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乐都唯一的土族乡 藏着另类风情

2024-03-26 10:21:4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雪后达拉 李伟忠 摄

多彩达拉 李伟忠 摄

迭尔沟安置点 达拉乡政府供图

迭尔沟内的奇山景观 李维忠 摄

大山皱褶里的村庄 祁国忠 摄

□文/祁国忠

常年积雪的松花顶并不冷清。作为海东境内海拔较高且极具知名度的山,它是文人墨客最喜欢的地方之一,并留下了许多优美的文章。作为湟水河乐都段北岸众多沟壑的水源地,在它的脚下隐匿着许多村庄,它们或位于台地之上,或处于沟边平滩,但这丝毫不影响世代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默默耕耘自己的幸福。

达拉是距离松花顶南侧最近的乡,是乐都区唯一的土族乡,也是乐都区为数不多的用少数民族语言命名的乡。走进达拉,你肯定也会跟我一样,不仅会为“达拉八景”的壮美迤逦流连忘返,也会为“北山跑马”和“达拉祭虎神习俗”的灿烂文化叹为观止,更会为迭尔沟安置点和白草台新村的涅槃蜕变感到骄傲。

“三岭三沟”藏土乡

在海东,多数村庄的命名常和所在地特定时期的自然要素或地理方位等有关,这在达拉乡表现得尤为突出。袁家台、白草台、王家滩、达拉滩、泉洼、杜家洼、甘沟山、红沟、长沟、前半沟……透过这些带有“台”“滩”“洼”“沟”字眼的村名,让人不禁对这里的地理产生联想和强烈的好奇心。

带着各种好奇,三月上旬的一个午后,我便开始了对达拉的探访。

祁连山,巍峨雄峻,盛夏时节依旧雪峰插天,屹立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与甘肃河西走廊之间,成为青海省的北部屏障。祁连山在门源回族自治县和互助土族自治县交界处有一支脉,像龙爪一样扑出,最终在互助县和乐都区的分界处形成一座山顶常年积雪的巍峨大山,这便是松花顶。而在松花顶南侧的岭间沟内,杂乱无序地分布着达拉乡的各个村庄。一峰、三道岭、三条沟构成了达拉乡的基本地貌。

西岭、中岭和东岭三条山岭从松花顶一直向南延伸,直至湟水河。无需过多地解释,便能从这简单直观的名称得知它们所处的方位。而上水磨沟、迭尔沟和努木赤沟则依次由西向东排列。

在以前,海东境内有水磨的沟内,必定水量丰沛,上水磨沟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乐都地貌整体由西至东,海拔越来越低,而当地人将海拔高的地方称为“上”。上水磨沟是乐都区最西边的一条沟,也是湟水河乐都段的第一条支流,与之对应的南岸是平安区的巴藏沟。除了上水磨沟,乐都区还有下水磨沟,在马营乡和李家乡境内。

在水利行业工作近40年的李万寿所著的《湟水水系古今述略》记载:上水磨沟因沟内有水磨而得名,从高店镇进入湟水河,是湟水河的一级支流,也是乐都区境内湟水河北岸仅次于引胜沟的第二大支流,上游和中游为达拉乡地界,下游为高店镇地界。

说起达拉乡最东部的努木赤沟,可能鲜有人知,但共和沟这个名字却家喻户晓。其实,努木赤沟和共和沟是同一条沟,只是称呼不同。努木赤沟原名弩木池沟,据当地人说,以前在沟内西山红崖岭上有一座名为弩木的寺和一龙池,龙池之水供人们饮用,故得名。

迭尔沟是达拉乡境内最中间的一条沟。据《湟水水系古今述略》记载:迭尔沟又名迭沟,为湟水河一级支流,发源于海拔4056米的松花顶,出山沟在雨润镇汉庄西进入湟水河。迭尔沟是一条季节性河流,虽发源于松花顶,但水量很少,不过一同前往的达拉乡干部说,往年受暴雨影响这里也曾发过大洪水。

前往乡政府所在地,从迭尔沟进入虽算不上是一条捷径,但沟内风景在乐都地区算得上是独一份。因此,我也选择从这条沟进入达拉乡腹地。

“达拉八景”意无穷

迭尔沟是一条让人费解的沟。我很难从“迭尔”这个字眼得知它的地名含义,从各类文史资料中也没有查出该地名的由来,但家住迭尔沟南口雨润镇迭尔沟村的李国年解开了我的疑惑。

据李国年介绍,迭尔沟还没形成庄子或建村之前,沟口至沟垴山麓处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连接成块。沟口无人居住,种田耕地的是以“迭尔”为姓氏的土族家族部落。口传土族“迭尔”姓氏家族是地道的慕容吐谷浑后裔,是从辽东迁徙至互助,又从互助北山搬迁到乐都南山的城台乡沟口的红坡村(属雨润镇)。随着社会的发展,“迭尔”土族这一名门望族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自己的姓氏也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是直到现在,离迭尔沟村不远处的汉庄村仍有几户“迭”姓人家。这或许是一种历史的巧合,也或许是当初的“迭尔”土族与汉族融合的结果,但后人为了纪念或感恩“迭尔”姓氏的土族家族,把共同居住和生产生活的地方称作“迭尔沟”,一直延续到现在。

除了地名奇特之外,迭尔沟的内部构造也与乐都北山地区的沟存在很大的差异。在迭尔沟南部沟口,两边是乐都北山地区常见的土质山体,似乎看不出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沿沟内公路一直向北前行,随着两侧裸露陡峻崖壁的出现,逐渐觉得它的特别之处。

沟内忽宽忽窄,最窄处只有一条公路,如果此时抬头看天,有一种身处“一线天”的感觉,尤其是奇形怪状的山体让人浮想联翩。它们有的高大威猛,有的小巧精致,人们根据其形状以及功能为其取了形象的名字。通过石碑上“母子情深”“达拉雄狮”“一马当先”“大圣拜观音”“蟠桃石”“玉凤药瀑”“迎宾玫瑰”这样的注解,细看之下,觉得这些奇形怪状的山体更有一番韵味。他们除了让人脑洞大开外,也为游人增添了无穷的乐趣。穿行在这种奇特的景观中,观赏着奇形怪状的山体,感受着其中的美景,也算是一种“在路上的享受”。

迭尔沟只是一条沟,并没有“某某峡”这样的名字听着震撼,但它的地貌几乎符合峡的特征,而这里低调的人们却以“沟”为其命名,足以说明迭尔沟不仅是一条风景别致、韵味十足的沟,更是一条极其低调的沟。

越往里,随着海拔的持续增加,天气逐渐寒冷起来,同时空气也变得越发清新。到达“玉凤药瀑”时,眼前豁然开朗,远处的松花顶也开始清晰了起来。在“迎宾玫瑰”的迎接下,我到达了乡政府所在地袁家台村。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有一条岔道,往东是乐都区共和乡,往西则通往互助县松多乡。路边小卖部的店家告诉我,这个季节山垭口处还有积雪,要是前往互助,还是从大路绕行为好。

由于本次采访的原因,我选择了从岔路口向东前行。路过袁家台村不远处,写有“牛头山遗址”的石碑赫然出现在眼前。据《乐都县志》记载,牛头山遗址为青铜器时代遗址,1983年5月23日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头山遗址与之前迭尔沟内的七处奇山景观,构成了“达拉八景”。漫步在遗址处,看着山下错落无序的村庄,感受着达拉的脉搏与呼吸,我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的鼓角争鸣。虽然这个季节达拉并没有优美的风景,但更能清晰地看出青藏高原的特殊地貌。

特色文化齐绽放

放眼整个乐都的乡镇名,“达拉”这个地名算得上是特殊的,而这也是我此次走访最想探究的问题。

“‘达拉’因境内多生长马兰花而得名。”这是百度百科对达拉乡地名由来的注解。但因为是土族乡,我猜测“达拉”一词应该与土族方言有关,这一猜测在我电话采访完互助县土族民俗学者乔志良老师后得到验证。乔志良说,“达拉”意为“马圈”“放马的地方”。在李万寿所著《乐都主要地名诠释》一书中对“达拉”的解释是:始于明代土族“达拉”部落,土族语,意为“马圈”“骏马吃草饮水的地方”。之后在达拉采访时,乡政府干部和村民对地名的解释也都是“放马之地”,而并非“马兰花”之意。

据《佑宁寺志》载:明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互助土族地区十三部落的首领进藏,请求派高僧来湟北地区修建佑宁寺,这其中就有达拉部落的头人。可见,当时就有“达拉”这一部落的名称,那时这里就是一处水草丰美的牧马之地。

由此可见,达拉土族是一个以马为地名,以马为部落名,善于养马的群体。直到现在,达拉人民还喜欢养马、赛马。至今,在农历六七月举行的北山赛马会上,达拉乡群众仍是主要的赛马手。乐都人在描写民俗时有“南山射箭,北山跑马”的说法,意思是南山人喜欢射箭,北山人喜欢赛马。或许生活在北山的达拉土族,对北山赛马习俗的形成过程起着重要作用。

在达拉,要说最原始古朴又独具特色的民俗活动,非“达拉祭虎神习俗”莫属。农历正月十五晚,延续了200多年的“达拉祭虎神习俗”在黑沟顶自然村举行。

“达拉祭虎神习俗”在当地也叫“耍老虎”,最开始只有一人装扮老虎,慢慢演变为目前的四人形制。由各家各户男人轮流装扮演出,每年更换一次。该活动由村民选出的“社头”负责组织和实施。

“老虎”的装扮独具特色,除特制的老虎头具外,还要以胡麻草拧成的草绳在演员头部和全身缠绕缚紧(或直接将缀饰着胡麻草绳的“虎皮”披在身上),在草绳空隙间插上香柱,并在“老虎”头部两侧插上两把香以代表其耳朵,嘴叼红布条代表其舌头。

这样装扮完毕,还要给扮虎者灌几口酒,意即这四个用胡麻草缠身的人已成为“虎神”,再也不随便张口说话了。“社头”还要向虎神叮嘱:“要认真为全村每户人家祈福,保佑全村风调雨顺,平安吉祥。”此时鞭炮齐鸣,“社头”向“老虎”献哈达,所有的人高呼“老虎要进村了!”就在这众人的呼声中,“耍老虎”正式开始。

此时恰逢夜幕降临,四只“老虎”穿梭在村口巷道,只见“老虎”影影绰绰,浑身点燃的香火星星点点,给人一种神秘朦胧的感觉。

按此种程序,结束对全村祈福仪式后,“社头”便组织众人为“虎神”送行,一路上燃放鞭炮,村民们高呼:“老虎走了!老虎走了!”大家将演员身上的胡麻草“虎皮”脱下来,堆放在一起焚烧,“虎头”具则留下来供第二年再用。然后大家再次燃放鞭炮,磕头跪拜,宣告一年一度的“耍老虎”结束。2017年,此民俗申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列入名录之中。

在青海,要说最鲜见的是舞龙、舞狮、舞牛,但“耍老虎”这一习俗并不多见。在古代,老虎称为“於菟”,青海最出名的便是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年都乎乡年都乎村的“於菟舞”习俗。此外,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老爷山北麓的朔北藏族乡马场村也有“火老虎”的习俗。

除了“北山跑马”和“耍老虎”习俗,达拉乡土族妇女还保留着传统的土族盘绣技艺。在长沟村,村民袁复强画着一手好字画,其乡村山水画成为迭尔沟安置点村史馆内的装饰物。

搬出大山促振兴

“坡陡路窄弯急”“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是对达拉乡群众之前的生活环境最准确的描述。当时,老人看病,孩子上学,年轻人外出务工都不方便,严重制约着达拉乡的发展。为彻底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问题,达拉乡以易地搬迁为突破口,对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居住环境恶劣的村社实施整村整社搬迁,坚决挪出“穷窝”,拔掉“穷根”。

2017年至2018年,达拉乡易地搬迁至迭尔沟南口的安置点,涉及长沟村、杜家洼村等15个村,集中安置212户674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60户496人,2018年10月份全部入住。

走进迭尔沟安置点村民家,精致的装修风格和城市里的小区房没有差别,暖气片、淋浴间、大厨房、卫生厕所等设备齐全,家具家电也一应俱全,装上封闭式玻璃阳台,房屋里更加暖和了。

为确保脱贫群众能够实现稳定脱贫,达拉乡党委政府在产业发展上出实招、下实功,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村民意愿,坚持因地制宜,坚持走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利用产业发展资金,达拉乡给贫困户投入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确保了群众稳定增收,避免了因群众技术水平有限等因素对产业发展造成影响。

从共和乡许家寨村北坡红火线垭口望去,一排排整齐的民居映入眼帘,“白草台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几个红色大字格外醒目……白草台新村由原来达拉土族乡的15个深度贫困村组成,集中搬迁至乐都区共和乡和雨润镇的交界处。

白草台村位于达拉乡东南部,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群众家里生计全靠几亩山地,生活条件非常艰苦。2013年,白草台村被确定为易地扶贫开发村。2014年10月,白草台村第一批96户村民告别了山上低矮破旧的土坯房,整村迁到新居。

“做梦也想不到,咱庄稼汉也能住上101平方米的新房子!”“四室一厅一厨一卫,自来水、天然气、澡堂啥都有,每户还有100平方米的小院,比城里人舒坦!”“党的政策好,我们一家搬下了山。公交车通到村里了,到县城打工10分钟就到了……”说起生活变化,村民们总有说不完的喜悦。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