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昔日撂荒地 今朝变良田

2022-09-29 09:38:0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永兰 摄影报道

“记者同志,你看这豌豆的长势,相信今年秋天肯定会大丰收!”这是今年8月10日,马辉蹲在他家蚕豆地里向记者展示着农作物的长势情况。

“记者同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今年我们的2000亩地全部大丰收了!”这是今年9月27日,马辉给记者发来的一条微信消息。

马辉是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德恒隆乡石乃海村村民,也是村上鼎鼎有名的种植大户。秋收这几天,马辉一直奔波在卡力岗山上的高标准农田基地里。

“我们村大多数人都分散搬迁了,搬走之后很多土地都荒废了,我看着可惜,想带头复种。”2021年3月份,马辉的脑子里突然萌生出这个想法。

马辉之所以想“开荒种地”,源于2021年初石乃海村党支部召开的党员大会。那天的会上,村党支部书记马大五提出:“易地搬迁以来,村内的群众基本搬迁走了,很多农田都撂荒了,我们要响应国家保障粮食安全政策要求,发动村内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带头复耕复种,别浪费了这么好的土地资源!”

提议一出,作为村监委会主任的马辉立马来了精神:“书记这个想法好,心动不如行动。”

在党员大会审议通过这项议题后,石乃海村党支部与乡党委充分讨论,统筹规划,决定在石乃海村试点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由村党支部牵头、种植大户流转,整合山头分散撂荒耕地,春播前盘活土地资源2000亩。

2021年3月份,马辉决定将石乃海村的2000亩撂荒地以每亩100元的价格进行流转,在和村民签订了3年的合同后,于当年4月份建立合作社,随后进行梯田平整再进行复耕复种。

正所谓“人勤地不懒,种地要用心”,撂荒地的复耕复种看似简单,实则大有玄机。“重新复垦的土地土质不好、肥力不够,只能等到秋收后将秸秆还田解决这个问题。”

别看马大五是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个种庄稼的好手,为了做好引导示范工作,他将全部精力用在当年的春播上,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试点种植了100亩黑青稞,当年产量可观,价格相较于普通青稞更高不说,还提高了土壤肥力,为2022年种植农作物打下了基础。

“马书记给我起了很好的示范作用。”看着眼前的2000亩撂荒地,马辉的心里更有了底气,他选择种植了青海优势农作物蚕豆。

“这些撂荒地能够大丰收,多亏了政府和对口单位的帮扶。”马辉告诉记者,为了确保撂荒地复种成功,村党支部专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前来实地调研,化验土壤特性,分析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今年3月份,乡党政主要领导多次与乡村振兴省级联点帮扶单位进行工作对接,为村里的群众争取到价值近20万元的化肥,共计860袋、43吨,其中包括石乃海村驻村工作队派驻单位青海省有色第一地质勘查院送来的100袋、5吨化肥,真正为群众解了燃眉之急。另外,石乃海村党支部结合种植业发展实际,积极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还为村内添置了一台拖拉机助力秋收。

“除了2000亩蚕豆,今年我们村还种植了500亩黑青稞、1200亩青麦1号、700亩昆仑14号,目前基本收割完毕。”马大五说。

记者此前在德恒隆乡采访时看到,深秋的卡力岗一派丰收景色,山谷间油菜籽、黑青稞、小麦错落有致,饱满的颗粒压弯了庄稼的茎秆,层层良田在阳光的照耀下闪耀着金灿灿的光芒,一幅喜人的秋收画卷在眼前缓缓展开……

目前,德恒隆乡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整治撂荒地5200余亩,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2.8万亩,探索出“党支部+种植大户+农户”模式,充分调动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服务“三农”的积极性,不断推进农牧业项目落地实施,打开了撂荒地复耕复种和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