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他为老人撑起一片绚丽的晚霞

2020-01-13 10:15:0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邓婷 摄影报道

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现任海东市平安区社会福利中心主任的张任邦,自1996年从部队转业至原海东地区平安县民政局担任救助管理站站长后,23年来,他顾大家、舍小家,将大量的时间交给了需要帮助的对象,为需要帮助的人送去关怀和慰藉,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

与老人聊家常

退伍不退志 把家当做救助站

“我是一名党员,一名老兵,我深知坚守初心和使命,是一个党员能够始终保持本色,不迷失前进方向,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根本保证。”在部队锤炼时,张任邦就立志为群众谋幸福、做好事。转业后,他如愿分配到为百姓服务的第一线,负责民政救助工作。工作期间,遇到弃婴、未成年流浪儿童等特殊情况时,为了给他们提供一个温暖的避风港,他把自己的家改造成儿童救护站,专门腾出一间卧室为流浪儿童遮风避雨。

说起救助站的工作,张任邦回忆起多年前救助的一名幼童。

那是2010年5月的一天,张任邦接到平安区巴藏沟藏族乡派出所民警的电话,称一名男孩被丢弃在路上。他接完电话后,放下手中的活,即刻前往三十多公里远的巴藏沟乡了解情况。

张任邦通过询问发现,被父母丢弃的孩子智力有问题,只能说出自己名字叫小鹏。眼看天快黑了,张任邦就先把孩子领回了家。在妻子的帮助下,张任邦给孩子洗了脸,除去衣服上的灰尘。

过了一会儿,张任邦发现孩子裤子尿湿了,地板上拉得到处都是,满屋臭气。他跑到有小孩的邻居家借了衣服给小鹏穿,又给他洗了澡。那一夜,张任邦夫妇一直忙到凌晨才入睡。

那段日子,妻子去上班,照顾小鹏的事全落在张任邦一人身上。早上去上班时,张任邦把小鹏领到办公室,下班后又领回家。

一晃十多天过去了,孩子的父母还没有来认领孩子。张任邦有些着急了,他怕这样下去不仅耽误工作,还照顾不好年幼的孩子。张任邦登了招领启事。几天后,孩子被亲属领走了。

在担任平安救助站站长期间,像这样耐心帮助他人、照顾他人的事,张任邦时时在做,日日在做,月复一月,年复一年,担任平安救助站站长17年间,他先后救助的流浪乞讨人员、麻疯病人、困难群众、未成年流浪儿等对象有4000多人。17年的默默付出,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认可,曾被青海省委宣传部授予“青海好人”称号。

敬老如父母 爱心撑起福利院

2012年,张任邦因工作成绩突出被组织提拔为原平安县社会福利院院长。福利院是一个弱势群体生活的机构,在这里生活的人大多年老体弱、身患残疾。在全面负责福利院工作后,他暗下决心要把福利院建设得像家一样温暖,要待老人如父母,让住在福利院的每位老人过上幸福安逸的晚年生活。

当时,福利中心集中供养着45名“五保”老人和残障人员,其中年龄最大的95岁。“五保”老人陈志明90岁生日那天,张任邦自费给老人买了生日蛋糕、水果、饮料等。当生日蜡烛被吹灭,全体老人合唱生日歌祝陈志明生日快乐时,陈志明和在场的其他老人都流下了感动的泪水。他们大多数人这辈子都没有过过生日,面对一个个喜极而泣的老人,张任邦向他们承诺:“只要你们都能活到90岁,都给你们过生日!”

福利中心的老人有一点小病都不愿意去医院,想着扛一扛就能好。为了不让老人把小病拖成大病,他经常会用自己的医疗卡刷一些常用药物送给老人们,帮他们解除病痛。

有一天深夜,福利中心的贺新院老人突发心脏病。张任邦闻讯,匆匆开车将贺新院送往医院抢救。检查发现贺新院患有心脏病、气管炎、晚期肺心病等多种疾病,医生当即下了病危通知书。经过长达3个多小时的抢救,贺新院的病情终于得到控制。

在医院,大夫误以为贺新院是张任邦的母亲,责怪他没把老人的病当回事。面对医生的指责,张任邦不停地点头认错。在住院治疗期间,因贺新院行动不便,每次都是张任邦背着贺新院楼上楼下检查,直至出院。

聊起福利院的生活,80多岁的王英花老人赞不绝口:“以前我住的是又矮又破的土坯房,吃饭只管饱。现在在这里吃得好,住得好,这都多亏了张院长,像对待亲人一样对待这里的每一位老人,让我们这些‘五保’老人有了依靠。”

而张任邦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则是:“福利中心是我的第二个家,他们都是我的家人,照顾家人是我的义务,同时这也是我的工作职责。”

拒绝等靠要 勤劳共建新生活

福利院建院7年中,从建设到管理,张任邦从未停止过操劳。他朴实、勤劳,从不摆架子,与院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重视院民思想教育工作,以心动人,以情感人;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心帮助他们,对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性操作,他通过手把手地教,让院民一点一滴地学,院民的生活习惯不断完善。

针对福利院开支大部分要靠政府拨款的现状,为了解决院民吃菜、吃肉难的问题,张任邦摒弃等靠要的思想,决心自己想办法。

福利院前和院后有大片闲置地,他果断决定将院前的空地开垦成了菜地,自己带领有劳动能力的院民种植绿色水果蔬菜改善福利院日常生活质量。刚开垦菜地期间,他身先士卒,牺牲个人所有的休息时间、节假日,带领院内管理人员、服务人员与老人们一道,在沙滩地上开垦出了5亩菜地,种植了青菜、西瓜、玉米、萝卜等20多个品种的蔬菜。同时,还利用院后的空地搭建了简易的羊圈、猪圈、兔窝、鸡窝,利用平时的剩菜剩饭和种植的蔬菜养殖了6头猪、60多只鸡、40多只兔子、20多只羊,福利院伙食大大改善。

张任邦说,平安区福利中心不同于社会性质的养老院,没有社会收入来源。他将福利中心闲置的土地种上了菜,养了羊等,不仅可以改善他们的生活,也能让老人适当的锻炼身体。

在张任邦的带领下,福利院迈出了以院养院的第一步,在减轻政府和社会负担的同时,打造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的养老服务机构,他把福利院建成了一个老人们安心、政府放心的温馨大家园。

扎根基层20载 无私奉献获赞誉

在民政救助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张任邦23年如一日,把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奉献给了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他把福利院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更多时候甚至把家安在了福利院。张任邦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周围的同事和亲人,他的故事更是为平安区各族群众树立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标杆。

2012年8月,张任邦被平安区委区政府评为“拥军优属先进个人”,12月荣获青海省“学习雷锋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3年他被评为平安区首届“道德模范”先进个人,同年8月,被评为海东市创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2014年12月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荣誉称号;2016年1月荣获省民政厅、省文明办“民政爱心使者”荣誉称号;2017年5月被评为平安区“五一劳动模范”、海东市民族团结“十大感动人物”;2018年12月荣获第三届“最美青海人”荣誉称号,同年5月光荣入选“中国好人榜”;2019年9月荣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