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风从黄河来

2024-05-28 09:36:4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黄河龙羊峡雄姿

黄河谷地

□张翔

《诗经》里的黄河,比汉乐府里的黄河要激烈一些,流的是爱,流的是情。

汉乐府里的黄河,比唐诗里的黄河要激烈一些,流的是画,流的是琴。

唐诗里的黄河,比宋词里的黄河要激烈一些,流的是火,流的是冰。

宋词里的黄河,比元曲里的黄河要激烈一些,流的是金,流的是银。

元曲里的黄河,比明清小说里的黄河要激烈一些,流的是男中音,流的是女高音……黄河呵!

——摘自洪烛散文《黄河》

河湟谷地的三月,春光开始初现。笔者来到海拔1650米的甘青交界的黄河岸边。刚刚下过一场春雪的黄河两岸薄雾冥冥,散落河岸的村庄炊烟袅袅,沉浸在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氛围之中。

这里的黄河水面开阔,形成了水墨画一样的氤氲景色,两岸斑驳的山体紧紧地依偎着黄河延展,几只野鸭子划过水面,波纹荡漾之后,黄河鲤鱼跃然而起,激起一波美丽的涟漪……这是笔者刚刚看到的情景,这也是笔者十几年来经常看到的情景,黄河的任性、黄河的温顺、黄河的歌声在这里都能够看得见、听得到。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历史上,“河”曾是黄河的专称。自夏至宋,黄河流域作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时间长达四五千年,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风从黄河来!站在黄河岸边,我们有太多太多的思绪,要面对黄河梳理;我们有最新最美的擘画,要在黄河的胸怀间展示……

走马黄河 缅怀禹迹

远古的风,就是从黄河源头吹过来的。迎着强劲的西北风,笔者的双脚终于站在了禹王峡北岸。

从陡峭的山崖向峡谷望去,激浪拍打、岁月侵蚀的两岸崖壁上布满了斑驳、层叠的岩石纹路,就像是巨斧劈砍的痕迹。传说那是大禹当年率领民众为疏通河道举斧劈山的印记——“斧痕崖”。紧靠河岸,横卧着一块略呈方形的巨石,上面有一处勺子形状的凹坑,像是专供人们歇息的座椅——这就是有名的“禹王石”。《河州志》记载曰:“青石高八尺,宽七尺,长一丈,大禹导河时常憩其上,坐痕至今犹存。”

站在禹王峡,仰天追问的话题有很多很多,但又俯视穿峡而过的滔滔黄河,所有的问题都好像落在大河的漩涡里,又好像刻在书页似的层层岩壁上了。

“洪泉极深,何以填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河海应龙,何尽何历?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其实,久远的疑问,从战国时屈原的《天问》就开始了!于是,黄河与洪水,远古文明与河流生态,这样的命题,时时萦绕在一代又一代华夏民族的脑海里。

据史书记载,洪水退去后,裸地露出水面,大禹就抢抓时机,带领人们修筑沟渠,引水灌溉;种植粟、黍、豆、麻等农作物,还让人们在地势低洼的地方种植水稻。大禹时期,先民们在同洪水的斗争中,对自然界的认识也有了史无前例的升华。他们开始认识到自然界并不是想象中的充满敌意的邪恶之物,而更像是一切生命体中最伟大的存在。顺天应人的思想,也逐渐演变成远古时期朴素的生态观。自此以后,他们开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因势利导,对大自然进行合理的改造。

面对洪荒和蒙昧,大禹“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而不入。”所表现出来的果敢、智慧与壮怀,所产生的影响已经远远超越了时间空间和地理空间的局限,成为华夏民族的精神母体而泽被后世,启迪当下。

在不尽相同的史书记载中,大禹是传说中的神,是一个远古民族无限敬仰的精神象征;而站在禹王峡,极目远眺,看滔滔黄河逶迤东去,滋润着两岸的沃野良田,大禹的形象在我们的眼前变得真实起来,他是人,是一个造福于民的古代英雄!

“黄河安,天下平”,这是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在黄河流域,在黄土高原的贫瘠山区,一代代黄河儿女传承大禹精神,谱写了一个个顺应自然造福于民的伟大实践。

从远古的“疏川导滞”,到战国的“宽立堤防”,从汉代的“贾让三策”,到宋朝的“兴筑遥堤”,从明末的“束水攻沙”,到清初的“寓浚于筑”……历朝历代的治黄方略,充分闪耀着先民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它促进了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也造福了沿岸百姓。

黄河的源头活水,成就了河湟文化,也成就了河湟儿女居安思危、坚忍不拔的性格。随便走进这里的农田、果园、牧场,依然会真实地触摸到黄河的呼吸、黄河的脉搏……

这里也会看见一个个依偎在黄河臂弯里的村庄,质朴无华,宁静安详,历经风吹雨打,充满了岁月的沧桑。八百多年过去了,撒拉人用黄水黄土塑造成了迎难而上、敢闯天下的优秀性格,成为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瑰宝。

黄河岸边的一个个村庄,具有黄河的性格、黄河的力量。她的刚性,她的执着,她的每一次艰难的蜕变,时时撞击着人们的心房。

笔者是佩服了青海省化隆县卡力岗人适应环境、善于经营的能力。他们的性格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黄河穿峡凿山、气势磅礴的影子,也可以看出他们的骨子里积淀的犹如卡力岗大山一样令人仰慕的沉稳、执着和达观。他们深知,从来不会有一碗喷香的拉面没有来由地从天而降,只有那些敢闯天下、亲手打造未来的人,才配得上细细品尝这样的珍馐……

滚滚黄河用无畏的气势强健了卡力岗人的体魄,启迪了卡力岗人的心智。而今,卡力岗人正在用勤劳的双手,创造着有滋有味的全新生活。在那手指间流动的根根拉面,就是一条条恣意延伸的多情河流,把一路清香和满目风情,播洒在大江南北、五湖四海……

“水光互补”的“黄河样本”款款而来

当黄河从源头一路奔走,在若尔盖草原留下美丽的倩影后,又依依不舍回到了阿尼玛卿脚下,创造了闻名世界的水电——光伏走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013年,龙羊峡水电站发展迎来历史性转折,随着光伏产业在青海的布局发展,“水光互补”概念应运而生,并建成了龙羊峡水光互补一期320兆瓦光伏电站。

十年过去了,在龙羊峡与塔拉滩直线距离36公里的区域内,“水光互补”光伏电站以850兆瓦的总装机容量成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光伏电站。国家电网利用增加的发电量从青海给中原地区修建了一条绿电输送专线。

青海,开始了从世界之“最”探寻“水光互补”的“黄河样本”。

从黄河龙羊峡水电站望上去,一道道输电线路跨过大山,伸向远方。而在黄河切割留下的亘古荒原,占地规模609平方公里的塔拉滩生态光伏园应运而生,成为了目前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

黄河上游水力发电与塔拉滩上的光伏发电“水光互补”模式,提高了光伏发电电能质量,较好地实现了水力发电和光伏发电快速补偿的功能,解决了光伏发电的安全并网问题,填补了国际大规模水光互补关键技术的空白,为我国清洁能源提供了互补的新型发展模式。

截至去年底,青海清洁能源总装机达5107.9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新能源装机占比、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重保持全国领先,海南州荒漠和柴达木沙漠基地9250万千瓦新能源纳入国家规划布局方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走进千家万户,有机草原监测总面积突破1.5亿亩……青海发展的含“绿”量不断提升。

水光互补技术的成熟,开启了大规模光伏发电的序幕,有着丰富光照资源的荒漠无人区成为新能源开发的宝藏之地。塔拉滩光伏园区从一期到三期,成为全球集中发电规模最大的光伏电站群。

如今,当我们再次携手黄河,走进塔拉滩,满眼的风光令人惊奇!当一块块偌大的深蓝色光伏电板“追光逐日”,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使得光伏电板下的荒漠化土地变成了充满生机的绿地,“光伏羊”养殖带动专业合作社发展,也为老百姓拓宽了增收致富的路子。

光伏发电,还能养羊?这是发生在塔拉滩上的绿色传奇。

在一个个光伏板的“庇护”下,昔日荒滩竟成牧场,两千多只羊满地撒欢,成为当地独特一景,“光伏羊”的称号不胫而走。

杂草越长越好,既遮挡光伏板工作,在冬季还有火灾隐患。周边村民受邀进园区放羊, 为锄草助力。再加上清洗光伏组件、割草、做保安,村民们拓宽了收入渠道,得以脱贫致富。这种牧光互补的模式,实现了经济、环境效益双赢,也丰富了清洁能源产业的内涵。

“以前谁能想到,塔拉滩还能长草。我家在10公里外的铁盖乡,是专门来这儿放牧的!”牧民多苟杰开心地说:“现在草多了,羊吃得好,羊群繁衍得快,我的羊比之前多了一倍,年收入增加了五六万块!”

为了让羊能够顺畅吃草,光伏发电园区还把光伏组件的离地间隙从50厘米抬升到了120厘米。如今,光伏园区里能够养殖近两万只羊,一年能增收200多万元。

“生态好了,草原绿了,致富的办法就多了!”多苟杰告诉笔者,他们村好多人都在光伏园区打工,清洗光伏板、做保安……收入越来越好!

黄河作证,塔拉滩的变迁让人惊叹!蓝色的光伏海洋,绿色的重生牧场,白色的成群绵羊……这一切,构成了塔拉滩的绿色生态风景线。

从岁月深处走来 向美好明天奔去

一直关注中国水生态的诗人徐刚曾经这样追问:对于黄河,对于这一条曾经孕育并延续了几万年华夏文明的大河,我们有过多少悉心的爱护及体贴?我们几曾把它当作大地完整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与之相望相闻相处得怎样?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想到,一切都会疲倦,流水不再浪漫之时?而这样一条大河的负重、兴衰,跟我们的家园乃至整个民族,又是怎样休戚相关的呢?

大型报告文学《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的作者陈启文先生曾经对笔者说, 黄河是一条有个性、有命运感的大河,更是一条既错综复杂又变幻莫测的岁月长河,也是一条让我们难以描述的大河。在中国,几乎所有的河流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在黄河身上都能找到。无论是从中华文化源流的主流意义看,还是从中国江河治理的现实出发,黄河,几乎是别无选择地摆在了第一位。

奔波于大河上下,陈启文说,回顾近几年来,一次又一次地穿行于一条长河贯穿的峡谷、高原与平原之间,虽是雪泥鸿爪,亦可立此存照,这也是对自我遗忘的一种抵抗。在静穆的天地间,她看上去是如此安详,但每次在与她对视的刹那,我依然充满了一种突如其来的震骇,如果要用一个词来描述我对黄河的感觉,那就是,敬畏!

是的,敬畏,就是黄河儿女面对母亲河的全部情感!

青海黄河流域面积达15.23万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占黄河总长的31%,多年平均出境水量占黄河总流量的近一半,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具有决定性影响。我们必须切实承担“源头责任”、拿出“干流担当”,举全省之力维护好母亲河健康,确保一河清水向东流。

做好“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文章,必须要着眼全局、形成合力,既谋划长远,又干在当下,以尺寸之功,积千秋之利。

如今,在黄河流过的地方,一个充满诱惑的话题——“绿色算力”新鲜出炉。黄河儿女提出,用绿色能源将“东数西算”变成绿色算力,助力青海高原新质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有识之士纷纷表示,人工智能对算力的需求是无止境的,美国人不能解决的大模型能源问题,可能被青海给出的答案破解了:就是把大西北的风电、水电、光伏电,用来打造绿色的超算中心、智算中心。用廉价的电力降低大数据计算中心营运中产生的高额计算成本和运营成本。

黄河儿女自豪地回答:这样的得天独厚,这样的机遇巧合,舍我其谁?

黄河在青海是绿色的,黄河滋润的草原是绿色的,黄河儿女的梦也是绿色的。因为青海的绿色能源十分充沛,有1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以用来光伏发电,现在只利用了1000平方公里,也就是只利用了1%,就已经产生了巨大的电力输出。

如今,青海正在发挥自身优势,全力打造绿色算力产业,将绿色电力转化为绿色算力,打造立足西部、服务全国的绿色算力基地。

风从黄河来!2019年金秋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来到兰州和郑州黄河岸边,凭栏远眺,豪情满怀地发出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号召,同时,也直指黄河的种种近忧、隐患。总书记为新时代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出了崭新的蓝图。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我们相信,滔滔黄河和她的一条条重要支流一道,正在成为一条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