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海东这份成绩单来之不易

2020-04-23 09:14:0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第一书记”了解农户种植情况
 
□时报记者 金显花 李玉娇 通讯员 孟永宏 摄影报道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春天,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4月20日,经青海省人民政府批准,海东市乐都、民和、化隆三个县区退出全省贫困县序列。至此,全市6县区全面实现脱贫摘帽,634个贫困村4.52万户16.9万贫困人口脱贫,剩余10户49人,贫困发生率从精准识别时的13%下降到0.03%。

这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凝聚着海东市扶贫战线广大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包含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鼎力相助和倾情奉献,也展现出数以万计贫困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精神风貌。

圈坑村藏香猪养殖场

压实责任 扛起脱贫攻坚使命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于坚持党的领导。

走进化隆回族自治县谢家滩乡圈坑村,百余亩的“扶贫林”“团结林”映入眼帘,这是圈坑村以生态“增绿”带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绿色画卷。

2018年底,圈坑村党支部利用上级部门下达的40万元“破零”资金,并申请东西部协作帮扶款50万元养殖藏香猪。与此同时,由村干部和党员带头坚持每年每户筹措杨树苗30株,乡上从县上争取云杉300株、杨树200株,种植在养殖场周围。现如今,养殖场周围已绿意盎然,藏香猪生长也有了更加舒适的环境,圈坑村也闯出了一条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相得益彰的脱贫新路子。

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卓扎滩村生态旅游和小庄村民俗旅游已成为全县发展村集体经济的两个辐射原点。2018年以来,互助县充分引导“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工作队发挥结对帮扶单位的资源优势,在发展优质农作物、中药材、畜禽养殖等特色种养业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充分挖掘民俗文化、民宿餐饮、自然风光等,将土乡风俗、民族风情、美丽风景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收入。

截至目前,全县29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覆盖率达100%,其中,年收益在10万元以上的31个、累积收益50万元以上的13个,所有贫困村村集体经济收入都在3万元以上。

在脱贫攻坚中,海东市坚持把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本保障,加大培训力度、增强能力素质,加大选拔力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全面助力脱贫攻坚。

为激励扶贫干部干事创业激情,海东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关爱激励的十条措施》,出台《第一书记和扶贫(驻村)干部召回制度》《海东市新一轮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办法》,先后有138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受到中央及省、市级表彰,全市“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参加各类培训达19700余人次。

七里店安置小区

易地搬迁 让贫困群众居有定所

挪穷窝、改穷业、拔穷根、换新颜,当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时,搬迁成为贫困群众的必然选择。

乐都区七里店安置小区是青海省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这里集中了乐都区马厂乡、马营乡、芦花乡、李家乡、中岭乡、共和乡、城台乡、蒲台乡、中坝乡、寿乐镇、高庙镇等11个乡镇1946户搬迁群众,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50户4775人。

走进安置点,道路整洁、楼房林立,花园树木别有景致。社区医院、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生活超市、幼儿园等配套设施也一应俱全。66岁的老人李玉莲热情地招呼记者进门。李玉莲是马厂乡八旦村村民,去年10月搬进了新居。

一幢幢房屋整齐排列,一排排太阳能路灯高高耸立,这里是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镇玉麦街村易地搬迁新址。面对山大沟深、自然条件严酷和交通闭塞的现实条件,从2016年起,化隆县把易地搬迁项目作为重点工程,逐步实施易地搬迁项目,带领群众走出深山“挪穷窝”。

在海东市,从高寒艰苦的山区搬迁到公共服务完善的新村,群众们住进了崭新的房屋,体验着通水通电、设施完善、外出方便的新生活。

海东市把易地搬迁项目作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标志性重大工程,采取整乡搬迁、进城上楼安置、多村集中搬迁、自主搬迁等灵活有效的搬迁方式,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带领广大贫困群众搬出幸福生活。累计投资22.33亿元,对6县区63个乡镇343个村1.47万户5.3万人实施了易地搬迁,彻底实现旧貌换新颜。

与此同时,海东市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脱贫攻坚的主要攻坚内容,精心谋划,精准实施,从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先后实施了一大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民生工程,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脱贫攻坚期内,全市158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道路硬化,公路通畅率、硬化率达到100%。共投入资金3.83亿元,实施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贫困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投资1.66亿元,建设通讯站2548个,贫困村4G覆盖率达到99%。在589个贫困村实施了高原美丽乡村项目,贫困村实施率达93%,基本实现了贫困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硬化道路、人畜饮水、安全住房、信息宽带的全覆盖。

拉面技能培训

精准发力 产业扶贫路越走越宽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走进乐都区引胜沟,记者看到大大小小的白色拱棚和错落有致的青灰色农舍构成了整条沟里最美的景色。这里正是乐都区通过东西协作扶贫、产业强镇等项目精心打造的长辣椒特色种植产业基地。

李兴彪是寿乐镇李家台村的长辣椒种植户,早早就脱了贫。他告诉记者,去年种植了两个棚的长辣椒,纯收入有1万多元。今年,他又争取了两个拱棚,打算扩大种植规模,而且不愁销路。如今,李家台村已经投入生产的拱棚达134个。

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峡门镇孙家庄村,村民王存善正在自家的牲畜棚圈里进进出出,一会儿给棚圈里的牛羊添加饲草,一会儿又拿起扫把打扫圈舍,忙得不亦乐乎。这样的精气神儿是因为尝到了家庭牧场带来的甜头。

朴实的王存善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家里就搭建了一个简易的畜棚,一直在搞养殖,但由于资金原因,养的少出栏也少,一年下来挣不了多少钱。2018年底,通过政府扶持每人54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家里盖起了标准化的牛羊畜棚,养殖规模也扩大了。

如今,在海东市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走上了增收致富的道路。

海东市把产业发展作为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积极在培育扶贫主导产业、扶持参与产业扶贫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增收示范户上持续发力,确保产业发展,群众脱贫致富。

——按照人均5400元扶持标准,全市累计投资8.28亿元扶贫资金,落实5.36亿元小额信贷资金,对4万多户15.31万名贫困人口因户因人实施特色种植、养殖、加工、餐饮、运输等到户产业发展项目助力脱贫致富。

——以每村200至300万元补助标准,累计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45亿元,通过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旅游企业带动等模式,先后实施乡村旅游扶贫项目49个,大力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产业,直接或间接带动188个贫困村4062户贫困户13339名贫困群众实现生产性、经营性、劳务性多元增收。

——先后投入财政扶贫资金1.03亿元,实施6个贫困县区扶贫产业园项目,拓展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12954户27797名贫困人口增收。

千年脱贫梦,今朝终得圆。

对于海东市而言,时间的脚步从未停歇,奋斗的印记清晰可见,全面小康的脚步依然铿锵有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