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金源:流金岁月里的诗意藏乡

2024-06-25 14:30:0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诗意藏乡

喜获丰收

聚精会神
 

□盖玛措

金源藏族乡位于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东部,乡政府所在地雄哇村距巴燕镇45公里。东靠塔加藏族乡,南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清水乡隔河相望,西与甘都镇、初麻乡相连,北过毛洞山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塘尔垣、西沟乡接壤。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倾斜。金源沟水由北部的杰勒、拉日小西沟流出,向南纵贯全境入黄河。南部黄河谷地属暖温干旱气候区,中部山丘属干旱凉温和半湿润气候区,北部中高山属寒温湿润区。

雄哇山一带因砂金储量丰富,金源由此得名。金源历来为藏族聚居地,明时为西宁府中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革咂族属族掩官科元族居牧,兼营农耕。明末清初,由于人口增长,森林草场退化逐步转为半农半牧地。1963年,从金源公社划出塔加公社。1984年,改为金源藏族乡。

金源乡虽说山大沟深,但自然风光堪有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世外桃源”之美。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的春风吹到这里,老百姓撸起袖子植树造林,把家园打造成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的诗意境界。

金源的房屋具有浓厚的藏族特色,处处透着藏文化元素。在历史的亘古岁月中一路沉淀,浓郁的人文气息、坚定的理想信念、精益的文化传承、致富的时代旋律这四张金源的亮丽名片更加熠熠生辉。

文化魂铸古村落

说起金源,那么历史悠久的支哈加村当排前列。“支哈加”系藏语音译,意为支哈神山的子嗣,因信奉支哈山为部落祖先而得名。这里的人们习惯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常劳作,闲暇之余娱乐颇多,偶尔也会围炉看电视,熬茶叙古今。一年下来他们最翘首企盼的幸福是看春晚、品年味。漫漫岁月,党的富民政策如雨后彩虹,惊喜不断。青海卫视藏语春晚连续几年在支哈加奏响,集聚了该村浓厚的文化底蕴及人文气息。

支哈加人民积攒着丰厚的文化精髓,他们的智慧超乎雄哇大山的深度。2022年,支哈加村民自发组织绣制的“百米五彩哈达”被WRCA世界纪录认证平台评为“世界上最长的五彩哈达”,青海从此新增一个世界纪录。哈达长100米,宽0.99米,由本村155名藏族妇女在万字符号织成的五彩绸缎上用手工刺绣完成,哈达上绣有100朵红色格桑花和56朵蓝色格桑花,并镶嵌各种珍贵宝石。100朵红色格桑花寓意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56朵蓝色格桑花代表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家亲,各民族兄弟姐妹肩并肩、手拉手、心连心的同心梦。一双巧手,创造无限可能,心灵手巧,唯美至极。

支哈加村紧扣时代脉搏,在奋进中破茧蝶变,从一个全国贫困村、落后村蜕变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实现了“厚植文化根基”的华丽转身。他们“不忘党恩,助力乡村振兴”的热情,受到了化隆融媒、青海卫视、央视等多家媒体的青睐,也获得了当地政府的高度好评。许多人也因此记住了金源,记住了化隆,记住了一群开拓创新、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

每到春节,这里的节日氛围极其浓厚,村民们会举办以“迎新春 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射箭比赛和文艺表演。射箭比赛设置了诱人的奖项,参赛选手热情高涨,跃跃欲试。围观群众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呐喊中,惊艳了山村的节日。

支哈加人喜欢射箭,更擅长制作弓箭。清朝中叶著名的“加妥三兄弟”,不仅是制作弓箭的高手,更是箭无虚发的神箭手。据说,哪怕是农忙季节,他们兄弟三人的弓箭从不离身。

除了支哈加的射箭,每年的大年初二至初八,桑加吾具村、日古村、多西村,雄哇村的村民自编自演、载歌载舞,歌唱家乡新变化,舞出幸福新生活。在文化广场,台上横幅招展,台下美食满目,男女老少尽情享受着视觉和味觉带来的双重体验。金源的文艺节目精彩纷呈,演员们激情饱满,在辞旧迎新、国泰民安的情怀中舞动高原。他们还自发组织篮球比赛,燃烧大山深处生命的激情活力。

深山飞出“金凤凰”

有人说,金源乡太偏僻了!是啊,金源确实偏,可是,成功的花朵往往在失败的土壤中绽放,沟壑纵横间竟能飞出“金凤凰”。

看,“热梦科巴”的孩子们正在梦想起飞的方向启程!“热梦”为藏语,在汉语中的意思是理想,“科巴”为村名。

科巴村有一群藏族孩子,他们的祖祖辈辈在大山深处劳作,很多人渴望走出大山,去探索新的世界。2010年,华商基金在向玉树地震灾区捐赠的过程中,与科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看到这群孩子清澈纯朴、渴望知识的眼神后,开启了十四年如一日的“科巴圆梦”帮扶事业。

从2015年注册成立艺术团到持续捐赠生活教学物资及辅助支教,从帮助建造艺术中心,解决艺术团声乐、舞蹈、戏剧、文化课的教学排演问题,到资助艺术团多次到北京,在梅兰芳大剧院、海淀中间剧场专项文艺演出。艺术团一直秉承艰苦奋斗的传统,挖掘、创作、排演,打造出各种舞台剧、舞蹈、声乐、打击乐、小戏剧和适合儿童观看的蕴含民俗、历史、文化和人文等多元符号情景剧作品。

2014年,热梦科巴艺术团在支教老师的努力编排下,推出第一个励志歌舞剧《热梦科巴》。该歌舞剧诞生后,在西安、深圳、北京、澳门等地先后上演40场,演出所到之处,反响热烈,引起民众对传统文化的无限热爱和由衷赞叹。截至目前,艺术团的50余名学生先后考入高等艺校进行专业学习。

从2015年起,艺术团每年新创舞蹈连续五年在国际青少年艺术交流周展演中获得金奖;2018年“魅力中国说”全国青少年语言表演艺术展演中荣获金魅力奖;2018年获得中国儿童戏剧节优秀剧目奖;2019年,艺术团受中国文联国际联络部邀请,参加第11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节,并获得荣誉奖,在每次单场巡回演出介绍中,组织者都是用“来自中国青海的艺术家们”来称呼这些孩子;2023年7月中国少年合唱节上荣获二等奖和优秀表演奖;2023年8月第九届国际青少年文化艺术周活动中舞蹈《童年》《雪域热巴》荣获金奖……极大满足了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心愿。

2020年,艺术团的20名适龄学生参加了全国高考,高考成绩全部超越了青海省高考分数线,被省内外7所不同舞蹈本、专科院校录取。其中19名本科生(95%本科的录取率),1名专科生(实现大学总升学率为100%)。

2023年,热梦科巴再次奏响党的二十大引领下的黎明曙光曲。为了给大山外的世界传递纯净高亢的正能量,在艺术团与华商基金再聚首的现场,华商基金再次捐助10万元,将这份大爱延续。

截至目前,从艺术团走出的大学生已有40多名,中专生(艺校)亦有40多名。

黄河流经化隆,两岸赤色丹霞,壁立千仞,从化隆县到金源乡的道路,斗折蛇行。外人眼中的壮美风光,对于科巴人而言,却是道阻艰辛。从村子到县城60多公里,班车要走近四个小时。这趟班车一天只有一趟,是当年科巴大学生唯一的交通工具。月牙挂在科巴上空的山顶上,班车响着喇叭驶出了村口。从此,深山飞出了一只只“金凤凰”。

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科巴每家每户买了小轿车,外出时,东西往后备箱一塞,一脚油门,车屁股扬起一团尘土,回旋在村头,而车子已经驶出几里远。上学的孩子有家长接送,也有专程的出租车,再也不用刻意等那辆唯一的班车。小康路上,真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惬意。

非遗传承有特色

据相关资料记载,金源是吐蕃戍边军队的后裔,因等不到返回拉萨的诏令而长期居住在这里。可能受军屯遗风之影响,他们坚韧、自信,素有相互帮衬协作的团队精神,“单人一事无成,十人无事不成”是他们世代恪守的古训。

有句话叫“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化隆唐卡在师徒传承中,为后人留下了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唐卡内容涉及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它便于悬挂、易于收藏。唐卡在早期壁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同时吸收了汉地、印度、尼泊尔等绘画风格。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艺术便是其中之一。历史学家推算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传承有一千年的历史,其周边地区民族古寺林立,在众多寺院中,金源赛智寺成为孕育唐卡的重要基地。

化隆唐卡是藏族唐卡的一种,古已有之,只是“化隆唐卡”的提法自化隆宗喀白日光唐卡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响亮地出现,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绘画艺术,始终保持绘制程序的严密性。每一件作品都完美精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展示了传统美术的精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021年,化隆唐卡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化隆唐卡传承谱系明确,代代传承至第七代。其典型代表更登才让是化隆金源人,也是一位成功的大学生创业青年,2010年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工艺美术专业本科学士学位。在化隆群科新区安达其哈村,有他的唐卡展览基地,列入化隆县乡村振兴示范点。

目前,更登才让的唐卡作品已走向世界,在国内国外唐卡界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他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唐卡”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青海省工艺美术大师、 青海省“昆仑英才·文化名家”获得者,兼有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唐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青海省唐卡艺术协会副会长等社会职务。

非遗文化,璀璨千年。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轮子,继承传统美德,创新民族文化是更登才让永恒的信念。

新村带来新生活

金源乡旦麻村西南与本乡科上村接壤,西北与本乡卡加村相连。地势呈北高南低趋势,落差较大,区内沟壑纵横,山大沟深,山上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

旦麻村是个纯藏族村,坐落在燕官公路64km处的深沟内,村民居住在河滩两边,以前村里没有通公路,村民出行以河滩为路,异常艰难,因村庄两侧山大沟深,每逢雨季,村民生命、财产随时面临着洪水、泥石流侵吞的危险,村民常说:“天上打雷、河滩寻娃”,足以说明生存、生活环境之恶劣。青壮年劳力劳务技能缺乏、挣钱门路不广、群众文化程度不高是旦麻村致贫的主要原因。

脱贫致富快,全要产业带。旦麻村在省政府法制办的积极协调下,经过项目申报、规划、设计、勘测、实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协调落实,2016年至2017年顺利实施了旦么村自然灾害避险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项目落实到位,经与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等部门协调,2017年改善了旦麻村的交通、居民饮水等条件。另外,大力宣传党的惠民政策,改变家庭式经营的农牧业发展模式,探索建立农业合作社、牧业合作社等组织,通过互联网+销售、发展乡村旅游等方式宣传该村无公害纯天然(草膘)牛羊肉,帮助村民扩大销售渠道,助推该村走上农业增产、牧业增收,双管齐下的脱贫发展道路。

搬迁新村的村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松木大房,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全面配套,学校、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广场、路灯等公共服务设施应有尽有,一排排房屋建设错落有致,宏伟壮观,生活变样了,村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幸福了。2019年旦麻村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现在它正朝着整洁化、文明化、产业化的方向发展。人均收入稳步提高,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走上了自力更生、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流金岁月,时光静好。金源独具特色的人文风情胜过高原的许多村庄。这里的人们尊重传统,热爱生活,在日升月落之间,代代繁衍生息。你要是去趟金源,在山涧停下脚步,歇歇脚,喝口水,问问道,那可是一种远离世俗的放松。一条河道穿过村庄,河水从高山而来带着融化的雪水,让人们灌溉、生活,延续一辈又一辈的日子。一派小康社会,楼红村绿的家园新图,诉说着物阜民安事业兴的幸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