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富硒产业“硒”望大道越走越宽

2020-07-23 09:59:46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邓成财

近年来,富硒马铃薯、富硒大蒜、富硒鸡蛋、富硒牛羊肉和富硒燕麦……一个个拿得出手的响亮品牌,打响了海东市“富硒”的名号。随着人们对硒的开发价值的逐步认识,富硒资源成了海东农民得天独厚的优势,铺筑的“硒”望之路也越走越宽。

2010年初,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首次在海东市平安区、乐都区发现840平方公里的富硒土壤资源。其中平安区富硒土壤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平均硒含量0.44 mg/kg,超过全国平均背景值(0.29mg/kg),土壤硒浓度适中,达到足硒或中等富硒的标准,享有“中国高原净土富硒区”“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和“高原硒都”之美誉。

硒是这方土地对百姓最好的馈赠。从农户到基地,从基地到企业,富硒产业发展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散到聚,由园区示范到全域发展,逐步成为海东农业经济发展的强劲增长点和重要增长极。

富硒农产品真有那么好?富硒资源能给海东农业带来什么?农民们又能受益几何?下面就让时报记者带您去探寻河湟谷地的这条“硒”望之路……

向富硒土壤要效益

青海绿雏富硒农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 颜琦

独特的地质地理环境,让硒这种资源成了海东市平安区农民手里的宝贝。在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富硒产业正悄然兴起。

2011年,平安区农业农村和科技局在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土质较好、硒含量高的白沈沟率先建立起全区第一个富硒果蔬种植示范园基地。第二年,基地正式建成,目前已建成1500多栋大棚,主要以种植富硒果蔬为主。

该示范园基地规划总面积1.14万亩,涉及平安镇和沙沟乡的4个行政村。基地通过以“公司+合作社+科技示范+农户+大学生创业”的经营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富硒产业。在做大做强富硒产业的同时,基地还将富硒种植业和观光旅游业紧密结合,利用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多方筹措资金,对示范园区进行提档升级,建成了集休闲、观光、采摘为一体的无公害富硒设施农业长廊。

富硒示范园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周边的农户,而企业也从这富硒的土壤中尝到了甜头。

2012年,青海绿雏富硒农畜产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颜琦在平安区三合镇张其寨村建起了最初的富硒蛋鸡养殖场。随后又在洪水泉乡糜子湾村流转土地2000余亩,进行规模化林下生态土鸡养殖,种植富硒含量较高的燕麦、苜蓿草等农作物,以生物转化的饲养方式,实现了鸡蛋的自然富硒。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带动了周边千名农民实现了脱贫致富。

颜琦说:“公司从2011年发展至今,旗下已有富硒鸡蛋、富硒藏香猪等5个产品系列。仅富硒鸡蛋日产就能达到3.5吨,产品主要销往平安、乐都、互助、西宁地区的十多家超市,供不应求。”

“现在富硒养殖业很火啊,市场上很多牛羊肉、鸡肉都是富硒的,营养价值高,老百姓吃得也放心。”市民颜女士告诉记者。

2019年,平安区富硒特色种植面积达7.45万亩,富硒生态牛羊驴养殖基地8处,规模种植马铃薯3.2万亩、金丝皇菊590亩、羊肚菌65栋大棚、中药材3000亩、油用牡丹2000多亩、奶油草莓22栋大棚、百合1400亩、油菜1000亩、吊杆杏1360亩、胡萝卜500亩、金花葵200亩。富硒产业已成为海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重要产业。

富硒产业异军突起

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 时福存

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时福存介绍,2013年,为充分利用丰富而独特的富硒土壤资源,平安区提出了打造“高原硒都”的战略目标,实行高起点定位、高标准规划、高效能运作、高规格推进,将其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突破点、促进农民增收的支撑点、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来全力推进。

同时,出台了扶持富硒产业发展的文件,把富硒产业开发作为“一把手”工程抓实抓好。成立了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由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投入到商标注册、产品认证、技术开发及产品检测等工作中。并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跟进、农民和社会参与等多渠道、多层次的富硒农产品开发投入机制,力争“高原富硒之都”实至名归。

从2010年“蹒跚学步”,到2015年、2017年平安区两次位列“中国十大富硒之乡”。建园以来,平安区成功举办了三届高原硒都富硒产业发展论坛暨招商引资洽谈会,2017年11月,在北京成功举办了中国青海海东平安高原富硒产业招商引资暨产品推介会,2018年8月在西宁成功举办了海东市硒与人体健康调查成果新闻发布会等活动,富硒主导产业优势逐步凸显。

目前,马铃薯、大蒜、燕麦、禽蛋、牛羊肉五大富硒全产业链已现雏形,金丝皇菊、苦荞、特色果蔬、油用牡丹、食用百合已具规模。反季节羊肚菌培育试种成功,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中华钙果、富硒中藏药材培育进入关键阶段,食药同源健康农业潜力巨大,形成了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和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富硒资源已成为海东农牧产业发展的独特优势。

“以硒为贵”展宏图

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 贾永福

一家家企业落户新田,一个个产业变大变强,一个个产业园区好似绽放的一朵朵奇葩,带来了海东农业经济发展的满园春色。对于今后的发展前景,平安区高原富硒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管委会主任贾永福充满信心。

“富硒产业是一个长期的工程,要继续把壮大富硒产业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擦亮高原富硒品牌。”贾永福说。

贾永福介绍,做大做强富硒品牌,要充分利用农业、科技、水利、国土等部门政策,通过项目包装、资源整合,加大富硒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改善田间作业条件。实行政府扶持,对富硒区内改良品种、种植优质富硒农产品的农户实行补贴,提高产品质量与档次,增强富硒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强力推进品牌建设,实施区城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大动作、高密度地提高品牌营销力,真正实现“以硒为贵”、大展“硒”望的宏图。进一步打造“中国高原富硒养生区”,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打造一批上规模、上档次、有影响力的富硒龙头企业集群。

此外,要鼓励和支持“三品一标”、产品专利、地理商标申请认定,加强市场保护。制定富硒技术标准和标签使用规范。以中国农业大学编写的《富硒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和华中农业大学编写的《富硒产业园规划》为依托,将平安打造成青藏高原“硒都”之称的高原富硒养生区。

贾永福说,截至目前,已注册了“高原晒都平安”“硒荞湾”“仙草农场”“百草旭”“铭祥”“安驿”“芳谱”“冰岭山”“ 河湟印象”“河湟古驿”等18个商标。

品牌农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现代农业效益的凸显,实现了特色产业的集聚发展。海东以资源为依托,大力实施富硒品牌带动战略,富硒产业已经成为海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龙头支柱产业。

如今,草莓甜了,油桃红了……在这生机盎然的季节里,河湟谷地迎来了又一个重要的时刻、一个新“硒”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