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洪水泉乡:群众“急难愁盼”件件有着落

2021-11-02 10:12:0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玉娇 通讯员 牛晓琳
“对啊,我的洋芋还在地里,再过一周就要立冬了,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如果近期还不能出门,地里的洋芋可怎么办啊?要是不能及时挖出来,今年一年可真是白忙活了。”电话那头,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米子湾村村民贾永新陷入了深深的焦虑。
在平安区发现1例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人员的前两天,贾永新还谋划着今年的洋芋收成应该很好,不仅能自给自足,剩下的还能卖出去,盘算着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上山去挖。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这座小城的宁静,为了配合小区疫情管控工作,贾永新只能待在家中,上山挖洋芋的计划也泡汤了。紧接着,平安区招募疫情防控志愿者的公告随之而来,贾永新来不及多想,第一时间报名迅速投入到这场抗“疫”战斗中。繁忙的工作下,地里的洋芋就这样被他抛之脑后。
10月30日上午,米子湾村第一书记索南卓玛进村入户宣传防疫知识,给群众送口罩时发现了这块洋芋地,多方打听后拨通了贾永新的电话。这时,贾永新才猛然想起了被他遗忘在地里的洋芋。
“你不用着急,如果你放心的话,我们组织村上的村干部和党员帮你挖出来。”
“真的吗?那真是太麻烦你们了,谢谢你们!”
“不用谢,你也在抗‘疫’一线坚守,我们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帮助大家解决疫情期间遇到的困难,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挂掉电话,索南卓玛立即与村支部书记张平谋划起这件事,“现在特殊时期,人员不能聚集,我们就组织村干部再加上我们驻村工作队的两个人就够了。”在向乡党委报备后,召集的7位村干部和“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员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抢收工作,仅一上午的时间,8大袋洋芋就整整齐齐立在了地头。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的困难解决好了,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好了,特别是在疫情防控的重要阶段,为民办小事、解小忧、帮小忙是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义不容辞的责任。”米子湾村驻村工作队员赵积君说。
疫情发生后,洪水泉乡在筑牢疫情防控堡垒的同时,以“疫情防控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为出发点,建立“户-村-乡”三级联防联控体系,包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及驻村工作队完成了540户群众的包户工作,切实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工作理念深植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同时,洪水泉乡党员干部通过走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经多方协调,解决全乡存栏的7000多头牛及1.5万只羊的饲料供应难题,乡党委派工作专班累计调运玉米、豆粕、颗粒饲料400余吨;为全乡群众供应面粉229袋、大米29袋、油22桶、蔬菜、肉蛋等生活物资共计8000余斤;开辟紧急绿色救助通道,协调安排接送车辆解决5位病人就医出行问题,有效保障了疫情期间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党员干部忙碌的身影。疫情期间,洪水泉乡全体党员干部把党史学习教育的工作成果转化为疫情防控和服务群众的强大动力,以最快的速度、最强的力量投入战“疫”前沿,将解决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和“五类”弱势群体基本生活物资保障作为工作重心,持续以求真务实的作风、严细扎实的态度、细致入微的服务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走深走实,让群众的件件烦心事都有了着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