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到海东来一场传统文化之游

2022-06-28 09:23:4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雪归

河湟文化与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并立为黄河流域四大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海东是河湟文化的发祥地和核心区,多种文明交汇交融的多元文化格局,赋予了海东深厚的文化底蕴。

精美的河湟传统刺绣,一针一线绣出多彩与美好;一碗拉面闯出的文化品牌迎来高光时刻,释放出惊人的大能量;激情四射的花儿会,用歌声传递深情与深爱;象征勇敢、智慧、团结的传统民族文化体育运动轮子秋,转出天地方圆;神秘而独特的三川那顿,祈佑庄户平安,风调雨顺……

河湟刺绣绣出美好生活

河湟刺绣是河湟地区各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优秀传统文化,花卉图案、风景图案、人物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等纹样内容丰富多彩。2009年,河湟刺绣被列入第三批青海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领略河湟文化的魅力,不妨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为第一站。集传统文化、风俗、地域特征于一身的撒拉族刺绣是撒拉族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心灵手巧的撒拉族妇女为美化生活、寄托祝福、传递情感而世代相传的民族民间工艺。

近年来,循化县高度重视民族刺绣产业发展,将其作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引擎、撒拉族农村妇女增收致富的一项富民产业和传承循化优秀特色文化的非遗产业来抓,统筹推进刺绣企业培育、特色产品研发、地域品牌打造等各项工作,循化刺绣产业得到了稳步发展,一大批具有循化特色的刺绣艺术品逐渐走向全国市场。以圣驼刺绣、阿拉兄撒拉族刺绣等为代表的特色企业,融刺绣技艺挖掘、开发、传承、培训和手工刺绣设计、加工、销售为一体,结合循化民族特色、顺应市场多样化需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产品系列体系,刺绣产品种类从最初的18种,发展到现在的60种,有效开拓了刺绣市场、占领了一定份额。

一针一线总关情,欣赏了精美的撒拉族刺绣,让我们继续海东各地的文化之游。

一碗面迎来高光时刻

离开循化,沿着高速公路行走五六十公里,就到了化隆回族自治县。

拉面作为河湟文化的元素之一,在化隆的历史长河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化隆拉面声名鹊起,一碗面迎来高光时刻的同时,更让许多青海人对这一碗面又增加了一些感情分。

2018年2月,化隆拉面、群科手抓等特色饮食被纳入《青海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民族饮食文化是民俗文化、地域文化等与饮食美学的结合,既可见其形,还可会其神。而随着《拉面王子》《拉面拉出了异国爱情》等以“拉面”为题材的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的上线,以及许多以拉面为题材的文学、舞蹈、音乐、书画作品的面世,让这一碗面闯出的品牌释放出惊人的大能量。

父辈的皱纹里收割

破壳甩出缕缕细丝

喂饱

一块饥饿的土地

这短短的几句诗,道出的是一碗面里的天地乾坤。拉面特色小镇群科地处黄河谷地东北侧,四周群山环抱,黄河穿流而过。在这里,不仅能品尝到一碗面,还可以领略到特色独具的拉面文化。不论是即将建成的特色小镇拉面文化广场,还是以中央大厨房为核心的食材供应链体系,以智慧数字化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拉面智慧平台,以质检中心、营运中心、孵化中心、人力中心、展销中心为内核的拉面营运总部基地,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碗面在这里的华丽转身。

吃完拉面再出发,让我们一起到彩虹故乡互助土族自治县去看看。

轮子秋转出吉祥欢乐

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在长期生活和劳动中形成的传统活动。

互助县东沟乡大庄村,轮子秋从这个村庄出发,在1979年走向了全国民间体育运动会。

轮子秋是土族人民勇敢、智慧、团结的结晶和象征,也是土族男女老幼喜闻乐见并踊跃开展的传统活动。每年冬季碾完场后,人们在平整宽阔的麦场或者宽敞的场地上,把卸掉车棚的大板车车轴连车轮立起来,稳固住重心。朝上的一扇车轮上平绑一架长木梯,梯子两端牢固地系上皮绳或麻绳挽成的绳圈。两人相向推动木梯,使之旋转,然后随着惯性分别坐或站在绳圈内,飞快地转动起来,并表演出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的惊险动作。观看的人还不时地帮着推动木梯,使之加速旋转。有时,一大群服装艳丽的男女青年在旁边围成圆圈,载歌载舞,仿佛众星簇月。

轮子秋被誉为飞旋的空中芭蕾,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同年8月8日,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外场表演现场,69名穿着土族盛装的姑娘和小伙子伴随着音乐,随着大圆盘的旋转,给全球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如今的轮子秋,采用的是钢制轮盘,套以滚珠轴承,下有圆盘带狮子样的底盘固定在地上,柱头尖上安放铁制的麦穗模型,外部还有土族七彩绣饰的装饰。表演时配上土族乐曲,加上土族安召舞,成为颇具特色的民族表演项目。

离开土乡,经过佑宁寺、北庄古堡等古建筑,就到了古驿平安。

精彩纷呈的平安文化

平安,一个湟水岸边的古驿站,一个寓意吉祥的新城区,感应时代的脉搏,正蓄积力量跨越发展。随着连续多年组织的相约平安·平安文化艺术节活动,有力推动了平安文化旅游整合发展,为打造平安文化品牌的建设添砖加瓦。艺术节上,秦腔、河湟花儿、鞭陀、威风锣鼓、书画、摄影、绘画展、篝火、锅庄舞晚会、奇石刺绣展、“平安月饼和牛头系列”美食展等内容丰富多彩,精彩纷呈。每个专场演出让广大文艺爱好者有了展示交流的平台,让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并吸引了各社区居民的广泛参与,不仅体现了平安的活力、繁荣、进步、和谐,更是对平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的一次检阅和展示。在全面展示平安丰富的地方文化的同时,也为各族群众奉上了一道道文化大餐。

今年,随着平安“诗歌之乡”的成功申报,今天的平安,更增添了一份诗意与浪漫。走进唐蕃古道,畅想诗意平安。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助推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发展,让文艺走向基层、走进群众、贴近生活,促进古驿平安文学事业繁荣发展,提升河湟谷地人文魅力和影响力,平安区举办的“中国硒都·诗意平安”全国诗歌大赛即将揭晓,优秀奖次最终花落谁家,值得大家共同期待。

感受了平安的诗意,让我们去领略书法之乡——乐都的风采。

书法之乡文墨馨香

乐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证明,距今4000多年以前,先民们就在这块沃土上繁衍生息。参加过柳湾考古发掘的著名作家张承志,后来在其《北方的河》中曾这样说:“在湟水流域,古老的彩陶流成了河。”

除了柳湾彩陶,乐都值得一提的还有汉“三老赵椽之碑”,虽遇火焚残损,但汉族经济和文化对青海东部的经济社会面貌的影响从中可见一斑,文化之光辉耀至今。

2013年9月,乐都“中国书法之乡”正式授牌命名。截至目前,全区有中国书协会员8人,省级书协会员78人,区级书协会员400多人,全区书法爱好者在数万人以上。位于滨河北路北的乐都区凤山书院,有久负盛名的青海第一碑林——河湟碑林,长630米的六条碑廊共有500通碑刻,是以中华文化传统为基础进行建设的文化观景区域,吸引了无数省内外书法爱好者。

随着《乐都文化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全区形成了人人关注和参与文化事业的良好氛围。不论是不断完善的文化基础设施和初步形成的服务体系,还是村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及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化活动,为更好地满足全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川土族的狂欢节

纳顿是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三川地区土族人民为祛病消灾、驱邪纳吉、祈福祈愿、酬神还愿而进行傩舞和傩戏表演的庙会,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

有学者认为,纳顿节同时也是人们认识土族历史的“活文献”,它形象地表述了土族历史的发展进程,表现了其由游牧生活转向农耕生产的历史过程,这对于从事土族历史、宗教、文化艺术、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等方面的研究都有重要的意义。民和三川纳顿的傩戏艺术真实地保留了土族远古生活的具体形态,原汁原味地再现了土族的生活情形,是一种活形态的文化,对于研究傩文化举足轻重。纳顿节作为青海独有的一种本土文化,具有极高的民族民间文化特征,也体现了土族文化与华夏文化的渊源关系。

连续多年举办纳顿节,充分展现了土族人民勤劳朴实、机智勇敢的民族精神,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提升挖掘民族文化内涵、增进扩大对外宣传交流、推介打造地方旅游品牌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