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和缓·执着·奉献——《爱神的眼睛》中爱欲审美意象探究

2023-10-27 10:56:1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张雨

诗人刘新才坚持诗歌创作多年,其新作《爱神的眼睛》以充满温情的笔触呈现了诗人对于自然、存在、爱、变幻等的思考和感悟。诗歌中频繁出现关于爱欲的意象,且多和遗憾作为对照,二者又常融合在同一生命体中。在方式上刘新才多以和缓的方式来呈现这两种意象,同时,诗歌以执着作为对抗矛盾的武器和以奉献的姿态呈现对爱的守护,又加重了爱欲与遗憾审美意象的激烈性和刺激性,爱欲与遗憾的审美意象背后折射出刘新才精神世界的强烈冲突。

一、安静舒缓又源源不断的爱欲呈现方式

海德格尔在《人,诗意地安居——海德格尔语要》中说,“诗并不飞翔凌越于大地之上以逃避大地的羁绊,盘旋其上。正是诗,首次将人带回大地,并因此使他安居。”站在大地仰望天空固然重要,以“爱神的眼睛”俯瞰自己生活的大地同样不可或缺,无论是西方神话体系还是亚非神话体系,爱神数量繁多且极为重要。以“爱神的眼睛”观世界、观爱人、观己心,一切都变得温情又和缓起来。

刘新才的这本诗集给人一种精神上的新鲜感和冲击力,这首先来自他诗歌独特的感情视角和表达方式,即爱神视角与和缓的方式。这样的角度和方式使诗歌呈现得更显冷静和客观,也使得冲突与遗憾覆上了一层无可奈何的悲剧美色彩,诗歌所蕴含的感情由此更显得哀婉和深刻。在诗集开篇就显露出这种呈现方式的力量,《爱情的城堡》作为诗集的首篇,第一句就以平静又冷峻的笔触书写孤寂、爱欲与遗憾,“我已经遍体鳞伤/这是最严重的失眠/世间的灵丹妙药/救不了夜晚/月亮不知什么时候死去/如漆的夜/只有诗人活着……王啊/我就要闭上双眼/请给我一点爱怜/让我不再失眠。”“遍体鳞伤的我”只在客观陈述自己的状态,并无直接的对于感官的描写,即使很痛,也以外部视角观“我”,“只有诗人活着”,无人知我懂我的孤寂跃然纸上,“请给我一点爱怜”,即便“我”已经这么痛了,“我”的爱和期盼仍旧和缓又克制,仅仅“让我不再失眠”就好。这样的叙述视角和方式使得感情显得极为克制隐忍又火热奔放,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内在张力。

再如《无题》第三十四首,“我已经很久不给你写信了/拿着钢笔,用眼泪填满一个一个方框/共360个方框,100页……我想有枣红马,穿过雪的峡谷/大海在遥远的某处,什么都不做/而此刻月光深邃,你爱我。”在极度的思念与爱而不得的痛苦之下,以眼泪代替文字,书写满一年三百六十天,书写至一百岁的人生长河尽头,浓重的爱意在哀伤和缓的笔触下更显深邃。以此为代表的书写方式不仅使得诗歌感情的表达力透纸背,更形成了诗人刘新才的独特风格特色,亦成为诗集《爱神的眼睛》的作品底色和基调。

二、以执着作为抵抗遗憾与矛盾的武器

诗歌的叙述方式是和缓的,而内在的矛盾冲突却是激烈的,这一冲突并不以剑拔弩张的方式呈现,而是以执着和坚守作为抵抗的武器。诗集中不乏书写遗憾与矛盾的篇章,在《我心依旧》中,“那种痛/像乞力马扎罗的雪/一样寒冷……黑夜的精灵/一直蹲在山顶/渐行渐远的背影/背着七颗星星/沦落到天明。”不难体会,在承受痛的洗礼的同时,坚定对“写了千遍的名字”的爱的坚守,“黑夜的精灵”像极了一尊望夫石,以执着作为抵抗,不去设想前路的困难亦不向后退,“任尔东南西北风”的姿态来实现对爱的坚守,这种执着甚至可以说得上执拗,明确坚定而以和缓的方式呈现这种对爱的执着,更易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投射和共鸣。

《不能禁止我的爱》尤为突出这一特点,“走在步行街/灯光暗下来……我已不能等待/即使停了脉/也不能禁止我的爱。”对爱的执着甚至超越了死亡的界限,并无任何爱的理由的书写,爱无需缘由,爱坚定、简单、干净、纯粹,爱不仅使“我”感受到活着,更使我无惧死亡。以这样执着的姿态表达爱,读者极易感受到爱的召唤引发情感的共鸣,既幻想自己会这般爱人,也幻想自己这般被爱。

三、慈悲和守望中的奉献

以“爱神的眼睛”观世界,爱并不指向占有、不指向满足私欲,爱是宽容、是仁慈、是体谅、是给予自由,爱使人变得无私,指向奉献。黑格尔认为绝对主体性是精神的实体性亦即神性和凡人的主体性的统一,如果人要实现绝对主体性或者说追求两者的和解,“就须使自己分裂开来,使自己作为自然和精神本身的有限的一面和原来本身无限的一面对立起来。”(黑格尔:《美学》第二卷)。爱使普通人拥有了神性的光芒,《你是我的肋骨》中,“给你云朵/给你泥土……给你/不能给的万物/因为/你是我的肋骨。”“《给苏醒的冰》里,想给你《楚辞》的白芷/想给你《诗经》里的木槿……”《因为你》里,“因为你/许多没做的事/下辈子/我还愿意尝试。”不求回报的给予、给予自己可以给予的全部,爱使人短暂地沉迷乃至忽略客观现实,爱使“我”充满诗意拥有了神性的光芒。

诗人刘新才这部《爱神的眼睛》,以和缓的方式通过爱神的视角写平凡人执着又充满奉献精神的爱,诗风透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和感伤基调,独特的叙述方式使诗歌迸发出强烈的内在张力和感召力,更带给人新的认识世界和思考世界的视角,也让人对爱的真谛产生新的反思。在精神求索和爱的追寻变得愈加微弱的今天,这部诗集愈加彰显它的价值所在。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