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蒲台:秦韵回响山水间

2024-07-09 16:32:4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雪染梯田

□文/山娃 图/李维忠

在海东市乐都区南部山区中,蒲台乡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静静绽放。花枹山如一位慈祥的长者,以其博大的胸怀守护着这片土地,而横穿境内双塔沟河流则是大地生命的脉动,随季节变换,滋润着乡野的每一寸土地。乡政府所在的千户台村,虽无昔日“千户”辉煌的遗址,但历史的痕迹依然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雪映村烟

蒲台乡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更是艺术的沃土。这里的秦腔艺术,以其独到的韵味和表演风格,被誉为“一绝”,在当地乃至更广泛的地区享有盛名。同时,水暖工作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已成为带动群众致富的“金钥匙”。工匠们凭借精湛技艺和对品质的不懈追求,赢得了市场和消费者的广泛赞誉。蒲台乡,正以它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溪涧潺潺

从109国道南侧的双塔沟口进入蒲台,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双塔沟,这条湟水河的支流,在南岸静静流淌,承载着丰富的水资源和生态宝藏。河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如同一条蜿蜒的银飘带,穿梭在蒲台乡的怀抱中。春季,当万物复苏,双塔沟的水流也随之变得活泼起来,它滋润着两岸的植被,使得这片土地焕发出勃勃生机。夏季,尽管烈日炎炎,但双塔沟依然保持着它的清凉,成为人们避暑的好去处。秋季,河水映照着金色的落叶,显得格外宁静而美丽。冬季,虽然水流干枯,但双塔沟依然不失其韵味,静静地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据《乐都县志》记载,双塔沟发源于马阴山脉的花枹山,全长31.1千米,是乐都城东湟水河南岸仅次于岗子沟的入湟水河一级支流。关于双塔沟一名的由来,史书中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在乐都地区历来有很多俗传,且都与“塔”相关。据李万寿著《乐都主要地名诠释》中记载,双塔沟地名由来主要有较为可靠的两种说法。第一说:因双塔沟中游头庄(又名吉藏)左岸阶地上(双塔沟与西沟交会三角地带,当地俗称“双塔壕”)有一对佛塔而得名;第二说:因双塔沟下游雷盛家村西(姜湾正南)兔儿滩有大塔儿和小塔儿得名,两塔相距750米。而当地流传的因双塔沟源头蒲台乡中岭村与中坝藏族乡黑泉村交界的双塔山而得名和因蒲台乡泉闹村(东台)西尕塔儿岭和大塔儿岭而得名的两种俗传,李万寿认为不可信。

从双塔沟口缓缓进入,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秘境的大门。

沟口两旁,参天的树木如同守卫般屹立,它们的枝叶交织成一道天然的绿色拱廊,引领我一步步深入这片神秘之地。随着步伐的前行,每一步都踏在湿润的土地上,感受到的是大地的温暖与生命的脉动。河流两岸,桃花如云似霞,粉红色的花瓣在春风中轻轻摇曳,与碧绿的梯田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春景图。

夏绿层叠

在双塔沟的怀抱中,一片片树林密布,它们如同守护神一般,静静地伫立在溪流的两旁。这些树木,有的高大挺拔,有的婀娜多姿,它们在四季更迭中变换着不同的色彩和姿态,为这片土地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幽深。春天,新叶吐翠,满目葱茏;夏日,树荫如盖,凉风习习;秋风起时,层林尽染,金黄与赤红交织成一幅绚丽的画卷;冬雪覆盖,银装素裹,更显出一种静谧的美。

双塔沟的树林,不仅仅是自然的馈赠,更是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力的象征。它们见证了岁月的流转,承载了历史的沉淀,也孕育了无数的故事和传说。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与奇妙,也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漫步在双塔沟的小径上,仿佛进入了一个绿色的世界。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泥土和青草的清香。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小动物们在林间穿梭嬉戏,一切都是那么和谐而生动。这里是自然的课堂,是生命的乐园。

双塔沟,一个让人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的地方,它的美,将永远镌刻在记忆之中。

峰岭巍巍

在这样的风景中前行,不知不觉间眼前豁然开朗,蒲台乡政府所在地千户台村便出现在眼前。正如村名中的“台”一样,它位于双塔沟西岸的一处台地上。村庄依山傍水,房屋错落有致,炊烟袅袅升起,与周围的青山绿水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又温馨的田园风光。

在乐都,甚至在海东以台命名的村庄有很多,如:马家台、袁家台、百草台、土台、下台等,我似乎早已对其司空见惯,但“千户”二字却引起了我强烈的好奇心。据相关资料显示,千户为金朝始置,元代相沿,其军制千户设“千夫之长”。从当地村民一知半解的描述中,我得知它曾是赵土司府邸所在地,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与岁月的更迭。如今,虽无遗址可寻,但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无尽的故事与传说。千户台,一个曾经繁华一时的行政中心,如今成为了乡政府的驻地,继续书写着新的篇章。

走在千户台的巷道,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在耳边低语。那些曾经的辉煌与荣耀早已随风而去,但留下的痕迹,却在每一个当地人的心中生根发芽。这里的人们,笑容中藏着故事,言语中流露出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

千户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是一种精神象征,是对过去的缅怀,也是对未来的憧憬。我站在这片充满故事的土地上,感受着千户台的气息。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在向我诉说着它们的历史与梦想。千户台,一个让人产生无限联想的地方,它的故事,就像那永不消逝的湟水,一代代传承下去,流向未来。

离开千户台村,继续沿双塔沟向南前行,赵家庄、李家台、辛家庄等一个个以姓氏命名的村庄从眼前经过。越向南,海拔越高,眼前的大南山也越来越清晰。

“北有松花顶、南有南大山”,每次与乐都当地人闲谈,说起乐都的南北二山时,他们都会流露出自豪的神情。

南大山属祁连山脉拉脊山系,因地处湟水河南岸而得名。其主峰花枹山海拔4450米,是乐都境内最高的山峰,自西而东,横贯南境。从乐都城区远观,花枹山顶终年被白雪覆盖,因此有了乐都八景之一的“南山积雪”。如果是夏天前往欣赏“南山积雪”,可谓风景独异。一脉高山,一分为二,仿佛是两个世界:雪线下一碧万里,雪线上银装素裹。

南大山,这座雄伟的屏障,以其无尽地绵延守护着这片土地。而花枹山,作为南大山中的低吟者,却以一种谦逊的姿态,让人们得以窥见大山的另一面——那种近在咫尺的压迫感,让人不禁对自然的伟大肃然起敬。

我出生于大山,自然也喜欢大山,但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如此近距离地站在大山脚下。在这里,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拥抱之中,四周的山峰如同巨人的臂膀,将我紧紧环绕。大山的力量,不仅仅体现在它的巍峨与壮丽,那是一种直击心灵的力量,让人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这广袤天地中的渺小。

秦腔悠悠

蒲台乡,这片被大山环抱的土地,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辗转在蒲台乡的各村之间,让我印象最深的当属南山脚下村庄里的射箭场和各村广场的戏台。因为蒲台属于乐都下南山地区,这里的群众喜欢射箭,“南山射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此而来。因此,村里有射箭场,这在南山地区并不稀奇。

秦韵悠扬

据蒲台乡文化站站长赵元灏介绍:“蒲台乡共有28个村,村村都有戏台。”原来,这里的群众自古就喜欢秦腔,是乐都地区秦腔文化最浓郁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秦腔在蒲台形成了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今年68岁的邵应通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南山秦腔的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据他介绍,明末清初,陕西的货郎、匠人来青海做生意,将秦腔带入青海的河湟流域,而先祖是清朝初期从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移民而来。此后,通过庙会将秦腔艺术在西宁、乐都、互助、大通、湟中、民和、贵德等河湟地区传播开来。一到春节,乡乡扎戏台,村村学秦腔。

“锣鼓不响,庄稼不长” “有吃有喝不算年,舞龙唱戏才过年。”蒲台人就在这样的氛围中与秦腔结下了不解之缘。

热爱戏曲,是因为他们热爱艺术,更是因为他们热爱生活。这里祖祖辈辈的人们深深懂得,生命有限,创造无限。贫瘠的土地可以改变,匮乏的文化生活同样可以改变。而几百年的坚守正是他们不懈追求改变的最佳表现,农闲时,他们放歌欢唱;忙碌时,他们勤苦劳作,既创造物质生活,又创造美好的精神生活,这也是一个文化之乡的精神再现,一种戏曲情缘的深厚表达。

为进一步做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充分发挥优秀文艺作品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大作用,蒲台乡党委政府通过大胆尝试和摸索,在全乡范围内选拔人才,挖掘各村文艺爱好者,请教民间秦腔老艺人,在2016年成立了蒲台乡新农村文艺宣传队。由于深受群众青睐和演出队伍的不断壮大,后经乐都区文体旅游局和区民政局批准,成立了“海东市乐都区蒲台乡河湟秦韵艺术团”。2019年1月,被省文化和旅游厅入选“大美青海文艺轻骑兵”团队并授旗。

团队自成立以来,在省文化和旅游厅、海东市群艺馆和乐都区文体局、文化馆的大力支持下,多次举办了“三区”人才支持专项乐都区蒲台乡秦腔培训班,邀请知名老师授课,有效提高了学员的演唱水平与表演技能。

通过团队多年的努力和在各级部门支持、指导下,编排的秦腔名剧本戏《铡美案》《打金枝》《双官诰》《五典坡》《黄河阵》,折子戏《花亭相会》《园会》《虎口缘》《三对面》《杀庙》《卖水》《探窑》,还有眉户、青海贤孝、舞蹈、民间小调、小品、青海花儿等节目多达40个,极大满足了不同群体的多种精神需求。

在加大创作力度的同时,该团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结合“戏曲进乡村”等惠民演出活动,精心创作编排《党恩浩荡》《懒汉脱贫》《精准扶贫贴民心》《精准扶贫就是好》《乡里村里四季忙》等作品,不仅丰富了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各民族群众更加有机融合,开出了民族团结之花。

技艺昭昭

羊起台村是蒲台乡一个较偏远的贫困村,因当地交通不便,地质灾害频发,生活条件艰苦。2017年,乐都区蒲台乡启动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羊起台村87户263人在2018年整体搬迁至位于岗沟街道高家村的羊起台新村。

早在1994年,迫于生活的压力,羊起台村的一批村民走出大山,干起了下水管道疏通工作。这些人后来成为了“蒲台水暖工”劳务品牌的开拓者,也是羊起台村最早开始向城市讨生活的农民。村民沈学文、余万红、余万辉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随着国家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水暖工在城市供排水系统、建筑旧楼改造、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对于水暖工尤其是下水、污水管道疏通的需求也逐渐增大。城市污水管道疏通是一个又脏又累的活,别人不肯干,却给了蒲台水暖工一条创业路。他们发扬农民吃苦耐劳、不怕脏、不怕累的精神,踏实肯干,紧跟时代变革的步伐,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从小小的施工队逐步壮大成专业化的服务公司,吸收了许多农民从事水暖工这一职业。他们的业务也从最早的排水、排污管道疏通、维修,发展到现在的住宅、商住楼上下水和供暖设施安装施工,市政街道设施的供排水施工、维修,铁路、公路隧道的管道施工、维修,工矿企业的供排水系统安装施工、维修以及水暖设备、配件的销售等劳务范围。

2018年,乐都区蒲台水暖工服务中心正式成立。蒲台水暖工服务中心党支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在巩固好西宁、海东等地水暖工施工企业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各项奖励扶持政策,使“蒲台水暖工”这一劳务品牌向规模化、品牌化、专业化方向发展,逐步实现剩余劳动力由体力型向技能型的转变,使党的领导在“两新”领域得到进一步加强。

随着行业的快速发展,“蒲台水暖工”从业人员从最初的蒲台乡羊起台村逐步扩大到蒲台乡其他村以及瞿昙、碾伯、李家等乡镇(街道)剩余劳动力、文化水平过低、下岗职工、精准扶贫户、退伍军人及毕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等从事水暖工相关行业。务工地点从最初的西宁市扩展到省内各州市以及省外的兰州、新疆、银川、西藏等城市。

目前,乐都区从事水暖劳务的带头人有89人,主要带头11人,专门从事水暖工务工人员达7600多人,每年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900人次,累计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13万人次。从事“蒲台水暖工”的务工人员总收入达3100多万元,人均年收入不低于5万元。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