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绿色建筑奏鸣曲

——来自海东市绿色发展一线的系列报道(二)
2024-07-05 10:28:0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青茉莉

五月下旬,一场透雨浇灭了连日的高温天气,湟水河里,几只野鸭在暴涨的河水中沉浮。

从地名上不难看出,湟水穿过的乐都区碾伯街道荒滩村,曾经是一片荒芜的土地,河水曾在这里肆虐,将泥沙随意抛撒在弯弯曲曲的河岸上,低矮的灌木犹如穿戴铠甲的战士,最终抢占了这块地盘,成为抵挡洪水的第一道防线。如今,这里原有的一切秩序被彻底打破,灌木丛丢盔弃甲落荒而逃,紫叶李、金叶榆等花木成为河岸的主宰。笔直而宽阔的柏油马路出现在昔日的荒滩上,马路两侧是一座座整齐排列的厂房。现在这里有一个新的名字——海东工业园区乐都工业园,被评为“青海省绿色工厂”称号的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坐落在这里。

在认识杨军之前,很难将建筑行业和绿色发展画等号。我们每每想到建筑工地,首先进入脑海的就是无尽的灰尘,还有各种机械的轰鸣声,扬尘污染和噪声污染让周边居民不堪忍受。直到走进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展厅,我们才知道建筑的建造也可以在无声无尘中进行。

在传统工艺中,楼板都是在工地进行现浇的,这就需要大量水泥砂浆的现场混合,即便使用商砼产品,也会多多少少产生噪声和扬尘。青海宝恒推出的装配式建筑则不同,所有建筑构件都在工厂里生产,只需拉到工地进行拼装即可,这有点类似于搭积木,用一句玩笑话说,有儿童的智力就能盖起高楼大厦或任何建筑。

还有就是废物利用的免烧砖,将建筑垃圾中的水泥件粉碎后经过特殊处理压制,就能完全替代烟熏火燎烧出来的红砖。

“绿色建筑并不是停留在理念上,而是要真正融合在产品中。”杨军说。

刚刚迈入不惑之年的杨军看上去稍稍有些发福,但刚毅的性情仍在脸上显得有棱有角。他现在是青海宝恒绿色建筑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主要做的是企业管理。

可以说,杨军投身绿色建筑行业也是机缘巧合,之前他在塑胶行业打拼多年,那时他同样对建筑行业没有一丁点的“绿色”概念。

2020年11月之前的杨军远在天津。自2003年只身前往天津求学之后,杨军只能在节假日回到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下川口的家。

“青海当时的落后在教育上就能看得出来。”刚跨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杨军就没有了来自“青海第一村”的骄傲,就拿计算机课来说吧,之前在青海时他压根就没见过电脑,而他所学的数控机床专业,电脑操作是最重要的课程。一切都要从头学起,这注定让他比发达省份来的学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好在出生于农村的杨军对吃苦早已习以为常,在他看来,计算机课上用手摁下电脑按键要比犁地轻松了何止千百倍!可不是吗?上初中后杨军就学会了在田地里的耕作,左手扬鞭、右手扶犁,那“二牛抬杠”的把式一点都不比一些老农差。

都说知识改变命运。两年的大学生活确实让杨军有所改变,他不再是一个青涩的农村少年,而是被理想和抱负填满的有志青年。2006年毕业后,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团干部,他被推荐到天津中环集团一家下属子公司去工作。

“当时学校推荐了10个人,一个没通过面试,另外8个进了车间,只有我被分配到管理岗位。”回忆起刚刚步入社会的那一刻,杨军仍像当年一样自信。

杨军所在的是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主要为摩托罗拉等知名企业生产手机壳、手机按键等注塑件。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行业,经过模具注塑出来的产品还要手工打磨,就拿手机壳来说,一个车间20个人一天只能完成800个产品。如何挖掘工人潜力、提高生产率?成为杨军考虑的首个问题。经过一番认真思考,杨军通过在工人之间举办技能大赛、合并工序等,让生产流水线更加顺畅,最主要的是打破“大锅饭”推出奖励机制,以100个产品为基本任务,超出部分给予现金奖励。这样,以前一个工人每月只能拿到两三千元的工资,现在却能拿到七八千元,这在那个年代已经是高工资了。工人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产量比原来提升了三倍多。

一年后,杨军被提拔为副总经理。

2013年,杨军被调到天津中环集团另一个下属子公司任副总经理,所从事的仍是塑胶行业,只不过生产的产品是汽车座椅、内外饰品以及家具、儿童用品等。

“这一时期,我才对‘绿色’有了一个浅显的认识。”杨军所说的“浅显的认识”,是指产品必须要达到相关标准,比如他们当时生产的儿童用品,主要出口到瑞士等欧洲市场,没有绿色认证肯定是不行的。

拿着40万元的年薪,有着其乐融融的小家庭,这样的生活着实让很多人羡慕。此时,在事业上顺风顺水的杨军却突然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创业!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2019年杨军有了自己的公司,股东刚好是三个人,他们选定的行业仍是塑胶,主要生产汽车车灯,这对杨军来说是最熟悉不过的,在这一行里,他显然不是“臭皮匠”,不仅手里有客户资源,对整个生产流程也是了然于心。因此,公司刚一开张就红红火火,订单不断,四五十个工人每天忙得团团转。杨军暗自想,看来自己创业的路子走对了。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会有一帆风顺。日盈则亏,否极泰来。我们的老祖宗早就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形成了一整套哲学体系。想想也是,人生也有其自然规律可循,就像日月交替,阴阳相交,有高峰自然就会有低谷。

2020年元月份,疫情突如其来,阴霾笼罩,一场战“疫”在中华大地打响,很多人舍小家为大家,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疫情不仅让很多人付出巨大牺牲,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杨军所在的公司也难以幸免。

疫情袭来后,为切断传播链,员工们被集中隔离,吃喝拉撒倒是小事,交不了货对一个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来说就是天大的事,是决定着公司存亡的大事。坚持了一段时间后,公司最后宣布破产,杨军的创业梦由此破碎。

2020年临近“十一”,杨军回乡探亲。十年前父亲去世后杨军就卖掉了家里的老宅,在民和县城给母亲买了一套二手房,因为姐姐家也在县城,这样彼此有个照应。

姐姐家对门住着一位好邻居,名叫罗克让,是陕西人。那时邻里之间彼此都很亲热,相互有什么好吃的,都忘不了给邻居送一碗。杨军是在民和县第一中学上的高中,那时他住在姐姐家,周末从老家回来总忘不了给罗克让及家人带一些家乡的小特产,比如软儿梨什么的。一来二去,他和罗克让自然也熟悉起来,虽然罗克让比他大二十来岁,两人似乎成了忘年交。

机缘巧合,这次回来探亲时母亲感冒,杨军带着去一家诊所输液,恰好遇到罗克让来诊所来抓药。“这次回来有啥打算?”罗克让问。

“投奔你来了呗!”杨军笑答。

此时的罗克让是青海兴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他对杨军这个“小朋友”的情况一清二楚。

“你说的可是真的?”罗克让问。

“是真的。”实际上,杨军刚才的回答只是一句玩笑话,但看到罗克让一副认真的样子,他突然心动了。母亲的年龄大了,需要自己随时照顾,这么多年在外打拼,感觉对母亲的亏欠太多了,杨军在这一瞬间下定决心:回乡。

回乡之路并非坦途,首先遭到妻子的反对。妻子在天津有稳定的工作,孩子才9岁,正在上小学。但杨军还是毅然决然回到青海,用他的话说,再不能让自己对母亲留下遗憾。天有阴晴,月有圆缺。期间杨军也曾试图把妻子、孩子、岳父、岳母接来青海,但都未能实现,这也成为他的一大遗憾。

虽然这一次是跨行工作,有着多年企业管理经验的杨军依然如鱼得水,在推广绿色建筑上不遗余力。

和传统建筑相比,装配式建筑有着五大优势:一是寿命长,传统住宅的设计寿命为50年,实际平均使用寿命仅为30年,而装配式建筑设计寿命为100年,是传统建筑的一倍;二是工期短,因为装配式建筑都是提前生产好的,只需现场拼接,可以降低劳动成本,减少安全事故,外墙保温、二次结构和主体可以同步安装,工期较传统施工可节约30%—50%;三是品质高,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化生产,能够最大限度将人为厘米级误差转变为毫米级;四是更环保,装配式建筑可节约水耗65%、节约能耗38%、节约材料50%,增加建筑使用面积约10%,减少垃圾70%,降低粉尘噪音,实现单位碳排放量降低40%;五是更经济,装配式建筑为规模化生产,综合成本比传统建筑可降低10%。因此,国家、省级住建部门专门就装配式建筑行文,加大推广力度。

“这几年大家对绿色建筑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的装配式建筑也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杨军说,乐都的卯寨等景区早已使用上他们的装配式公厕,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绿色建筑的推广仍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更多、更细化的政策支持。

临近采访结束,我们才真正见识到绿色算力在青海宝恒的生动实践。在展厅的一个窗户样品前,杨军拨动了窗外的一个小风扇,神奇的一幕发生了:本来开着的窗扇自己缓缓关闭了。

“早晨出门打开窗户透气,如果天气突变,不能及时回去关窗户,有了这套智能设备,遇到刮风下雨,窗户就会自行关闭,也可以在手机App上操作开关,彻底解决住户的难题。”在杨军的描述中,我们真切感受到物联网、数据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这仅仅是一扇窗子,今后在绿色建筑里我们还会有什么奇遇呢?”这真是一个令人有着无限遐想的问题。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