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高山蓍草

2024-03-15 10:12:5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辛茜

十多年前,为自己起了笔名——蓍草。

有位青海诗人见了,颇为神秘地告诉我,“蓍草”是古人用来占卜用的,最早出现在《易经》。

果然,在《易经》中查到了原文:“蓍草为占卜之工具。”

又云:“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乘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

几年后,一起长大的发小,北京师范大学生物学教授郭延平,小名唤作三平的,突然发现我在网上偶尔使用的这个名字,欢欣之极。连忙打来电话询问,很奇怪我为什么会起这样一个生僻的名字。多年来,她一直关注蓍草的物种形成和进化,对她情有独钟,而我更是大喜过望,总算有人与我分享蓍草的奥妙,并愿意为我耐心地解释蓍草的可爱之处,以及蓍草与人类千丝万缕的关系。

当然,对于我这样一个仅限于野生植物爱好的人,科学家的研究显然过于深奥,以至于使我望而生畏。可尽管如此,我还是花费一定的时间、精力,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对蓍草进行了一番探究。我猜测,这种一知半解的了解,完全能够提升我对野生植物的辨识能力,且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理性思考。

植物学中,“蓍”是菊科植物中的一个属,包括100多个物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欧亚和北美大陆。蓍属植物的叶形变化多端,有的像柳叶,边缘有锯齿;有的似羽毛,状分裂。郭延平教授曾经带着她的两名学生柯锦秀和陈多对蓍草叶形变异的原因,从基因层面上做了初步探讨,并共同撰写发表的《植物叶缘形态的发育调控机理》中,介绍了植物叶发育的有趣过程、不同环境下植物叶形的大小形态,还梳理了迄今为止,人类对植物叶形多样性形成和演化机制的认识。这其中,除了拟南芥、碎米荠、烟草、番茄、苜蓿、豌豆,“蓍草”也荣幸地为此项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证据。

有意思的是,在论及这个严肃的话题时,三位学者想到了早在18世纪,作为德国哲学家和诗人的歌德,在他伟大的诗行和学术性的文章中,早已涉及到的叶形可变异性的端倪,推测出叶形的本质在于不断变化。令人惊讶的是,这短短数语,并非来自治学严谨的学术论文,而是来自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诗人,足以证明一切文化艺术、学科体系无不包含生命科学的真理。

2019年夏天,我在青海省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自然保护区,见到了一种植株灰绿、顶端聚满数朵白色小花的野生植物。经过认真比对,确认正是我神往已久的蓍草。仔细端详时,见她根茎直立,披有柔软白毛,柳树般的叶子质朴无华,出自花筒的芳香却沁人心脾。相传蓍草生长千年而茎数三百,是草本植物中寿命最长的草,中国古代最早以蓍草占卜,依据蓍草形状、多少确定吉凶。希腊传说中,阿喀琉斯在特洛伊战争中用蓍草给士兵止血,也让自己幸免于难。还有人相信,把蓍草叶子放在眼睑上,能读懂心术,即使一向严谨的《本草纲目》作者李时珍,也视蓍草为罕见植物,药中上品。

之后,经我多次请教郭延平教授得知,生长在青海的蓍草多为齿叶蓍和高山蓍,而且很有可能生长在秦岭延伸段相对湿润的孟达保护区,或祁连山一带。于是确定,我见到的这株蓍草应该是高山蓍草。

性格开朗的郭延平教授,长期致力于研究、教学,对所从事的科学事业十分执著。有一年去内蒙阿尔山考察,拍下了一张被菟丝子缠住的蓍草,非常喜欢,用动情的文字描述着这朵娇弱而独立的蓍草:“这一张是我最喜欢的,虽然长法儿有点偏离自然状态,被一根菟丝子缠住了,从而面向天空的花序弯下了腰,植株也被菟丝子剥削得略显细弱,但反而给她增添了几分娇柔的魅力,艺术气息。”如今,当我写下这篇文字,表达了对蓍草的偏爱,郭延平又慷慨地将照片赠予了我。

走出孟达自然保护区向西,海拔持续增高,环境不断变化。为了生存,青海境内的野花,必须永远保持生命基因中健康活跃的求生力量,在艰难中生长、变化、繁衍,表现或优雅、或雄壮、或从容、或强劲的风姿。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