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他是藏乡扶贫工作的“主心骨”

2019-12-27 10:51:4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蒋晖 摄影报道

齐刷刷的短发、 黑黝黝的肤色、个子不高站得笔直,脸上永远带着让人感到亲切的笑容,这就是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乡政府的干部们见到杨杰时的第一印象。自2016年,杨杰任文都乡主管扶贫工作的干部以来,他成了当地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主心骨”“指挥员”,以一名共产党人的实际行动,树立了新时代扶贫干部的新形象。

杨杰走进村民家了解村民情况

角色转换他得心应手

在任文都乡副乡长之前,他当过司法助理员、司法所所长兼乡调委会副主任,先后调解处理和参与各种矛盾纠纷200余起。作为拥有十几年基层司法工作经验的干部,与群众打交道时他总是有股特殊的亲和力,加上警校出身,做事公道、公平、公正,同事和群众都信任他,比他年龄小的同事和群众都亲切地叫他“阿吾(哥哥)杨杰”。

如何顺利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成了他分管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后直接面对的任务和挑战。他身上的担子很重,知识、能力等各方面都面临着极大的考验。为了做好工作,他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在扶贫干部的岗位上带领全乡干部创新扶贫思路、抢抓扶贫先机、狠抓项目落实,走出了一条文都乡精准脱贫新路子。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他深知作为负责全乡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负责人,必须要吃透政策、熟悉业务。一上任他就马上进入“扶贫站长”的角色,边干边学、边学边干,深刻领会中央、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政策知识及文件精神,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他经常教导干部,要创新工作思路,注重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他不但注重个人学习,还经常组织所有参与精准扶贫的干部集中学习,共同研究和讨论各项精准扶贫政策文件及知识。他要求所有干部首先自己要把政策吃透把准,再下沉至各村宣传各类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知识,这样才能向群众们说清楚讲明白,便于更好地开展工作。

杨杰与村民清理沟渠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

文都乡是藏族乡,地处高寒山区,自然条件恶劣,人多地少,劳动力整体素质偏低,长期处于深度贫困状态。如何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成了杨杰心中的第一大事。

为了准确掌握全乡各村基本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识别工作,他坚持调查研究,经常轻车简出,翻山越岭,走遍了全乡的山山沟沟,也全面掌握了各村的第一手资料。文都乡有16个村,他一步一步走遍了这16个村,用这种最原始最“笨”的工作方式去拉近与贫困群众的距离,一对一地掌握每一户贫困户第一手资料,做到了每一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查得实、帮扶措施落得实。

通过入户调查,他对各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的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全面熟悉掌握了全乡脱贫攻坚重点和难点,为开展好工作奠定了基础。

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公示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时无一人上访。在入户过程中,如果他了解到这户人家与那户人家的陈年矛盾,还会另寻时间,利用自己的调解经验积极进行调解。两年多的时间,他还顺带解决了50多件矛盾纠纷事件,群众工作做得滴水不漏。在全乡精准扶贫资料集中整理的几个月里,全乡干部周末午休,他则经常“白加黑”“5+2”,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最后一个离开办公楼,和全体扶贫干部同吃同住同加班,起到了表率作用。

说起杨杰,跟他一起奋战在扶贫一线的包村干部公巴吉打开了话匣子。“我们都叫他杨哥,因为他是个特别亲切的人,没有一点架子,我们都跟他很亲近,也很尊敬他。”在整理精准扶贫资料最辛苦的那段时间里,驻村干部们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有一次杨杰生病住院,本来请的两个星期假,但他过了一个星期就回到了岗位上。公巴吉说:“后来才知道他病得重,还是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反对提前出院,我们都清楚他受不了我们加班加点,自己却躺在医院啥也干不了。跟着杨哥干精准扶贫工作,大家都特别信任他,有信心。”整天忙忙碌碌,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整个人看上去非常憔悴,本来乌黑的头发,慢慢多了好多白发,好多同事都劝他休息一段时间,可是每次他都一笑而过,总会说:“精准扶贫各项验收工作迫在眉睫,这个时候我休息了心里不安心,也不踏实。”事实上,这只是他在文都精准扶贫工作中的一个缩影。

他是藏乡扶贫工作的“主心骨”

心系群众他任劳任怨

拉兄村是文都乡的重点贫困村之一,多年来,该村群众主要靠务农和外出打工为生。

在了解村情后,为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有一项稳定增收的特色产业,杨杰代表乡政府积极与该村优秀企业——腊姆服饰有限公司沟通。2016年,将该村62户253人的产业扶持资金注入到腊姆服饰有限公司,两年总计分红21.8万元。2017年,他又跑遍16个行政村32个自然村,根据调研结果,鼓励和指导贫困户进行规模化养殖犏雌牛。每次购买和分发犏雌牛的时候,他都亲自上阵挨户进行分发,生怕出现差错。目前全乡养殖数量达到538头,每户年均实现1至2头的规模化增长,每头增收2000元。

“脱贫攻坚是场持久战、硬战,物质扶贫一时,思想扶贫一世,只要全乡党员干部和群众紧密联系起来,万众一心,找准路子,实打实地开展好扶贫工作,文都乡全面迈入小康社会指日可待。”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杨杰在抽子村为村民宣讲政策

针对藏区贫困群众文化素质偏低、政策理解能力较弱的实际,他常常逐户上门面对面用藏语进行宣传讲解,保证群众对精准扶贫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达到100%。各村成立互助协会的时候,他总会叫上几个年轻干部,带上打印机等设备,逐村开展政策宣传和手续办理等工作,让互助协会后续运作变得顺畅。在他的努力下,累计发放互助资金690万元,90%用于产业发展,结合“530”贴息贷款,为贫困户产业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文都乡年轻党员木买才让说:“提起杨杰,我们全村人都知道,有事找他就能解决,我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跟着他学习,我获益良多,他就是我的榜样,我时刻都在向他看齐。”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