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民和县驻村“第一书记”群体像

2020-03-19 09:51:4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邓婷 摄影报道

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有173名有“特殊”身份的人。在脱贫攻坚战没打响前,他们有的是各级机关的优秀干部,有的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优秀职工。在民和县脱贫攻坚战打响后,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称呼,就是驻村“第一书记”。

这些精兵强将越过机关大院与基层的“界河”,奔赴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与贫困正面交锋。也正是有他们的不懈努力,五年间,民和县125个贫困村依次脱贫退出,贫困发生率也由2015年的11.3%下降到0.01%。

大庄乡台集村“第一书记”宣讲一号文件

强服务 办实事 他们是党群关系的“连心桥”

2018年8月1日到3日,民和县暴雨持续不断,引发了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峡门镇峡门村因有很多户村民处于陡坡下,持续的暴雨危及到了村子里5个社群众的安危。

灾情发生后,峡门村“第一书记”张福军紧急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帮扶队员分析研判灾情,积极发动和组织全村群众奋力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并把房屋存在安全隐患的村民送往山上安置。

为全面掌握受灾情况,张福军不顾个人安危,冲在最前面,逐一排查险情,一户一户地耐心劝说、一次一次地进出群众家里帮忙搬行李,在保障群众生命安全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降低群众损失。

灾情过后,全村仅一户村民的房子被压塌,由于所有村民被张福军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转移,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事后,村民们都说,这样的结果归功于张福军的付出。在防汛抗险的紧要关头,他奋不顾身、与灾害顽强作战,他不分昼夜,用贴心的服务、真情的帮扶给予群众最温暖的爱。

而张福军却认为,灾难面前,挺身而出,是他作为驻村“第一书记”的责任。

在民和县125个贫困村和48个非贫困村里,有173名像张福军一样的“第一书记”。他们从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医疗救助、危房改造、教育帮扶等多方面着力,像亲人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村里的每一位群众,使精准扶贫真正精准到每一户、每个人,切实帮助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张瑾是民和县峡门镇康杨村的“第一书记”。2017年她刚驻村时,村里精准识别贫困户42户191人。2019年,康杨村村民康永明的妻子跟儿子先后因患肝硬化腹水,在一年内相继去世,而他自己也被检查出患有肺结核,原本幸福的家庭跌落到了贫困线下。张瑾了解到情况后,主动将康永明纳入了建档立卡户。如今康永明在政府的帮扶下,已经开启了新生活。

脱贫路上,信心贵比黄金。对于精准扶贫户来说,物质上的接济和精神上的抚慰同等重要。也正是有“第一书记”们春风化雨般的帮扶和鼓励,困难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也更加坚定,同时也为脱贫摘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峡门镇康杨村“第一书记“入户了解情况

抓班子 带队伍 他们是基层党建的“主心骨”

“第一书记”史海勇还没驻村前,民和县古鄯镇菜子湾村由于地处纯脑山地区,村党支部建设长期停滞不前,严重影响了党建水平和村子的发展,是古鄯镇有名的“后进村”。

“支部强不强,关键看书记。”作为“第一书记”的史海勇到菜子湾村的第一天,就把党支部的发展放在了心头。为了凝聚党员力量,真正让党支部发挥作用,史海勇和工作组成员首先从改善党员活动室面貌做起,粉刷墙面、安装玻璃,党员活动室焕然一新。针对党员老化的问题,他广泛动员思想觉悟高、致富本领强、群众认可度高的先进分子积极向党组织靠拢,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还把村委会主任马三辈培养吸收为预备党员。史海勇带头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在“固定党日”活动中,组织党员集中学习、整治环境、探讨发展思路、听取村民意见,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们的党性意识。

如今,菜子湾村的党员们自觉为群众垫付道路硬化自筹部分资金,主动带领困难群众外出就业,带头学习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帮助贫困老人打扫卫生,真正提高了自身觉悟,方便了各族群众,这个“后进村”的面貌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治贫先治愚,教育要先行。”民和县大庄乡李家岭村“第一书记”郭永强到李家岭村后,除了努力改善村里的基础设施,还狠抓群众思想工作,争取爱心帮扶。只要听说朋友有帮助的意向,他就会主动找上门,寻求帮扶。他先后联系爱心人士和企业为李家岭村教学点出资,购置了学习用具、生活用品、校服和各类物资;联系兰州大学教育扶贫志愿者,为孩子们开展了一个月的暑期心理辅导活动。他希望这些社会的关爱树立起孩子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努力走出大山,摆脱落后,摆脱贫困。

物质脱贫不是小康,精神富裕也不是小康,只有两者的统一才是真正的小康。在脱贫攻坚战中,“第一书记”们在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上下了很大功夫,聚焦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民内生动力不足等突出问题,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根源,认真落实整顿措施。期间,培养村级后备干部1248名,整顿软弱涣散村党支部31个,基层党组织引领脱贫攻坚的能力和水平有效提升。村民们也慢慢摆脱了“等、靠、要”的思想,主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劲头越来越足了。

官亭镇别洛村“第一书记”宣讲一号文件

抓发展 促扶贫 他们是脱贫致富的“带头人”

给钱给物只能解决一时之困,要想稳定彻底脱贫,还要依靠产业发展。民和县的“第一书记”们立足村情实际,通过扶植产业、引进项目、争取政策等多种方式,加大产业扶贫的力度,提高贫困户自身的“造血”能力。

2015年10月,51岁的民和县农牧局干部李玉兰如愿成为了民和县隆治乡桥头村的“第一书记”。

李玉兰通过前期的努力,桥头村的脱贫工作有序推进。当摸清了村里的底数后,李玉兰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发展产业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桥头村的现状。通过调查走访,她了解到桥头村盛产软梨,速冻软梨具有润肺止咳等保健功效,很受老百姓的欢迎。但是由于软梨无法储存,运输销售成本大利润薄,果农们的积极性不高。

几番思考后,李玉兰脑中有了清晰的思路,那就是发挥“第一书记”的作用,争取领导的支持。最终,通过一次次汇报终于换来了有关方面的关注和扶持。2017年7月,一个占地0.27公顷,投资200万元的冷藏库开工建设。

没有了后顾之忧,李玉兰趁热打铁,在全村再种植软梨果树13公顷,贫困户户均种植0.13公顷以上,有的甚至达到0.3公顷。速冻软梨成为村民增收的主渠道。在李玉兰和驻村工作队的努力下,桥头村于2016年年底实现了整村脱贫的目标。

2017年,桥头村建成了53公顷的葵花基地,收获的葵花籽远销甘肃省瓜州县,当年实现经济效益28万元。桥头村村民也依靠特色种植真正获益。

近年来,民和县的“第一书记”们按照“县有优势主导产业、村有特色产业、户有稳定增收项目”的发展思路,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引导贫困户通过特色种养殖、加工、餐饮、运输等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进一步加速贫困户脱贫摘帽。截至目前,在民和县125个贫困村和48个非贫困村里,有42058名贫困人口发展到户产业项目,依靠到户产业人均增收5000元。

正是有了驻村“第一书记”们的辛勤付出,民和山区的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路子也越来越宽广。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