热烈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夜空的时候,便是旧岁与新春交替的一刻。

后来,绚烂多彩的烟花悄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虽不似爆竹那样响声震天,却以色彩图案变化多端而为人们所喜爱。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中写道:“既而烧烟花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这里的“地老鼠”,就是当时燃放的一种烟花。元代赵孟頫在《赠放烟火者》一诗中描述了燃放烟花时的景象:“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可见在七百多年前,烟花喷射出的焰火和幻化出的各种美妙图案,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如今,每当城市广场上有盛大的焰火晚会时,总是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现在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感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我时常想,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变淡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人们纷纷拿起手机,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拜年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心中缺少点什么,缺少了往昔那噼啪作响的爆竹声,缺少了过去那股全家欢聚的热闹劲儿,缺少了……

虽然在时间的洪流中,那浓郁的年味和喜庆的爆竹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那份美好与怀念却与日俱增,偶尔回想起来,心中漾起的还是那份纯真的情愫。

         下一篇

 

爆竹声中一岁除

 

 

□刘玮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描写鞭炮、爆竹的诗中,最有名的当属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有一个谜语:“白棒棒,红褂褂,我把你,烫一下,你把我,吓一下。”谜底就是爆竹。还有一个谜语:“红衣小辫喜盈盈,锦衣穿着十几层。火头将军来引路,引得山花遍地红。”说的也是爆竹。千百年来,鞭炮、爆竹作为一种象征祥和喜庆的群众性娱乐用品,除了春节、元旦,在其他重要节日或喜庆吉日,也被人们用来增添喜庆气氛。

在我国,关于爆竹的记载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以前。那时所谓的“爆竹”,就是用火烧竹子,使之发出“噼噼啪啪”的爆裂声,以此声音来驱逐山鬼、瘟神,吓退野兽、妖怪。“爆竹”一词,也正是由此而来。西汉的东方朔就在《神异经·西荒经》中记载了“爆竹驱山魈”的故事。南北朝时期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据说山臊恶鬼住在西方一座深山中,有一尺多高,人一旦撞上它,就会生大病。这种鬼最怕爆竹声,所以每逢新年都要“于庭前爆竹”。清代顾禄在《清嘉录》里也指出江南人放爆竹的用意:“岁朝,开门放爆仗三声,云辟疫疠……”苏东坡亦有诗云:“爆竹惊邻鬼,驱傩逐小儿。”渐渐地,燃爆竹驱邪辟鬼的习俗变成了迎神、敬神的仪式。清代富察敦崇的《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初一,于子(时)初焚香接神,燃爆竹以致敬,连宵达巷,络绎不绝。”直到今天,在青海的广大乡村,正月里耍社火“出炎官”的时候或社火队每行经一处,都要大量燃放烟花爆竹,也是迎神、敬神的意思。

唐代炼丹术士们对黑火药的发现,直接促进了爆竹的跨越式发展。药王孙思邈在《丹经》中第一次提到了火药的成分和性质,但当时并没有出现以火药为原料的爆竹。据说中唐时期的一位猎人李畋制作出了真正可以爆炸的爆竹。李畋为了给自己的邻居驱邪治病,就在竹筒上钻一小孔,填入硝磺、火药,再用松油封住,点燃后爆炸威力巨大,响声震耳,于是就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后来,随着造纸术和火药术的进一步普及,人们探索将装火药的竹筒换成纸筒,终于制成了今天我们常见的这种爆竹。

到宋代时,爆竹已经完全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据西湖老人《繁胜录》、周密《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北宋民间将用纸卷裹着火药的燃放物称为“爆仗”。人们将许多“爆仗”串在一起,就像鞭子一样,称为“鞭炮”。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是夜(除夕),禁中爆竹山呼,闻声于外。”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嵩呼,闻于街巷。”这说明在当时民间燃放爆竹已经非常普遍了。难怪著名诗人范成大在《爆竹行》一诗中写道 :“岁朝爆竹传自昔,吴侬政用前五日……儿童却立避其锋,当阶击地雷霆吼。一声两声百鬼惊,三声四声鬼巢倾。十声百声神道宁,八方上下皆和平。却拾焦头叠床底,犹有余威可驱疠。”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还有捡拾燃过的爆竹放在床底下驱除疫病的习俗。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春节的烟火气从农历腊月初八就开始浓郁起来了。过去人们生活普遍困难的时候,青海人有一句话叫“富人过年,穷人过难”,又说“年关难过年年过”。即便辛辛苦苦劳作了一年,人们也没攒下几个闲钱置办年货。但就算手头再紧,过年了也得买一两挂鞭炮听听响,应应景。鞭炮买回家可得藏好,要是让家里的孩子们看见了,那可是绝对等不到过年的。小孩子盼望过年,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可以放炮仗。他们会死死盯着家里那两挂鞭炮,利用一切机会偷几枚来过过瘾。喜欢放鞭炮却苦于无炮可放的孩子们还会去捡拾别人家那些没有爆炸的哑炮。哑炮没有捻子,但可以把里面的火药掏出来,用火柴点着了看“呲花”,也别有一番乐趣。

我的童年时代,孩子们已经有零花钱买爆竹了。我曾将整挂的“大地红”拆散,鼓鼓囊囊的装在衣服口袋里,一个一个地放,过足了瘾。“二踢脚”响过一声之后,会借着爆炸的冲力弹到远处再响一声,所以又叫“两响”。这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爆竹,我就曾吃过“二踢脚”的亏。小时候还玩过“电光炮”“连珠炮”“旋风雷”“飞天火箭”等等爆竹,名目繁多,五花八门。放爆竹得用火。冬天户外风大,火柴容易熄灭;打火机火焰又太大,捻子燃烧太快容易炸到手,所以孩子们手里都攥着半截香头。后来有了更安全的摔炮和威力更大的擦炮,受到孩子们的追捧。那时我兜里天天装着一盒擦炮,走在路上时不时摸出一枚,擦着了扔到别人脚下,“嘣”的一声吓人家一跳,自己则跑到一边捂着肚子傻乐。这样的恶作剧总能给我带来快乐。

春节在国人心中有着至高无上的仪式感。在这场千百年流传下来的全民大狂欢中,鞭炮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记得小时候,除夕跟着大人们上坟烧纸,要在坟地里放炮仗,据说这是请祖先们一起回家过年。大年初三上坟烧纸,也要在坟地里放炮仗,据说这是告诉祖先们年过完了。等到各村各庄耍起社火的时候,更是处处锣鼓响,遍地炮仗鸣。青海越弦《张连卖布》里,当张连的妻子追问丈夫为何要把家里的枣园卖掉时,张连有一大段对过去人们过年景况的描述,其中就有“抽罢烟,洗个脸,点灯上香到当院,炮仗放着‘乒乓’响连天……”的唱词。当热烈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浓浓的火药味弥漫夜空的时候,便是旧岁与新春交替的一刻。

后来,绚烂多彩的烟花悄悄走进了人们的生活。它虽不似爆竹那样响声震天,却以色彩图案变化多端而为人们所喜爱。宋代周密在《齐东野语》中写道:“既而烧烟花于庭,有所谓地老鼠者。”这里的“地老鼠”,就是当时燃放的一种烟花。元代赵孟頫在《赠放烟火者》一诗中描述了燃放烟花时的景象:“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柳絮飞残铺地白,桃花落尽满阶红。纷纷灿烂如星陨,赫赫喧豗似火攻。后夜再翻花上锦,不愁零落向东风。”可见在七百多年前,烟花喷射出的焰火和幻化出的各种美妙图案,就已经令人叹为观止了。如今,每当城市广场上有盛大的焰火晚会时,总是万人空巷,争相观看。

现在每逢过年,很多人都会感慨说:“年味越来越淡了。”我时常想,年味为什么越来越淡?变淡的究竟是什么东西?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当人们纷纷拿起手机,给亲朋好友发短信、微信拜年的时候,我们总觉得心中缺少点什么,缺少了往昔那噼啪作响的爆竹声,缺少了过去那股全家欢聚的热闹劲儿,缺少了……

虽然在时间的洪流中,那浓郁的年味和喜庆的爆竹离我们渐行渐远,但沉淀在人们心中的那份美好与怀念却与日俱增,偶尔回想起来,心中漾起的还是那份纯真的情愫。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