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中国地质大学:马阴山下脱贫攻坚显真情

2020-05-23 10:39:12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董健人 通讯员 李玉峰 摄影报道

中国地质大学坐落于名校荟萃的北京海淀区学院路,是建国初期著名的“八大学院”之一。2013年,根据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的安排,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定点扶贫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多年来,地质大学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务院扶贫办和教育部关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以党委书记和校长为组长的定点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加强定点扶贫工作实施办法》。充分发挥地质大学学科与人才优势,坚持扶在“面”上、扶在“点”上、扶在“事”上、扶在“根”上、扶在“心”上的原则,按照“广”“实”“特”“精”的工作要求,先后选派骨干力量驻守化隆,围绕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引进帮扶、党建扶贫等方面展开工作,累计投入资金820余万元,引进帮扶资金900余万元,带动贫困群众收益960余万元,为化隆县的脱贫攻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发挥优势 扶志扶智

多年来,地质大学不忘高校宗旨,发挥教育优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落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求,着眼增强脱贫内生动力,实施扶贫支教、学子访京、资助帮扶、教育培训等系列活动与实践项目,切实发挥教育在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的重要作用。

地质大学在这方面的具体做法是, “上学有保障”。近几年,地质大学坚持实施“筑梦化隆”教育扶贫奖助学金机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小学到大学),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坚持“教育引进来”,开展“大山里的蒲公英”社会实践团活动,派出大学生走进化隆县的村镇,开展支教、家访、社会调查、科普宣讲等实践活动;坚持“学生走出去”,开展“化隆学子进北京”三热爱一团结主题教育,邀请品学兼优的化隆中小学生到北京访学;坚持“更新教育教学设备”, 帮助化隆县12所中小学校建设了12间多媒体教室,捐赠大量教学仪器设备、建设图书室,改善当地教育硬件条件。截至目前累计投入280余万元,直接资助学生达570余名。

通过一系列帮扶,化隆考入高等学府的学子中,有150余名学生受到过该校资助,其中2019年在该校驻村帮扶的知海买村,3名长期接受资助的学子成功考入大学,1人考入中国矿业大学(北京)、1人考入青海大学、1人考入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一个村子同一年考出3名大学生,一时在化隆传为佳话。学校在充分发动自身力量的同时,也积极协调社会力量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努力营造“携手联动脱贫攻坚”的良好社会氛围。近年来,累计引进700余万元,改造昂思多中心学校、甘都中心学校等4所学校取暖设备,4000余名学生及教职工受益,改写了当地学校用明火取暖的历史。


        致力培训 提升产能

人才是现代社会竞争与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地质大学依托学校平台、资源和人才优势,在助力化隆脱贫攻坚中,坚持实施人才战略,着手人才储备。

举办 “启智育能”主题培训班,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对化隆县的基层干部、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致富带头人进行集中培训。累计投入360余万元,先后培训2000余人(次)。多年来,化隆县接受该校培训的干部和技术人员的管理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可喜的是,参加过拉面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的300余人,新开拉面馆百余家,带动就业300余人,平均每家拉面馆增收20至30万元。2019年10月,化隆拉面进驻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食堂,仅一个窗口一天销售额就达7500元以上,带动贫困户就业5人。

聚焦产业发展实现农户增收。经过多次调研,指导帮助青海省福顺德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青海青化实业有限公司、青海真信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三家企业,探索出了一套“三提升三带动”的扶贫模式,帮助企业发展成为生产、加工、销售及物流一体化的综合性企业。

通过这一模式,提升了企业生产规模,帮助企业更新生产设备、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加工效率,带动农户增收。提升了产品质量,严格监管产品生产各环节,规范企业加工技术,严把检测标准,打造高端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企业增效。提升了品牌形象,帮助企业扩大规模,拓展物流业务,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发网络营销模式,进行品牌形象设计,大幅提升知名度,带动产业增质。

几年来,地质大学在帮助企业增收方面,累计投入960余万元。通过企业带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1家,带动全县贫困人口980余人,带动贫困户就业80余人,每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


        软硬结合 助力脱贫

多年来,地质大学党委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将软实力建设和硬件基础工作相结合,促进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助力化隆县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在软实力方面,地质大学紧密围绕党建促脱贫,落实该校一个二级党组织对接一个乡镇党委,采用“党建+”模式,树立问题导向,聚焦薄弱环节,在产业、教育、党建、基础设施等方面发力,解决化隆县脱贫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助推化隆县打赢脱贫攻坚战,累计投入130余万元,参与帮扶的党支部达50余个。实现了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党建搭台,项目、科技和产业跟进,校地携手,实现组建一支团队、打造一个项目、带动一批贫困户的帮扶模式,推动基层党建与脱贫攻坚工作有效融合的工作目标。

在硬件基础工作方面,地质大学发挥学科优势,组织校内地质灾害专家和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联合赴化隆县进行地质灾害调查,与化隆县联合申请2016年度特大型地质灾害防治专项“青海省化隆县夏琼寺滑坡灾害防治工程”获国土部、财政部批准,经费总额达1400万元。2019年,夏琼寺部分区域出现地质灾害滑坡,该校多名专家亲赴现场,指导我省有关部门编写滑坡灾害治理方案,一举获得批准,为化隆防止地质灾害提供了基础性科学依据和成功经验。

如今,化隆县已整体实现脱贫摘帽,地质大学一如既往地关注化隆发展,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共创化隆美好未来。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