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圆梦!当个海东农民真幸福

2019-10-10 10:51:2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张娜 摄影报道

过去,海东市各族农民群众守着一亩三分地,种植着小麦、土豆,靠天吃饭,技术落后,效益低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海东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贫瘠的土地上特色产业“遍地开花”,海东农民依靠特色果蔬、牛羊养殖、富硒大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鼓起了腰包,挺起了腰杆。

牛羊棚里走出致富路

白向志和安国虎是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庄乡魏家台村的脱贫户,也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

近日,记者在白向志家的牛棚里见到了正在忙碌的他。白向志的养牛棚修得规范,从家到牛棚的小路铺上了地砖,来回走路早已不是几年前的泥水裹挟了,除了修好的路,牛棚里还拉上了自来水,每天白向志一回家便抱些割好的鲜草安顿牛儿……白向志说,养牛让我这个庄稼人心里也一天比一天有盼头了。

与白向志一样,46岁的安国虎发展的也是养殖产业,除了饲养的两头牛,他还养着60只羊,如果按现在的市场前景计算,到年底他最少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

时间回到5年前,当时的白向志和安国虎与村上很多家庭困难的人一样,住的都是土坯房子,靠几亩薄田和外出打零工维持生计,没有技术、没有资金,生活曾一度陷入窘境。而就在2015年10月,两家的困境迎来了转机,这一年,他们被识别评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在政策的扶持下,发展起了养殖业,从牛羊棚里走出了一条增收致富路。

峡门镇腰路村村民石建华与“养殖户”原本不搭边。30年前,石建华一家的经济来源只是微薄的土地收入,加之子女又多,日子过得紧巴巴。石建华的舅舅接济给他一只羊,而就是这一只羊,成了石建华成为养殖户的资本。

10多年过去了,在石建华和父亲的辛勤劳动下,通过自繁自育换来的收入也渐渐地能解决温饱问题。后来,父亲老了,石建华便接起了父亲的这根致富“接力棒”,一只变两只,两只变四只……

2016年,得益于扶贫产业项目,石建华的羊群壮大起来,他家的羊存栏目前已经26只。有了养殖的基础和经验,2017年,通过政府扶持的1.2万元,他家里盖起了标准化的羊畜棚。“养羊繁殖快,成本又不高,我自己种了点地,羊饲料够吃。今年部分羊出栏,一只能卖900多元,再留些羊羔,把养殖规模进一步扩大。”石建华说。

药材种植成致富新产业

深秋季节,高原的空气中透着阵阵寒意,海东市大部分地区的秋收已经接近尾声,然而在乐都区蒲台乡的下半沟村,村民们才开始在田间地头忙碌起来。

村民尹和红正和家人在地里忙着收获种植的当归。“以前地里种的是洋芋、油菜、豌豆、小麦,从2017年开始我们种当归,当时种了2亩当归总收入1.3万元。”尹和红说。

因为种植药材的经济效益不错,去年尹和红又多种了4亩当归。如今,村里70%的农户也在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等药材。

说到下半沟村的药材种植,少不了村党支部书记尹中孝的功劳。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记者见到了尹书记。他告诉记者,以前他在外面做生意,去过的地方多,发现甘肃那边当归种得好,气候条件和这边也差不多,于是2015年他从甘肃引进了一亩地的当归苗子,试种了一下,产量相当好,一亩当归卖了7000多块钱。“这比种洋芋效益好,洋芋一亩也只能卖2000元钱。”尹中孝说。

2015年尹中孝试种的当归丰收后,村民们看到了其中的经济效益,第二年部分村民便开始尝试种植药材了,最多的已经种植了20多亩。

去年下半沟村的药材种植面积达到了483.5亩,和以前相比,面积翻了好几倍。村民们之所以会增加药材种植的面积,不仅仅是看到了药材的经济效益,更重要的是下半沟村独特的土壤条件有利于药材的生长,这大大增加了村民们种植的信心。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海东市不断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因地制宜,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让浅脑山地区群众种植当归、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这些药材不仅长势良好,经济效益也远远高于当地的经济作物。如今,药材种植已经初具规模,成为了海东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产业。

入社农民收入稳提高

党的十八大以来,借助政策春风,一大批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成长,一大批农民致富带头人,在贫瘠的耕地上耕耘出了财富,新型职业农民成为致富能手。

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位于县城西北部,半浅半脑山地区,属于冷凉气候,传统农作物有蚕豆、洋芋、小麦等。2011年3月,当地村民靳永明创办了台子富农蔬菜专业合作社,随着合作社规模逐步扩大,很快成为省级示范社,也带动了周围群众共同致富。自脱贫攻坚以来,靳永明探索发展“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主动协调台子乡下台一、下台二、塘巴、菜滩、长寿、菜子沟等村党支部,鼓励和发动贫困户到合作社季节性务工,在家门口为群众提供就业门路,目前该社入社农户达152户,带动周边贫困户务工3800人次,贫困户年均增收1.2万元左右,年销售蔬菜达23万吨,远销深圳、香港、澳门等地,鼓了村民的腰包。

初秋时节,正是金花葵成熟收获的季节,记者来到平安区三合镇冰岭山村成合乡村旅游开发专业合作社金花葵种植基地,在种植金花葵的田里,12名“农事钟点工”正忙碌采收已经成熟的金花葵,远远地就能听到田地里农民们丰收的嬉笑声,这些金花葵经过二次加工后,就可以产出花茶、面膜等产品销往外地,每亩预计最低收益1万元,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脱贫渠道。

据冰岭山村党支部书记钱有德介绍,自2018年金花葵在冰岭山村试种成功后,2019年1月,在村“两委”的带动下,冰岭山村成立了平安区成合旅游乡村开发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流转土地13.3公顷,带动44户贫困户,100多人就业,在村民的眼里,这一片片花海就是他们增收的希望。村民苏拉毛卓玛说:“之前在工地当小工背水泥、背沙子,劳累一天最多能挣90块钱,如今在美丽的金花葵基地里,闲暇时间背起小背篓,过来采采花就能轻松拿到80元的工资。”

今天,农民合作社已经成为海东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基础和主导力量,闲置的土地得到有效利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增收、昔日因农产品没有销路而发愁的村民享受到了订单农业的好处……合作社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企业,带领着群众在致富路上扬帆远航。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