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洪水泉:岭上蕴藏“硒”望

2023-12-05 08:58:0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李奎明 祁国忠

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回族乡位于平安区西部21公里处的洪水泉山梁,北临小峡镇,南靠石灰窑乡,东接三合镇,西与湟中县田家寨镇接壤。据《平安县志》记载,该地有五眼泉,流出于红土沟内,因称“红水泉”,后书写为“洪水泉”。洪水泉这个看着有清泉如洪水奔流的名字,其实有名无实,因地处山岭地区,让这里极其缺水。关于地名的来源,还有一种说法是,因土地干旱缺水,村民祈求泉水像洪水般流出,故得名。

虽地处山岭,但这里有闻名遐迩的清真寺,其木雕和砖雕工艺是公认的建筑奇葩;这里有完整保留村落样貌的传统村落硝水泉村;这里还是平安区硒含量最高的地区。这里自然风光优美,尤其是到了秋冬季节,山岭上独特的自然风光,吸引着众多的徒步爱好者和骑行爱好者前来。

大山褶皱里的村庄

从平安区西行9公里,再向南行驶,一条蜿蜒不断上升的柏油马路在我们面前铺开。在盘旋的山路上行驶18公里后,便到了洪水泉山脊。还未进入村庄,远处一座彩门隐隐约约映入眼帘,随着车子前进,彩门逐渐清晰起来。从彩门的构造以及门廓上没有被雨水冲刷的对联,我们就已经强烈感受到了一种传统的民间文化。进入村子后视野继续放远,零星散落的村庄被一道道的山梁所包裹。

硝水泉村属于典型的浅山地区地形地貌,湟水以南的黄土丘陵区,土壤以黄土为主,地势南高北低,周边的耕地依山势呈阶梯状分布于三条沟壑之间。千百年来基于谋生需求,这里的人们开垦出赖以生存的梯田,其实也是无意识中遵照“依山就势”天理所创造的一种大地艺术。

不管站在村子的哪个位置,都可以俯瞰洪水泉山下的高铁新区,但由于硝水泉“三沟四梁十面坡”的地理结构,如果你从山下或者在下(店)洪(水泉)公路处却找不到硝水泉的所在。他们就是利用山体的这一特性,将自己层层包裹在大山的皱褶里,还能对外部事物的发展了然于胸。只有到这里,你才能感受到古人这种“藏身术”所散发的魅力。

硝水泉村民居建筑群呈“大分散、小集居”的特点,各社之间的距离较远,而每个社内又比较集中。村庄建筑群非常巧妙地利用山形地势,沿山坡和台地布置,形成鲜明的梯田式布局风格,使总体建筑群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这种特有梯田式布局风格和传统生活方式与周边农田、山体植被等生态环境一起构成极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体现着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平衡与和谐。

走访中我们了解到,在硝水泉村唐姓人居多,唐氏也是硝水泉村的“占根户”,世代居住在此。村中保留的光绪十一年所著《唐氏宗谱》中记载“宗族之来历或传闻曰自南京以至西土,又相传曰或从河州而来,皆无实考。”但家谱肯定了硝水泉村唐氏是从石沟堡迁移而来,至今已有300多年。

水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自古人们就有逐水源而居的生活习性。纵观硝水泉村的三条大沟,其间有十几处泉眼,但水流最大的就是位于上泉沟的硝水泉,这些泉汇集成一条条天然的水沟,因此,村里有“一泉成河”的说法,而唐氏先祖也正是看中了这眼泉水,加上这独特的地理才会选中这么一块宝地。

虽说硝水泉村有十几处泉眼,但却是极其缺水的。经过在此长期的生活,人们发现这些泉水所涌出的是硝水,对人体有一定伤害,不能长期饮用,还真有“守着泉儿没水喝”的窘迫和无奈。所以在较长的一段时间里,窖水、挑水是硝水泉村民重要的取水方式,硝水泉村名也由此而得。如今,硝水泉的村民虽已结束了吃窖水的历史,但为了纪念那段苦涩的岁月,村里仍然保留着许多水窖,而且时常会蓄满水,以备不时之需。

韭菜沟印象

洪水泉乡山区的村庄从外形上看,与青海大多数村庄有些相像,但又不尽相同。生活在山里的人们,因地建屋,依山垦田,靠水植树,形成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自然村落。

村庄的得名,大概源于周边的事物吧,不然何以取出叫人浮想联翩的名字来。黄鼠湾村,过去大概黄鼠尤多吧。想象中,田间地头,黄鼠机警地爬出洞口,竖起身子,张望着炊烟弥漫的村庄。

落雪了,沙义岭村静默在山岭上,白杨树稀疏地散布在村庄的周围,远远近近的鹊巢点缀其间,数点鸟鹊如墨,嵌在天幕上,好一幅恬静的山居图啊!还有韭菜沟、沙义岭、硝水泉……村庄的取名,非湾即沟,非岭即山。朴素的名字里勾勒出了西部山区的自然特征,饱含着浓浓地黄土味儿。

进村的道路大多只有一条,而后是分岔,犹如树叶上的经脉。庄廓院落是叶脉上不规则的点点斑痕,疏密相间,错落有致,颇有国画的韵致。庄廓院墙依山而建,上院可以看到下院的院落,顺势而下,一溜儿摆开,散布在沟沟洼洼里。有时,上院的人家有个事儿,出门一喊,大半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村口的老杨树,也是有些年头了。大概源于对树木的崇拜,村民将红绸布包裹在树身上,尊崇里增添了几份神秘。硕大的根脉裸露在地面,匍匐着向四周延伸,努力扩展着自己的领地。粗壮的枝丫伸向天空,显现出顽强不屈的精神。

韭菜沟隔沟与井儿沟两村相望,没有通自来水之前,共用井水。最初,村东面的沟里有眼泉,村民用石头箍起来,用石条做成井沿,大概井儿沟得名源于此泉水。后来村村通了自来水,还修了许多“母亲水窖”以备用,靠天雨度日的岁月已成为历史。

村里的戏台常常和村庙形影相随。老戏台的修筑采用传统规制,台口两侧留有乐队的席地,前台与后台的墙上,左右各开一门,左谓之“出将口”,右谓之“入相口”。门框上的对联早已褪去了颜色,但从“三五人百万雄兵,六七步走遍天下”的字迹里可见当年演戏的盛况。

每逢秋后农闲时节,村子里都会请业余剧团唱戏。锣鼓一敲,生旦净丑,轮流上场;唱念做打,各具情态。唱戏的日子便成了村庄的节日,有时一唱就是好几天,偶尔也会演夜戏。邻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赶来了,别的村子唱戏,众人又欣然前往。一来二去,姑娘小伙子们各自有了意中人,而后经媒婆奔走撮合,择了吉日,成就了一桩桩美好姻缘。

闻名遐迩的清真寺

离开韭菜沟村,继续向南前行,一座工艺精湛、古朴典雅的建筑群映入眼帘,这就是闻名遐迩的洪水泉清真寺。该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是青海省境内乃至西北地区现存较好的古清真寺之一,也是平安区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全省著名的古建筑旅游景点。

该寺主要由照壁、山门、唤醒楼、大殿、学经房等建筑组成。寺院以高超精湛的工艺和建筑艺术闻名遐迩,寺内很多精美木雕及砖雕工艺堪称一绝。在建筑风格上,该寺大量融合了汉族、回族、藏族等民族风格及特点,在装饰上,吸取并揉合了佛教、道教等多元文化。洪水泉清真寺中多元民族文化的融合,是古往今来河湟地区各民族团结共荣、和谐进步的实物见证。

洪水泉清真寺整体建筑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的汉式建筑风格,作为砖木结构建筑,以淡黄色木料,配淡青色砖雕,可谓层次分明,精工细刻,与伊斯兰教早期传统建筑有显著不同。具有国内清真寺中少有的独特风格,堪称瑰宝。

洪水泉清真寺的正南边是一面长10米、高6米、厚86厘米的砖雕照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精致程度都不是一般照壁所能比拟的。值得一提是,照壁的这一建筑结构只有在佛教和道教寺院中才能看到,而在所有清真寺的建筑上,都没有照壁。

照壁正面于正中嵌有一方框,方框内绘雕有“麟凤合抱”图案,寓意祥瑞。照壁背面全部用六角形绣珠式的花瓣形状雕成,整齐有序地雕刻着255朵形态各异、造型精美的花卉图案。“牡丹”“月季”“芍药”“梅花”等千姿百态,以菱形四方联排列开来,远远望去,整个照壁花朵盛开,花繁叶茂,栩栩如生,人称“百花图”。更为奇特的是,其中有些“花朵”竟是以花瓣为盘,用花蕊兆示福祉祥瑞的“蝙蝠”“寿”字以及“焜锅馍”“拉面”“馓子”等图案点缀。

一座三层高的木塔是洪水泉清真寺标志性的建筑,也是四周最高的建筑,其飞檐转角错落有致,最令人叹为观止的则是它的砖雕和木雕技艺,这在崇尚粗犷豪迈之美的西北来说,尤其显得与众不同,它就是邦克楼也称“唤醒楼”。楼高20米,为三重檐六角攒尖顶楼阁式建筑,底部为砖木结构,二三层为木质结构,全塔由两根直通顶层的巨柱支撑,人称“通天柱”。

该寺的墙壁都是用手工水磨砖砌成,墙面光滑如镜,缝隙细匀胜似线,当地人称之为“一柱香”。据村里的老人们说,做砖缝的原料是糯米、冰糖水再加上其它原料配成,粘性好、经久耐用。砖坯的土质和烧砖的技术也相当高,至今没有出现腐蚀和裂缝现象。

礼拜殿尾部的窑殿,占地64平方米。从里面观看,南、西、北三面墙壁都是长条幅木板,每块木板雕刻了“山水风景”“亭台楼阁”“花草树木”等图案。殿顶中间用多根细木条穿插成的八角式天花藻井,其形状犹如一把张开的巨伞,人称“天落伞”,该“伞”构思独特,工艺精湛,可谓巧夺天工。

风景这边独好

洪水泉乡是平安区硒含量最高的地区,硒含量平均0.44mg/kg,高于全国土壤背景值,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水平,被认定为“全国首批天然富硒土地”,且硒含量浓度适中纯净、无不良矿物质伴生,具有独一无二的开发优势。正因如此,这里的牛羊和土鸡肉质鲜美,再加上农家传统的烹饪方式,既保留了食材原有的营养成分,口感也更浓烈醇厚,让前来游玩的游客一饱口福。

近年来,洪水泉乡党委、政府以加大土地流转、引进种养殖项目建设为总体思路,实施“生态兴乡、富硒立乡、劳务富乡、旅游活乡、项目强乡”五大战略。立足自然条件和富硒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富硒种植和养殖特色产业,全省最大的万口富硒牦牛养殖园区在洪水泉乡落地建成,园区占地面积80余公顷,修建标准化养殖棚圈70栋,可容纳1万余头牛。富硒牦牛产业园区的建成,为洪水泉乡村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利用地域优势,大力推动光伏、风力绿色能源的开发。

这里四季皆美景。春雪初融,麦苗返青;菜花遍地,雉鸡呼朋;天高云淡,麦穗沉沉;雪花飞舞,千里冰封。每逢深秋,树叶金黄一片,一时成了人们赏秋的最佳去处。站在山顶,目之所及,蓝天白云,麦田羊群,旋转的风车,起降的航班,飞驰的动车,好一幅壮美的山河画卷。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