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巴燕:绽放在山间的一朵“金莲”

2024-01-23 09:31:4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山下田野

□文/边关月 图/杨春林

这里是诗人笔下“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的边塞要地;这里是曾经盗马横行,将士戍边,被贬谪或发配充军的流亡之地;这里曾鼓声阵阵、旌旗猎猎,隋炀帝御驾狩猎,甲士枕戈待旦,养马演兵的古西羌之地。它有着延绵无尽的山脉,是世人梦寐以求的福地。虽没有南国郁郁苍苍的青翠竹林,却有着“大雪压青松,青松挺拔直”的白杨礼赞;虽没有小桥流水的细腻婉转,却有数不尽“大风起兮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忠肝义胆。远远望去,白雪一片,山色空蒙,似一朵盛开的金莲端坐云端,庇佑四方百姓。

古为放牧之地

黄河从巴颜喀拉山出发,弯弯曲曲一路狂涛过果洛,经贵德,出松巴,经七拐八弯后,在流经巴燕境内时硬生生将这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以分水而治的手法横断在雪岭脚下。从此“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的“美誉”便记在了《西宁府志》中。

巴燕是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辖镇,县府驻地,位于县境中部,在老辈人口中被称之为巴燕戎格厅,也有叫巴燕戎的,听上去像是一个古老而颇具文化底蕴的美丽传说。为了解析它,我通过上网查询、翻阅相关书籍得知巴燕戎始建于清乾隆三年。“戎”是先秦时期西北民族的统称,又称西戎。《清史稿》记载“巴燕戎格厅府东南,通判驻。明朝属于西宁、碾伯、洮州厅地”。

在珍藏于兰州九州台的文溯阁藏《四库全书》藏书馆中的《甘肃通志稿》中记载:达化綏远二县隋开皇初改广威为化隆县,属西平郡。又废达化郡併綏远入达化县而移其治属浇河郡。崇宁三年置郡州后入西夏,曰廓州。元为西宁州地,明为西宁卫地。清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改置巴燕戎格厅,隶西宁府。清乾隆四年,西宁道杨应琚以地为各营適中要区,四面番回杂处,水草丰广、地土宽平,议筑土城周二里四分、高二丈五尺基宽如之,顶宽一丈五尺女墙以砖,东西门二敌楼二城楼,二角楼二望楼,一南城根阳沟一道,同治间兵燹坍塌,光绪八年防军提督李良穆请款并捐廉重修悉如旧制。不久,甘肃巡抚元展成“奏请添设抚番通判,驻札摆羊城内,董率垦种,管辖各番”。清乾隆八年十月,“将巩昌府通判改为西宁府抚番通判,移驻摆羊戎,添建衙署。乾隆九年,设巴燕戎格抚番厅”。抚番厅是清廷在甘边地区实施州县化治理的一种特殊的政区形式与管理体制,又称“抚番府”或“抚番分府”,主要由府同知、通判分派地方为正印官统辖民事,一般称为抚番同知、抚番通判。民国初改厅为巴戎县,十七年又改巴燕。

据史书上记载,先秦时,巴燕原为羌人牧地。同样在《化隆县志》中也记载:“明朝中期以前,巴燕为藏族放牧地”。种种记载加之近些年来史学界的专家们在通过语言学、分子人类学和考古学的论证,不难断定巴燕在很早时期是藏族生活放牧之地。

古桥承载记忆

巴燕建有很多个桥梁,造型各异,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出行。然而,我唯独对“东方红”大桥情有独钟。

一束金光从山梁、树干和村庄穿过,洒在远处落满秋叶的卷康村道路两旁。一地的黄色泛着一道道金黄又折向天空,美丽极了。两三只灰白色的鸽子从瓦蓝色的天空飞过,渐隐在那道耀眼的金光里。猛地,我惊奇于这穷山僻壤的小镇中,原来也有如此美丽动人的风景。

“东方红大桥位于县城正南1公里左右,1967年7月建成,为双孔混凝土拱桥,南北走向,全长43米,净宽6米,载重量为12吨,造价4.2万元,是化阿公路工程最大的桥梁。1979年遭特大山洪,河床下降,水毁严重,桥基大部分外露,北面桥台四分之一被冲毁,桥拱部分悬空,桥台上游锥形护坡也被冲跨,保护桥基拦河坝全部冲坏,桥梁处于塌陷危险,交通中断。1980年由省交通局拨款修复完好。”在《化隆县志》中对该桥是这样记载的。

记得上学那会儿,每年的春季,这里必是老师们带领学生进行采风赏景的春游之地。天空蔚蓝,白云悠悠,河水“哼”着欢快的曲子轻缓地流淌。几只牛羊从南山脚下星星点点的小村庄里冒失地钻了出来,无畏的自由自在地寻觅着各自的美食。大桥底下河水的两侧同学们这里一堆,那边一伙的由各科老师组织上演丢沙包、拾手绢、武术、唱歌等丰富的精彩活动。村庄、河水、白云、牛羊、大桥……一时间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不经雕琢,无需修饰,自然跃入眼帘。

多年后,午后的阳光下我故地重游,再忆当年岁月。因为这里记录了我青少年时期很多美好的回忆,也见证了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历程。

移步桥下,顺着河道转首抬眼望去,镌刻在双孔拱桥中央的红色“东方红”三个大字和题在桥基两侧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干革命靠毛泽东思想”的鲜红字样在历经风雨的剥蚀下,依旧是那么的耀眼。

一丝清风袭来,眼前飘落黄叶几片。上前弯腰掬一捧见底的河水,里间山也欢,水也欢,两小无嫌猜,垂野味,乏小憩,好不快活。可惜极浅的眼窝再也裹不住那年的春花秋月,老泪纵横。泪水滴落在掌心的存水里,顺着指缝间流下融进了被阳光照射下的河流,灿若星斗。

奏响幸福乐章

在巴燕,人人都知道隋炀帝征讨吐谷浑,大猎“拔延山”的故事。所以书中多记载巴燕因“拔延山”而得名。

然而拔延山还有另外一个流传至今灵动而又秀气的独特名字——“右旋莲花山”。世居在巴燕的人们也因独特的民族生活习性、宗教文化、信仰礼俗,观所居之地形酷似莲花而得名。

如果说格桑花是藏族的象征,那么莲花就是婆娑净土的灵魂。从古至今,一代代文人墨客从一篇篇、一首首诗词歌赋中极力地称赞她清香幽远、洁雅高贵的不凡品质和精神象征。如北宋著名哲学家,学术界公认的宋明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在他的《爱莲说》中曰:“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或民族、地域文化形成,或宗教信仰、历史传承成型。当然至于左右之别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古今有别。而百年巴燕戎的“右旋莲花山”一说,在今天,依我来看不仅承载着的是文化精神和一切美好的象征,更重要的是它赋予的坚守正道,体现正义的思想意境。

悠久的历史哺育了色彩斑斓、历史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一个民族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这些都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也是世代古老巴燕羌人的民族文化标识,宛如皑皑雪岭,魏巍八宝山,无一不在折射着这一方历史悠久,人杰地灵,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如今,巴燕以多民族互嵌共生、互惠互助的发展模式及以它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和人民勤劳勇敢、艰苦奋斗的作风及孜孜不倦、顽强拼搏大力发展拉面产业的进取精神,为当地的经济腾飞和社会发展在新时代的现代化新征程里奏响了画廊十里卧,歌声达三江的幸福乐章。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