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教育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2019-05-26 12:46:19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王桂萍 摄影报道

互助县丹麻镇新添堡村15岁女孩小宋,由于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加之父亲因婚姻变故生活堕落酗酒成瘾,家人以各种理由坚决不让孩子入学。经过多相关部门近一年的多次劝导,今年3月19日,小宋又回到了昔日的学校,落下的课程,也由学校专门安排的辅导老师帮她补了回来。小宋重返校园,是我市开展“控辍保学”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不断改进工作方式,努力打好“行政控辍、依法控辍、扶贫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五张牌。2017年至今,全市失辍共劝返5552名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劝返率达99.98%。同时,对5552名失辍学学生以送教上门、单独编班、随班就读、职普融通等形式进行了安置。2018年全市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6.84%,力争2020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


 


控辍保学一刻都不能停

电影《一个都不能少》里,学生因贫辍学,代课教师魏敏芝为了“一个都不能少”的承诺,踏上了寻找辍学学生的艰辛历程。

让每个孩子都接受义务教育,事关千家万户,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自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的通知》后,海东市委、市政府以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上学的事一天都不能等,控辍保学工作一刻也不能停,确保义务教育失辍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为工作目标,多次组织县区党委政府和重点乡镇、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推进会,提出“行政控辍、依法控辍、扶贫控辍、质量控辍、情感控辍”的“五个一批”控辍保学机制,制定出台了《海东市义务教育阶段控辍保学工作管理办法》,形成了联控联保机制,构建了市县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的工作格局。

同时,市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成立控辍保学领导小组,设立教育系统控辍保学办公室,协调推进各项工作。六县区党委政府在控辍保学工作中认真落实主体责任,多次召开专题会、推进会,制定出台控辍保学“一县一案”方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任务的精准落实。


 


最大限度增进群众共识

化隆回族自治县巴燕镇的韩有林(化名)万万没有想到,由于没让自家孩子上学,镇政府居然把他告上了法庭。“以前,我认为娃娃在大山沟里,读不读书都一样,还不如早点让孩子出去打工赚钱,可后来我才知道,这是犯罪!”在镇政府的帮助下,如今韩有林的孩子正在巴燕镇中心学校快乐地读书。

为严格落实《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海东市要求各县区狠抓违法典型案例,积极开展依法控辍工作。化隆县第一例“官告民”案件打响了海东市依法控辍的第一枪。同时,民和县公安局根据刑法第236条和相关司法解释规定,依法侦办了一起辍学婚配的强奸案,对被告人王某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对被告人王某之父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对被告人王某之母及被害人马某之父母均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二年、缓刑三年,五名被告均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尝到了违法犯罪的苦果。这些案例在加强对家长履行义务教育职责的同时,对拒送子女入学的家长起到了震慑作用。

在“控辍保学”的路上,海东市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惠民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通过座谈讨论、重点约谈、个别谈心等形式,最大限度增进了群众共识。

教育扶贫点亮孩子未来

一位初中辍学生的母亲向记者反映,她最初听说儿子不上学时先是苦口婆心地劝,劝说无果后便痛打一顿,但没想到孩子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两天不吃不喝,最后她也没辙,便任由儿子打工去了。目前,很多村小学和教学点教学质量明显低于城市中心学校,不少村小学和教学点的学生进入中心学校后学习成绩差,跟不上,这为辍学埋下了隐患。

对此,海东市进一步精准确定教育扶贫政策,聚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把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脱贫攻坚重点对象,特别是把残疾儿童、残疾人子女、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留守儿童、民族地区适龄儿童作为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帮扶、精准扶贫,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完善不能到校学习的重度残疾儿童送教上门制度。各县区教育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扶贫部门、民政部门、安置帮教机构、残联组织,加强排查,摸清情况,针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按照“一家一案、一生一案”制订扶贫方案,统筹各类扶贫、惠民政策,确保孩子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辍学。

此外,各县区完善义务教育扶贫助学工作机制,认真落实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十五年免费教育等惠民政策。加大对残疾学生就学支持力度,对符合资助政策的残疾学生和残疾人子女优先予以资助,建立完善残疾学生特殊学习用品、教育训练、交通费等补助政策。完善高中阶段教育资助政策,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力度,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保障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升学的信心。


 


让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五月的循化县,花红柳绿,道帏乡16岁的撒拉族女孩韩娜带着弟弟妹妹开始了他们的校园新生活。据了解,因家境贫寒,韩娜从13岁就开始辍学打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她实现了再次上学的愿望。然而,不久后父母又相继离世,她需照顾年幼的弟弟妹妹,面临了再一次辍学的困境。当学校校长接到韩娜的退学申请电话后及时找到了她,并教育鼓励她。随后,校长又把韩娜和她的弟弟妹妹送到了职业学校,并和职业学校沟通后,为他们安排了一间宿舍解决吃住问题,为弟弟妹妹联系了就近的小学上学。

韩娜说:“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学校教师的关爱,让我有了再次回到学校的机会……”在这场无数人用责任和爱心铸就的控辍保学路上,我们能看到的是一大批优秀教师尽心尽力把点点滴滴的爱洒向学生。

为确保“留得住、学得好”,海东市对辍学时间较短,年龄较小的编入普通班级,随班就读;对年龄偏大、失学时间较长有意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安置到职业技术学校学习基础知识与实用技能;对重度残疾的适龄儿童少年、怀孕或已生小孩等原因不能回校学习的辍学生,通过送教上门的形式帮助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同时,积极引导劝返学生参与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增强学校教育的吸引力。

从分类安置,腾出校舍宿舍,为每一名劝返复学学生配齐教材桌椅,到深入做好入学安置、心理辅导、真情关爱、教学管理等工作……全市上下提升教育质量、健全保障体系,倾注感情,形成合力,确保孩子“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一个都不能少,孩子上学的事儿一天都不能等,控辍保学工作一刻也不能停;确保义务教育辍学失学学生“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可以说,这是海东市对人民群众的庄严承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