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一万字读懂河湟与中国(下)

2022-08-26 09:00:5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王伟章

河湟古羌人有力阻挡了印欧人东迁

历史教科书告诉我们,古羌人曾经在河湟繁衍生息。商代甲骨文中经常出现“羌”或“羌方”的字词,羌泛指西方的异族,疆域广大,大致分布在今甘肃省大部和陕西西部、山西南部及河南西北一带。

据史料记载,商朝不断向羌人的各部落、方国进行征战。在廪辛时代的一次战役中,被俘的羌人中有两位方伯。由此可知,当时羌人的实力也不算小。

《诗·商颂·殷武》记载:“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有时征战专为捕掠人口,即“隻羌”,作为祭祀的牺牲,用于祭祀祖宗、上帝、河岳或祈年、祛灾等,从两三人至上百人不等。除了作人牲,羌人奴隶多用作畜牧生产,偶也有用于农耕生产。而对夷人、奚人很少见用作人牲的记录,这说明,商人与羌人有种族的差异,而商人与夷人、奚人的关系要更加亲近一些(人类分子学家推断,商、夷是从东北迁入中原地区的,线索就是以龙为代表的红山文明,他们的早期文明或许曾东渡白令海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印第安美洲文明)。

有压迫就有反抗。后来羌人加入了周武王,推翻商王朝的联军。《后汉书·列传·西羌传》说:“及武王伐商,羌髳率师会于牧野。”这里的羌指的就是陕西一带的羌人,他们以姜为姓。姜姓诸侯为华夏的重要来源之一,在中原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姜姓在西周为舅族之显姓,有申、吕、齐、许等诸侯,其中尤以齐与申,为周所倚重。

姜姓最初分布于中国西部地区。《水经注·渭水》中说:“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帝王世纪》曰:“炎帝,神农氏,姜姓。母女登,游华阳,感神而生炎帝,长于姜水,是其地也。”可见,姜水在今陕西渭水上游。《说文》曰:“姜,神农居姜水,以为姓。”实际上,“姜”的上古音为kang/kjang/kiang/klang(《汉字字音演变大字典》),与“羌”本是一字,因姓氏称之“姜”,为族名称之“羌”。羌从羊从人,姜从羊从女,两字相通,表示族类与地望用羌,表示女性与姓用姜。顾颉刚在《九州之戎与戎禹》中更是指明:“姜之与羌,其字出于同源,盖彼族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

学者洲塔认为,所谓“羌”,为藏语音译,是北部之意,为地域上的概念(2004年《甘肃藏族史》)。洲塔这个说法说明羌族来源北方广袤的地区(河湟)。在甲骨文中已见“羌”字,当时羌人位于商人的西方,羌人生活在青藏高原东麓温暖的草场。《说文》称:“羌,西戎牧羊人也。从人从羊,羊亦声。”《风俗通义》也说:“羌,本西戎卑贱者也,主牧羊。故‘羌’从羊、人,因以为号。”许慎、应劭所作的这种诠释,都是指羌人起源时代的各部落与族群,以原始畜牧业为主并以羊为图腾。羌的上古音与突厥语qojn/qon/qoj(绵羊),蒙古语qonin(绵羊)、qoninci(牧羊人)、qonicin(牧羊人)相近。所以,很有可能,“羌”这一名称产生于夏代,是当时阿尔泰人对他们的称呼,以后为商人所继承。

中国社会科学院院士刘大清认为,以农耕为主的华夏人称西方牧羊人为“羌”。china(羌那),“chi”读为“羌”,字母“n”再与“a”相拼即为“na”,是国家之意。china就其本意是“羌人之国”。如果这个推论成立的话,西方人将最早接触到的东方人也称之为China(羌)。更有专家指出,羌族作为西部的重要部族,在距今约三四千年前,当印欧人大量涌入新疆一带,幸亏有甘、青羌人的大发展,才有力地阻挡了印欧人的东迁和扩张。

古今很多地名都和古羌人有关

我们发现,羌人民族自称中的mi、mie、ma为实词。作为牧羊人,故所谓mi、mie、ma无疑是模仿羊“咩”的叫声。《山海经》里许多鸟兽的名字由来是“其名自叫”“其鸣自呼”,即用它们的叫声称呼它们的名字,如《北山经》中有一个常用的表达形式,即某处有某山,山上有某鸟,某鸟其名自叫。所谓“其名自叫”即它的名字就是它自己的叫声。我们也可以说“鸡”“鸭”“鹅”是其名自叫;“布谷”的名称则是最广为人知的其名自叫。羌族自称r-mi、r-ma,无疑也是“其名自叫”。第五世达赖《史荟珍筵》谓:古藏语称人为mi,至赤松德赞时下令改音,称人为muə。羌族自称与藏语称人mi、muə相似,无疑都是模仿羊的叫声,而“人”是引伸意义。至于“民”的尾音-n,马提索夫认为是汉语的集体性后缀,相当于后世的“们”(见商务印书馆《语言学论丛》第13辑)。

由于羌人自称“民”,故他们居住过的不少地方也以此音来命名地名。如岷山、岷江、沔水、汶川、茂县、绵阳、绵山、勉(沔)县。“岷”“沔”“汶”“茂”“绵”“勉”皆是“民”的同音异译。地处今川、甘交界处的岷山,因以毛泽东那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更喜岷山千里雪”而广为人知。

《尚书·夏书·禹贡》载:“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嶓既艺,沱、潜既道。”《汉书·地理志》蜀郡湔氐道云:“《禹贡》<山昬>山在西徼外,江水所出。”《水经》云:“岷山在蜀郡氐道县,大江所出。”岷山介於川﹑甘边境,南北逶迤500多公里,故有“千里岷山”之说。《说文山部》中,“岷”作“崏”,释曰:“山在蜀湔氐西徼外。”北魏时曾在今甘肃岷县置岷州。《广韵》云:“岷,州名。秦陇西郡之临洮县也。后魏置岷州,因山以为名。”说明这里也有岷山,距离蜀郡氐道县的岷山已经很远。

《史记》上岷山皆作汶山,《元和郡县志》亦云:“汶水县有汶山,即岷山也,南去青山,石山百里。”汶山、岷山,远古一音,依据名从主人的原则,其原音必来自氐羌语。与岷山、汶山相类似,岷江又称汶江。岷江又称羌水、导江,发源于岷山弓杠岭和郎架岭,流经成都平原,与沱江水系及众多人工河网一起组成都江堰灌区。岷江上游自古就是一些民族迁徙往来的走廊。汶川、茂县,在《旧唐书》和《茂州志》被记载为:茂州“以郡界茂湿山为名”,实际上“茂”可能是“汶”的另写。汶川、茂县发现的彩陶等器物,与甘青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属于同一类型。此彩陶文化遗址早于三星堆。换言之,这里有可能就是人们寻找了很久的三星堆文化的源头。而今天仍是羌族聚居区域的汶川、理县、茂县,以及绵阳市的北川,依稀可以辨认出古老羌人的生活踪迹。

说到绵阳,不能不提到它的古名“涪城”“绵州”,因城址位于绵山之南而得名“绵阳”。绵山,因春秋五霸之晋文公名臣介子推携母隐居被焚又称介山。绵山与岷山有相似的语源。另外,这一地区的沔水,由沔水得名的勉县、沔阳县,都是如此。沔县,即今陕西勉县,1964年9月,因“沔”字生僻难认,经国务院批准改为“勉县”。秦汉时期,汉水被称为“沔水”。西汉初,在今县城东旧州铺始置沔阳县。南宋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改兴州(治今略阳县)为沔州;元至元二十年(公元1283年),迁沔州于今勉县旧州铺;明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降沔州为沔县。

再说湖北仙桃,因在沔水(汉水)之北,置沔阳郡沔阳县,可追溯到梁天监二年(公元503年)。汉水与长江交汇处便是九省通衢的武汉市,上溯先秦,因沔水(汉水)自仙桃往东称夏水,汉口便有了夏汭、鄂渚之名。故东汉末年,在今武昌建夏口城。唐时,江夏(武昌)和汉阳分别升为鄂州和沔州。从沔县到沔阳县,武汉以夏为名,炎帝驻跸神农架,吴太伯逃奔荆蛮,或许就有历代王朝“名从主人(羌人)”,尊重历史沿革的一面。

此外,河南也有岷山或汶山,却少为人知。《国语·齐语》:“遂(桓公)南征伐楚,济汝,逾方城,望汶山。”韦注:“汶山,楚山也。”钱穆论汶山之地望说:“《史记·封禅书》:‘(桓公)南伐至召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史记》所谓桓公登熊耳山者,其实即《齐语》之汶山也。又《竹书纪年》:‘后桀伐岷山’,相其地望,大约在鲁阳境内。”

可以说,“岷”“沔”“勉”“汶”“茂”“绵”以及宁夏、山西夏县、湖北夏口和江夏等地名均折射出它们与古羌人“扯”不断的历史联系。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