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守望河湟

2024-03-01 09:34:4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王海燕

年末岁首,群山捧银,大河凝紫。经历了一年的辛勤劳作,居住在这片谷地里的人们,都在共同守望着一场随即爆红的盛会。

这就是河湟谷地一年一度的新春社火。这已然成为河湟各民族共同的庆典,共同的乡愁,共同的文化纽结。

数百年间,汉族与世居当地的藏族、蒙古族、土族、撒拉族等各民族共同生活,共同经营新家园。各种文明相互碰撞、交融、包容、接纳,一种全新的风俗图景逐渐展现在这片土地上。

于是,在每年的社火狂欢中,人们发现了越来越多的惊喜——

在一曲浸润着江南水气、悠远舒缓的《扳船调》的歌声里,那个白髯老艄公扳着桨杆,一只红花绿枝、颤颤悠悠的花船由船姑抬着驶过或风平浪静,或惊涛骇浪的江河;

在金狮青龙奋舞之间,突然蹿出一头野性十足、难以驯服的牦牛,左冲右突,蹬蹄奋角,绕场狂奔;

还有婀娜多姿的撒拉族艳姑和矫健的撒拉族汉子的身姿,也出现在社火展演的队伍中……

在河湟两岸,在这片洒满金色阳光的土地上,社火,是一朵历经风霜,永不凋败的民间艺术之花、欢乐祥和之花、携手追梦之花……

河流奔腾不息,是人类文明诞生的摇篮。彩陶流淌的金色河谷,文明积淀的千年羌地。

社火,这朵在漫长时光中孕育绽放、芬芳四溢的花,隐约折射出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艰难辉煌的创业历程和生活图景。

河湟文化,六合同风。这里自古是丝绸南路和唐蕃古道的交通要道,历来是节制西域、怀柔蒙藏、拱卫三秦的战略要地。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历代先民在古羌戎文化的基础上,共同创造了既有各自特色又有着浓厚融合特质的多元独特、丰富多彩、交相辉映的河湟文明。

社火,就是这样一条维系河湟各民族心理、情感的古老而新鲜、纯朴却热烈的文化纽带。

西宁,是一座有着悠久、浓厚民族文化历史传统、多民族聚居的高原古城。这里,各民族守望相助,共建幸福之城。一年一度的社火汇演在这里掀起一浪又一浪高潮。村镇、街道、广场到处龙舞狮跃,高跷林立,高台临云,鼓钹喧阗,人潮汹涌……

这里是西宁市湟中区拦隆口镇千户营村,人们正在制作、绑扎高台,准备进城献演。这成为全村各族村民共同操办的一件大事。千户营高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源启于明代,流传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制作技术独特精湛,集绘画、刺绣、木雕等民间艺术于一身,以高悬妙奇著称,再现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民俗烟火的精彩情景,寄托了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曾夺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

千户营高台名传遐迩,在西宁城社火汇成的海洋里一枝独秀,火爆出圈,吸引不少游客远道前往观看,被这门奇绝艺术所折服,惊叹不已。

新春社火的主旋律,一支支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彩乐章,汇成一部春天的交响曲,在城市、乡村、草原、田野漫延、回荡……

不久,一个风和日丽、草长莺飞、充满希望的春天来到了河湟谷地,来到了河湟人同气连枝、共同守望的家园……

河流养育了众生,也养育了文明。越过湟水,到黄河谷地,人们会在一碗面的故事里沉浸、流连、赞叹,艳羡不已。如果说,社火,是一种对民间文化历史的守望,而这碗魅力十足、风味独特的面条,就是一种对味蕾深处乡愁记忆的守望。这碗在回族、撒拉族儿女手里抻开的带着独特芬芳的面条,在河湟所有人以及远道而来的客人心中留下了抹不掉的悠长记忆。

这是一方地域的风味,一个民族的智慧,现已成为河湟各民族共同的荣耀和情感所系。

黄河跳出李家峡,在巴燕高地南缘缓缓流过。这一方水土,丹山碧水,风光浑阔,人文积淀丰厚,民族风情独特,素有山水化隆之美誉。从黄河岸边喇家遗址那碗惊世的面条算起,时光隔了4000多年,又一碗面从这里出发,再次惊艳了世界。

这就是遐迩闻名的化隆拉面。

独特的食材、独特的配方、独特的工艺成就了化隆拉面独特的品质和风味:一清、二白、三红、四绿……

一团面在匠人手中舞动,忽而一束金带,忽而千条银丝,光看那拉面的艺术,就是一幕视觉的盛宴。

在河湟,还是在国内哪个城市,甚至在国外,只要你走进化隆拉面店,就能感受到原生态民族饮食文化的醇厚与芬芳。

这位在外地打拼十数年获得成功后,又回到自己的故乡继续创业的拉面人,就是青海省拉面行业唯一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殊荣的韩玉龙。

韩玉龙是化隆巴燕镇庙尔沟村人,刚十八岁时,就背井离乡前往福建省厦门市,开启了他的拉面生涯,从一名跑堂成为拉面匠。之后,他先后辗转全国大大小小20多个城市,历经风雨,艰苦创业,练就一手拉面绝活。2015年,韩玉龙荣回故里,任化隆县黄河绿洲生态开发有限公司拉面部经理。参与制定了“诺尔曼”牛肉拉面品牌计划,事业如日中天,累获殊荣。2020年,在博鳌国际论坛中荣获“中华美食工匠”称号。

更为可喜的是,韩玉龙凭借和依托各种平台和机构,先后培养了汉族、回族、藏族、撒拉族等各民族拉面师150余人。这些拉面师带徒弟,徒弟变师父……韩玉龙的桃李早已遍布全国各地。粗略估计,凭他一人的影响力,已经带动了近千人就业,一年创收近千万元……

他经常感慨地说,没想到,在拉面行业里也能奋斗出精彩的人生!

韩玉龙仅仅是拉面人的一个代表。他的精彩,拉面的精彩,使越来越多的河湟人活出了精彩。

在河湟谷地,不论是哪个民族的人,出门在外,总想着家乡的那碗面。那碗面盛着乡愁、盛着牵挂、盛着祝福……一碗面,千丝万缕,丝丝相连,挽连着河湟各民族鱼水深情、开放包容、情感认同……

黄河,湟水,环抱着这片谷地,悠然东去,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情同手足,砥砺前行。在一场社火、一碗面里可以看出他们共同守望这片家园的身影和心灵,而在寻常生活中,各民族守望相助的事例比比皆是。

沿着湟水河往东,从西宁出小峡,就是海东市。

位于湟水南岸平安区的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融合河湟文化要素,将海东藏、土、汉、回、撒拉等多个民族典型的民风习俗、地方特色植入其中,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成为青海省旅游热门“打卡地”和海东非遗展演及传承的新亮点。

600多名各民族群众在这里经营着160多家餐饮店、民族特色农家院和商铺。游客在品尝河湟传统美食与全国各地各民族美食的同时,还能感受和体验唐蕃古道的气息和多元多彩的河湟民俗文化。

回族员工马元才的妻子生下四胞胎,给这个普通家庭带来欢乐的同时,也给这对年轻的夫妇带来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各民族员工及经营户第一时间向这对回族夫妇伸出援助之手,不到一天捐款就达到7万余元,解决了马元才家的燃眉之急。

平安驿唱响民族团结之歌,已成为一个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经营的大家庭……

继续沿着湟水向东,这里是民和县马场垣乡团结村,位于青海与甘肃交界处。团结村里盛开民族团结之花,名副其实。这是一个回族和汉族聚居的村庄,各民族邻里和睦,相濡以沫,在河湟地区一度传为佳话。

回族养殖大户马忠杰勤劳致富后,带领回族、汉族村民一起奔小康,成为全村为人称道的领头羊。随着养殖规模的发展,他带头组建奶牛养殖合作社,吸收10多名村民入社,现已发展成有500多头奶牛规模的养殖场。不少回汉族社员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小康家庭。

团结村往南30公里处的古鄯镇山庄村,这里有一处药水泉。关于药水泉,在当地还流传着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相传,文成公主进藏时,一路翻山越岭,来到了青海地界,渡过临津渡口,经过三川谷地,来到古鄯镇时,她浑身长满了红斑,痛痒难忍,御医束手无策。正当大家束手无策之际,一位常年在药水泉一带放牧的老翁送来一碗清水。说只要公主用这碗清水擦洗身体,疾病就会痊愈。果然,不到三日,公主身上的红斑奇迹般地消退了……

在药水泉的山坡上,几位藏族村民正从高处欣赏着山庄村的美景。药水泉滋养了山庄村汉族、藏族、回族等多个民族村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各民族建立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同饮一泉水,和睦一家人。在这里流传为各民族和谐共荣的佳话。

再回到黄河谷地,这里是化隆县甘都镇水车村。黄河安澜,碧波粼粼。依黄河而建的温室大棚内,绿意盎然,枝头上挂满了果实。靠了黄河,这里不光产葡萄、西瓜、西红柿等蔬菜瓜果,还盛产冷水鱼。

放眼望去,宽阔的水面上,网箱一字排开。阳光下,鱼儿拍打起耀眼的水花……水车村各族群众相互提携,共同创业,冷水鱼养殖合作社达到近10家,三文鱼、金鳟鱼等冷水鱼远销省外。

鱼翔浅底,野鸭嬉戏……远眺黄河,一幅水墨山水画呈现在眼前。守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乡愁。这里是河湟各民族和谐幸福美丽的家园。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今朝金色谷地,各族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征程中,续写着胼手胝足、守望家园更加动人的故事……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