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镁”丽重生 桃花扮靓青海东大门

2019-04-29 16:22:2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李玉娇 周海新 摄影报道

今年4月4日,经历了十几年的沉寂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史纳村原民和镁厂旧址上,又一次迎来千人齐聚,挥汗如雨的“大会战”场景。

只不过,这次不再有高炉火旺,也再无黑白灰三色交杂的背景。这片土地上不再生产金属镁,而将用点点新绿创造出全新的生态美。

从镁到美,这里曾经创造的经济价值,如今将被桃树林带来的生态价值所取代,新发展理念在这里被重新诠释。

荒地逐绿,“镁”丽重生,这里春意正浓——


 


“硅铁走廊”成历史

连日来,位于史纳村原民和镁厂旧址上,70余名工人正忙着种植桃树。微风习习,眼前近千亩的黄土地,一天天被淡粉色的桃花、翠绿的松柏和刚刚长出新芽的白杨填满。不远处,巨大的“烟囱”、老旧的火车头、废旧的铁轨,却似乎还在诉说着属于这片土地昔日工业的辉煌。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抢先沐浴改革开放春风的民和人抢抓机遇,奋勇打拼,短短几年时间,从老鸦峡东段至川口镇的狭长地带上,雨后春笋般兴起近20家大大小小的冶炼企业,形成了闻名全省的“硅铁走廊”。

这其中,民和镁厂就是最大的一家。资料显示,民和镁厂于1972年建成投产,是当时国内较大的金属硅、镁产业之一。该企业1998年出口创汇额1425万美元,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成为当时青海省第一创汇大户。“然而,这些企业工艺设备落后,能源消耗高,在为当地财政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也造成大气环境严重污染。”这是一代民和人的记忆。

据了解,当时“硅铁走廊”一年的烟气排放量达3.7万标立方米,粉尘排放量达440余万公斤,工业废渣达1210万公斤。一时辉煌的“硅铁走廊”也因此披上了“黑色阴影”。

1993年以来,受利益驱使,国内的冶炼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新建投产,却直接导致了供需关系严重失衡。民和镁厂也就是从那时,开始走向不可逆转的下坡路:出口受阻、国内市场销售不畅加之国家去产能力度加大。几经挣扎,2007年,民和镁厂正式宣布破产。

镁厂的破产仅是在绿色可持续发展大背景下,民和县乃至海东工业经济转型发展的一个序曲。在为“硅铁走廊”带来的经济效益欣喜的同时,海东的决策者们也敏锐感受到了落后产能带来的严重资源浪费和沉重环境污染代价的实际。为了还青海东大门一片碧水蓝天,2008年,市县党委政府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始对自身工业“顽疾”大动手术,以每年减少2400万元财政收入的代价,在“硅铁走廊”掀起一场淘汰落后产能风暴,36台矿热炉、1台铁合金精炼炉、48台铝电解槽、2条碳化硅生产线、2条立窑水泥生产线等先后被拆除。

淘汰落后产能的断腕勇气,不仅重塑了碧水蓝天的青海东大门新形象,同时在工业经济急速下滑的阵痛中,催生出了一条绿色发展的新型工业之路。

2007年,民和县启动建设民和工业园,一条低碳、绿色、集聚、循环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从此落地生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园区已基本形成以有色金属冶炼精深加工为主的东区冶金园和以公铁联运现代物流为主的西区物流园“两翼齐飞”新格局。

“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新活力,在攻坚克难中实现新跨越,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让河湟百姓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成为一届又一届海东决策者们坚定的选择。


 


华丽蝶变为“花岛”

据民和县林业站站长朱军虎介绍,破产以后,民和镁厂曾由一家物流公司接管,并相继实施了新材料、现代物流园等项目,但都未实现让老镁厂涅槃重生、再起辉煌的梦想。2018年11月,市、县花“重金”接管了这里。终于,经历了40余年的风雨,民和镁厂完成了属于它的历史使命,真正退出了历史舞台。

然而,废旧不堪的厂房、老旧残存的设备、荒草丛生的土地,这千余亩镁厂废墟之地何去何从,也成为了摆在决策者面前的一道难题。“镁厂旧址北接民小一级路,南与京藏高速遥河相望,湟水河环保场地形成‘岛’状,距离县城仅有15分钟车程,在这里打造一个湿地公园再合适不过。”民和县林草局副局长尹国平说。

天时地利人和,2019年伊始,这片土地“改头换面”的新蓝图绘就:还绿于民,让昔日“镁厂”变身“桃花岛”!

拆除破旧厂房、就地填埋建筑垃圾、因地制宜实施微地形绿化……史纳湿地公园项目在民和镁厂旧址上开建!“我们计划在这里建设一个以山水骨架为本底,以滨河生态环境为依托,集生态修复、自然科普于一体的城郊湿地公园。”朱军虎说,一期以生态修复为主,采用生态绿化等措施,营造自然的湿地环境,计划完成4400万元投资。二期初步计划进行场地记忆的营造,通过目前保留的老厂房、火车头、料仓、火车轨道等厂区旧元素,打造工业遗址主题旅游地。

镁厂要变成湿地公园,听说正在招收绿化工人的消息,正在外地打工的刘志忠第一时间赶来报了名。不单为挣钱,主要为藏在他内心深处的一份感情。于是从今年年后起,46岁的他就一直守在那片土地上搬树苗、挖坑、种树。他和父亲两代人都是原民和镁厂的工人,见证了一个重工企业的辉煌与没落。如今这里夷为平地,即将化身“花岛”,他急匆匆赶来,当了这里的绿化工。

刘志忠是1976年随支援大西北的父亲一起来青海的,那时他只有3岁。他父亲在民和镁厂当电工,每月有50元的收入,这在当时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以前厂里红火时在职工人有4000多人,那时在行政单位工作的人每月也就才20块钱左右的工资。在厂里上学的时候,镁厂的孩子都很自豪,因为我们吃雪糕的时候,镇上的娃娃们才能吃得起个冰棍儿。”说起小时候的“光辉记忆”,刘志忠依旧很自豪。18岁后他就在厂里的技校学习,毕业后便留在厂里当了一名冶炼工人。然而,“镁厂工人”的身份却没让他骄傲多久。“2007年厂子破产后,大部分工人一次性买断工龄,我买断后拿了3万多块钱便自找营生去了。”刘志忠说。据朱军虎介绍,破产后镁厂也有部分技术工人被调整到大通等地的相关企业就业,但大部分工人像刘志忠一样,只得自谋出路。

走南闯北,刘志忠每次回到长大的地方,却总不忘叫上曾经的三五“工友”,到老镁厂看一看。

“以前这里是料仓、那边是维修部,再往前就是循环水池……”如今尽管这片土地上仅存的,只有几座标志性建筑,但他仍对这里曾经的样子记忆犹新。“我长在这里,也把青春留在这里。转型发展、保护生态是大势所趋,如今我带着感情回到这里种树,尽管不再做冶炼工人,而是成了一名绿化工,但想让故乡更好、想让这片土地再次新生的心愿依旧。”说这些时,刘志忠几度哽咽。

“镁”丽重生,是这片土地发展的底色,更是海东振兴的基石。


 


青山绿水风光好

耗得心血千万点,喜看新绿万千重。

如今,老鸦峡民小公路沿线,70亩的“桃花谷”已现雏形。不曾想到,两年前,这里还聚集着大量废弃厂房和零星农户住宅,大量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一度让湟水河“毁容”。

去年以来,通过湟水河环境综合整治,废旧厂房被相继拆除。如今,这里已经形成11公里长的“桃花谷”。青山绿水碧桃,大美风光无限。经历转型“阵痛”和涅槃重生,如今,这大片入眼的“绿”中、这大片即将成型的“桃花岛”“桃花谷”中,有传统的延续与升级,也有新兴的希望和未来。

尹国平表示,今年,民小公路沿线还将继续种植桃树600余亩。同时,将以湟水河流域重点区域、高速路出口灯为重点,计划完成工程造林11.35万亩。

再过二十余天,朵朵桃花竞相开放,届时民小公路南侧,湟水河北岸边,将是风姿绰约的百亩桃花谷景象。

在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深入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 ’建设,历史性根本性彻底性解决影响湟水河环境问题,让昔日的‘黑色硅铁走廊’真正变成 ‘绿色生态走廊’”……

这些愿景,即将成为现实;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向往之境,也将触手可及。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