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脱贫路上,他们最可爱!

2020-06-05 10:38:48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群众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批带动能力强、有知识、有技能、有发展经验的党员干部“下沉”到扶贫一线,到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在脱贫攻坚中扛起了责任担当。他们穿梭在乡村基层、忙碌于贫困户家中,在扶贫一线安守着平凡;他们不断夯实农村基层基础,改变农村贫困面貌,让百姓的脱贫路越走越宽。

支部书记成为“主心骨”

推进脱贫攻坚,一个战斗力强、团结务实、勇于开拓的党支部,能为贫困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好的党支部书记,能带好一支队伍、干出一番事业、惠及一片群众。

向阳村位于民和县中川乡以北的红崖山脚下,全村139户690人,有耕地55.3公顷,其中贫困户有10户。谢占胜是向阳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党支部是群众脱贫的“主心骨”,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建好队伍。

这些年,他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党支部工作的重点,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四议两公开”等党组织制度,从每月一次的支委会议到“固定党日”活动,从每季度一次的党员大会到半年一次的组织生活会,他都示范带头,认真对待,精心确定会议议题、时间和学习内容等,组织全村党员认真学习。

在他的倡导下,党支部改变了以往念文件、读报纸的学习方式,通过邀请包片领导讲党课、老党员现场讲述、果蔬专家讲技术等方式,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通过共同讨论、集中学习、协同解决,党员间互相沟通的意识强了,交流的话题多了,无形中也增强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人心齐,泰山移。在做好“富脑袋”工作的同时,谢占胜带领支部党员主动行动,跑项目、争资金,投资40万元,修建了村级综合办公服务中心,让党员们有了自己的活动场所;协调民和县交通局,先后完成硬化路9公里;协调县水利局,修建渠道8公里,使30公顷旱地变成了水浇地,亩产提高近500公斤;争取县民宗部门项目资金46万元,安装路灯80盏,让漆黑的村庄亮起来了……

2016年,向阳村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整理出耕地近26公顷。按照乡上的统一安排,这些土地准备分给村民,由村民自行种植。在谢占胜的带领下,一个由3名党员和2名群众参与的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了。合作社共投资60万元,流转土地21.5公顷,种了将近5万株桃树。2017年,在县水利局的支持下,投资100万元的喷灌项目启动实施,这些桃树也将成为村民的“摇钱树”。

村民吴存福说:“岁数大了,外出打工无门。现在干完自己家的活来合作社,做一些施肥、除草、打药的工作,每天能赚80块钱,我很有兴头。”

“谢书记实话‘攒劲’,在他的带动下,村党支部的活动多了,党员们个个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带头搞养殖业、种植业,带动大家脱贫致富。”年近八旬的老支书李生荣说。

几年来,在谢占胜的不懈努力下,村里先后完成投资1200万元,向阳村的路平了、水通了、灯亮了,向阳村也从“后进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第一书记”成了“顶梁柱”

近年来,民和县各级党组织把最优秀、最能干、最善于脱贫的干部调配到脱贫攻坚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他们奋战在脱贫一线,当先锋、打头阵、作表率,成了村里的“顶梁柱”。

从2016年11月至今,北山乡德兴村“第一书记”李勇平从省城西宁来到民和县,一头扎进德兴村,与村“两委”班子一道走访群众,了解民情,争取项目,发展产业,带领群众走出了一条脱贫路。

2017年5月,为改变“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困境,北山乡的乡亲们面临整乡搬迁。大家都清楚,让群众离开居住了几十年的土地,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当兵出身的李勇平并没有退缩,他逐户走访,与群众谈心交流,倾听群众提出的困难和问题,向群众讲解易地搬迁政策、补助标准,讲解搬迁后的诸多好处。

经过近两个月的努力,全村184户群众全部同意搬迁,并签订了搬迁协议书。

李勇平深知,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2017年开始,李勇平就决定在广袤的黑土地上做文章。他将北山乡盛产的无污染、品质优良、口感好的马铃薯作为北山乡的特色产品,成功注册了“拉古山薯”特色农产品商标。2018年,他紧紧抓住发展村集体经济的有利时机,注册成立了德兴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民和德心种植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101户,登记土地67公顷。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的鼎力支持下,为合作社注入资金80万元,发动14家企业捐助资金10万元,争取中药材种植项目补助50万元。2019年,合作社流转土地40公顷,种植黄芪、特色马铃薯,年收入达40余万元。

依靠那片黑土地,得益于李勇平的好思路,德兴村村民们的钱袋子日益鼓了起来。

党员干部愿做“贴心人”

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这些年,民和县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争先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唱主角、当先锋”,与乡镇和驻村工作队共同研究把脉,为脱贫出点子、想办法,广大群众也从他们身上找到了目标、学到了本领、增强了信心。

光辉村是官亭镇为数不多的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4户105人。党员张海山1998年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后,一直在摸索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2011年起,他开始担任光辉村村主任。

在村集体无任何资金的情况下,他和村“两委”干部多次到镇政府和省、市、县农业部门跑项目,争取到30万元帮扶资金,流转了8公顷无人种植的山地种植百合。随后,他带领种植户到甘肃省兰州市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到省、市和外地批发市场寻找客户,终于和兰州一家公司签订了买卖合同,解决了百合没销路的问题。

为全面推进百合种植,他和几位村干部注册成立了光聚辉合作社,实行统一供种、统一防疫、统一回收的管理模式,为该村及周边多个村的贫困群众增加了脱贫致富的渠道。

张生福和牙三喜梅是长期在他合作社工作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6底,他们都有了固定的经济收入,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张生福对自己能够脱贫感触颇深,他说,虽然村民们文化程度不高,但事实上谁也不愿顶着贫困户的“帽子”享受政府的生活补助。“前些年,我们还能到工地上做工,可现在年龄大了,外出打工没有老板愿意要。因为没啥技术,所以就只能窝在家里种小麦、玉米,渐渐地就成了村里的贫困户,是张主任给了我们脱贫致富的平台。”张生福说。

自光聚辉合作社成立以来,张海山将本村及周边村的贫困户和一些农村留守妇女吸纳到合作社做工,不仅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了撂荒的山坡地,更为那些想靠自己脱贫致富的贫困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

“张主任是我们群众的知心人,他任职以来积极稳妥地解决了村道破旧、群众出行难、生活垃圾乱堆乱放、村容村貌差等一系列民生问题,还带大伙一起致富,对这样的党员干部,我们信得过。”牙三喜梅说。

“主心骨”“顶梁柱”“贴心人”,这些群众对扶贫干部的称呼,包含着浓浓的深情。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正是这些千千万万扎根一线的党员干部,筑牢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脱贫路上,他们最可爱!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