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古驿平安谱新篇

2024-02-20 10:04:5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王学超

青海省海东市平安区是古代内地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南线上的必经之地,亦为“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据《平安县志》记载,早在3500年至5000年前,先民已在湟水河沿岸生息繁衍。公元前60年,在原平安镇附近设置安夷县,历经魏、晋两朝,北魏时撤废,今平安地区为西都县辖区;隋开皇元年(公元581年)属湟水县辖;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至大中五年(公元851年)为吐蕃占据;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至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为河湟吐蕃唃厮啰地方政权辖地;元属西宁州,明属西宁卫,元、明两朝在今平安街道设平戎驿。

昔日的安夷,今日的平安,是祖国美丽富饶的一角,在波澜起伏的历史长河中,这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景色宜人的土地,迈入新时代的洪流中,越发显得生机勃勃。

古驿平安位于青海东部,居湟水河中游,东邻海东市乐都区,西与省会西宁毗邻,南接化隆回族自治县,北与互助土族自治县隔湟水河相望。自撤县设区以来,平安街道已成为平安区政治、经济、信息、文化、交通的中心。

平安的“东大门”

当列车经过平安区站点时,站牌的“平安驿”三个大字特别醒目。

平安,自古就是兵家争夺的焦点,其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是“丝绸之路”南线的重镇之一,也是“唐蕃古道”的重要驿站之一,清时被称为平安驿。今天,在平安上了年纪的人们都知道,平安驿还有个马驿,是平安驿东口的第一站。

据《平安县志》(1996版)记载,平戎城是现在平安境内四处城堡遗址之一,位于今天的平安街道。平戎城于明朝嘉靖元年(公元1522年)建成,设防守官。平戎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俗称大营盘,大营盘就是马驿所在的位置。马驿的具体位置为:东起平(安)张(家寨)路,西至现在西村泉水巷,北到现在的驿州公园,南为现在平安东广场附近。

如今,走进马驿新村,只见一排排别墅式的二层小楼规整有序,青灰色的小楼,宽大明亮的玻璃窗,朱红色的大门,既有现代气息,更有田园之趣,是远近闻名的古驿龙头餐饮“柴火鸡”发祥之地。

河湟文化体验地

张家寨村地处湟水河北岸,清末至民国年间,曾一度成为甘青要道上的重镇,取代了平戎驿的交通地位,是西宁至乐都的重要驿站。有民谣描述:“高庙子起程张家寨站,曹家堡滩里不要看,前没有庄子后没有店,小峡打个尖,晚上西宁城里站。”张家寨在清代属西宁县辖制,1930年8月8日,西宁县析置互助县,张家寨隶属互助县管辖,改张家寨为张家镇。张家寨东西各有牌楼1座,上刻“张家镇”三字,是当时著名书法家李德渊先生所书。如今,这两处地方还叫东城壑和西城门。

2017年,青海正平集团经过多方考察和实地调研,在张家寨村打造占地1000余亩的平安驿·河湟文化体验地项目。历经两年,建成了集美食、民宿、建筑为一体的河湟文化体验地,游人在这里可以品尝到青海地道的特色小吃,如回民阿爸的手抓羊肉、牛(羊)杂碎、黄焖羊羔肉,回民阿娘的熬饭、酿皮、甜醅、酸奶、面片,以及汉民婶子、嫂子的家常拉面、搅团、馓饭、狗浇尿、馄锅馍馍、馓子、月饼、韭菜盒子、炸洋芋片、柴火鸡等传统美食。还可领略由夯土围墙和木制大门组建的庄廓院子,欣赏民间传统吉祥图案牡丹、寿桃、缠枝纹等工艺精湛、寓意美好的砖雕和木雕,感受古驿建筑之美。

平安驿·河湟文化体验地内溪水潺潺,湖边树木葱郁,花草竞放,湖中心芦苇荡漾,夏、秋景色甚美。每年4月至6月,陆续有白鹭、野鸭等飞禽入湖,白鹭结伴在湖中觅食,燕子、喜鹊近水嬉戏,形成鸟、芦苇、水天一色的高原美景。

青海第一部村史

沿109国道东行2公里,是平安街道最东端的东营村。东营村所处的湟水谷地,在历史上曾是中原王朝与西部少数民族争夺的要地,这些古代的军事、经济活动留下的烙印,就反映在东营村名的来历上。

在民间流传的说法是汉神爵元年(公元前61年)夏六月,将军赵充国三上屯田议奏准,第二年汉王朝在今平安地区设安夷县。军队以平安中营(今平安街道)为中心,在东营、西营、石家营、马营(张家寨马营庄)等地安营扎寨,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兴修水利,开垦土地,所开土地叫营田。东营在平中营之东,故称东营,东营名称由此而来。现在的东庄村、上庄村、大路村统称东营。

历史的风烟早已散去,时代的留痕正在尘封。在城镇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农耕文化的枝叶不断凋零,曾经深植在黄土沃土中的根也在慢慢萎缩,但它的魂却在牵引着有心人用笔将它变成不朽的化石。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在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危亡之际,青海骑兵师东征抗日,其中就有东营人王登杰以师部参谋的身份随军东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长王昭下驻东营,与贫下中农同甘共苦,被百姓称为“王青天”。

东营村虽在河湟地区名不见经传,但先民们经历了艰难创业的历程,饱尝了历史的苦难和辛酸,在艰难的创业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磨炼了坚韧不拔的性格,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东营村村民们的生产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蝶变,使东营村的文化人产生了盛世修志的强烈愿望。在退休老干部刘维良的倡导下,三村村委班子积极参与,成立了村史编委会。在刘维良、刘彦尧、李增元、王志恩等人的努力下,经过一年多的紧张编纂,于1999年底《东营村史》编纂完毕。全书共分地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物六编25章,另有大事记、附录等。

村史对东营三村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人口发展以及所从事的农、林、牧生产等作了客观记叙。同时,还记叙了东营村的宗族源流、风俗习惯及文化生活中的教育、体育和卫生状况等,还有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基层党组织,历史上的政治活动等。村史突出了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对历史上的乡贤、文化教育界人物、能工巧匠等都作了记叙。

人以地生,地以人名。东营村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唐代文学家王勃《滕王阁序》中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就是对东营三村的最好诠释。在《平安县志》科举篇中,榜上5人,东营独占3人。《东营村史》的出版发行填补了我省没有村史的空白。

如今,迈入新时代的东庄、大路、上庄三村扎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河长制工作为抓手,用党建带动河长制,以河长制促党建,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环境改善等项目,全面修复水生态系统,巩固脱贫成果,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随着水系治理工作的推进,一幅幅水清岸绿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泉水润泽西营村

从平安城区出发,沿109国道西行约1公里便是西营村。西营村地处平安街道西部,东至化隆路,南至杨家村,西至祁家川河,北至湟水河。

据平安街道西营村耄耋老人讲,西营村曾是屯田驻兵之地,地名便是佐证之一,如:西营村东邻的是东营、马营,西邻的是石家营。“营”即营盘,是古代驻兵的地方。驻兵营盘附近必有水源,以便供官兵饮用。西营村泉儿曾为营盘驻军和安夷城堡的人们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青海有天上星星一样多的泉,西营村泉儿便是这众多星星中的一颗。西营村泉儿虽是青海大地上的一眼无名泉,但也是积蓄了汇集的力量,注入奔腾的湟水河中,最终滋润了沃野万顷的河湟谷地。

青藏高原的冬季,滴水成冰,但西营泉口的那片白热气总是软软地在高原上空飘荡,使人不由想起过去人们挑水的情景。每天早晨或傍晚,是西营村泉儿最热闹的时候,男人、媳妇、姑娘、士兵们挑着水桶,前往泉儿挑水。榆木扁担在肩上颤悠悠地晃动,娃娃们跟在大人后面嬉戏打闹,农夫、士兵们牵着牲口、战马在泉水流出的小溪两边饮水,系在马脖子上的铃铛叮当作响,此时的西营村泉儿呈现出一幅军民和谐相处的画卷。

“晚上是铃铛响马帮来,早晨是人马吆喝车马去”。可以想象,当年庞大的骡马队、骆驼队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平安驿,住进客栈,卸下货物,尔后,伙计们牵着骡马、骆驼到西营泉口饮水的场面是何等的壮观。

可以想象,当年唐朝李世民为了沟通藏汉关系,促进文化交流,将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当和亲的队伍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平安驿,人困马乏住进客栈歇脚。文成公主和随从是否饮用过西营泉的泉水,至今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可以想象,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西宁时,大军经过平安驿西营泉口时,一定痛饮了一番,尔后,大军开进了西宁城,这又是一个何等激动人心的场面。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如今的西营村已融入平安城区,早已分不清哪是城区,哪是农村了。昔日的农民住上了楼房,过上了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生活。未搬进楼房的农民,也盖起了一幢幢别墅,将自来水引到了锅台灶前,挑水的艰辛留在了记忆的长河中……

每当遇到停水,西营泉又恢复了昔日的热闹,不同的是城里的居民和附近的村民不再用水桶去挑,随着时代的进步,居民和村民家中也没有挑水的扁担和驮水的牲畜了,而是开着小汽车、三轮车去拉,大大小小的塑料水桶在泉口处排成一列长队,蔚为壮观,成为109国道边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西营村泉儿虽然比不上冰岭山的药水泉,更比不上山东济南趵突泉的名声,但它在河湟历史的长河中,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默默奉献着。

喜看今日沈家村

从平安街道沿临平公路向南行进五六公里,一座精雕细琢的高大牌楼上金黄色的“沈家村”三个大字格外醒目。

进入村内,白墙青瓦的新式农家庭院被一条条水泥铺就的小路连起来,高高的太阳能路灯竖立在小路两侧,开阔的村文化广场上云杉、圆柏、槐树列着整齐的队形,南北两侧是崭新的健身器材,广场两侧是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的文化墙。站在高处放眼望去,不远处隐约可见一排排白色的塑料大棚和一座座整齐排列的猪舍,几家小院前还停放着小轿车。走在村里,只见孩子们欢呼雀跃,老人们怡然自乐,处处都能让人感受到安宁、文明、幸福、和谐的气息。

十多年前,沈家村村民普遍居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子,阴暗潮湿,保暖性差,居住条件十分简陋。仅有四五百农户,人口不足两千,只有几百亩耕地的沈家村,以前是一个人多地少、居住分散的贫困村。过去,由于通往外界的道路狭窄,出行十分困难,往往“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村民们到县城买东西或串亲戚只能搭乘手扶拖拉机或者三马子(三轮机动车),坐在“突突突”行驶的敞篷车厢,扑面而来的尘灰直入口鼻,令人呼吸困难不说,风吹得脸像针扎一样,特别是在冬季,更是一路颠簸,一路受罪。

如今,交通网四通八达,延伸至乡村的角角落落。曾经的乡间小路,彻底告别了两车无法交汇的“倒车路”,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阔的乡村公路网。乡村交通线路纳入城乡公交统一交通网,公交班次多了,票价也便宜,“一元”游平安已成现实,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群众的出行。此外,乡村道路的全面提档升级,打通了城乡交通网,同时还美化、绿化了道路景观,从“村村通”到“路路美”,乡村交通网实现了质的飞跃。

过去,由于没有自来水,村民生活用水只能靠人手提肩挑。沈家村人均耕地少,资源匮乏,没有可支撑的产业,村民大都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往往辛苦一年,有的人家还不够吃,生活十分艰难。由于通信设施落后,信息闭塞,大多数人家只有十几寸的黑白电视。

自精准扶贫以来,数字乡村建设提速,为乡村发展添“智”提“质”。沈家村网络全覆盖,老百姓在家中就可以了解“天下事”,游遍“全世界”。2020年,平安区首个5G数字乡村试点项目落户沈家村,通过生态App,有效遏制了危害河道健康行为的发生,巩固了河道治理成果,确保了河道安全。沈家村还运用智能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建造了2座日光棚、4座移动式高效温棚。高效温棚能够改变植物生长周期,根据市场要求调节蔬菜生长环境,促进四季果蔬优质高产,让农民群众常年有菜吃,经济收益提速增效,实现全面小康。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如今的沈家村基本实现了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完善、面貌一新、产业发展的目标。房子变新了,土路变成了水泥路,晚上出门有路灯,垃圾堆、柴草堆不见了,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明显优化;村民就业创业空间不断扩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正在逐步形成。

从大红岭到幸福岭的蝶变

从平安城区出发,沿平临公路南行约2公里朝东一拐上山,沿盘山路转过三个弯,大红岭就展现在了眼前。据老人们讲:“原先的大红岭十分荒凉,到了上世纪60年代初期,荒凉的大红岭得以旧貌换新颜”。

2018年3月,我省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和科技型企业青海宏博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带着在互助县哈拉直沟乡精心探索积累的治荒造林经验及“绿、美、富”科研产业结晶——“青宏杏”,来到大红岭。经过6年多不懈努力,以“青宏杏”为主体的经济林和以杉榆柳为辅的生态林基本成林。如今,大红岭荒山变青山、荒地变福地,春季杏花香飘,盛夏甜杏美味多汁,11.8万余株青宏杏、杉榆柳遍布在107公顷的“杏福岭”上,杏产业已成为引领农民群众致富的支柱产业。

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展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在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联合淘宝直播、阿里公益共同发起的《乡约》特别节目走进平安。经平安区委、区政府研究,于2023年7月23日,在大红岭生态旅游度假区举办了“热土中国行”乡村振兴大型公益行暨第十七届“乡约平安”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千人齐跳健身操、空竹龙、太极拳剑扇、太平鼓及其他表演,全方位展现了全区人民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三千坊及全民健身中心周边展示富硒美食,开展特色美食促销会、大型商贸企业促消费等商业促销活动和富硒农产品展销推介,通过富硒美食、特色农产品促进平安经济发展。

如今,从中受益的平安农民群众形象地把大红岭称为“杏福岭”和“幸福岭”。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