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拉面产业提档升级闯天下

2020-07-23 10:09:3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时报记者 巴迎桂 

上世纪八十年代,被生活所迫,不甘贫穷与落后的海东市化隆回族自治县“第一代”拉面人背起行囊,决心走出去闯一闯,开创了一条靠拉面技能创业之路。从此,海东拉面人亲帮亲、邻帮邻,从珠三角到长三角,从中原大地到京津冀,拉面店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谁能想到,改变化隆县近三代“拉面人”生活的这碗面,经过近30年的发展,竟能释放出如此巨大的能量,成了让海东市乃至青海省引以为傲的拉面产业,成为“品牌面”,也让众多海东贫困群众走向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

不就是普普通通的一碗拉面,能玩出什么花样?请让时报记者带您了解“这碗面”背后的故事。

被逼出的拉面创业之路

“第一代”拉面人韩录

曾经,山大沟深、土地贫瘠,“风吹石头跑,拉羊皮不沾草”是化隆县大山深处的真实写照。由于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恶劣,当时的化隆群众基本处于“靠天吃饭、望天增收”的境况,生活十分贫困。为了摆脱“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境况,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化隆群众开始走出去,去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淘金”,或去西藏自治区跑运输。

“但是基本十次出门九次空。”化隆县加合乡下卧力尕村村民韩录回忆说,他是“第一代”拉面人,当时化隆群众外出务工并没有正规的渠道,一般都是亲带亲、邻带邻、朋友带朋友,所以在务工的过程中经常碰到“黑包工头”。“黑包工头”经常恶意拖欠工钱,少则几年,多则十几年。当时一心只想着解决温饱问题,脱贫致富是想都不敢想的。

在各种条件的逼迫下,1984年,不甘心一辈子就这样活着的韩录成为第一个走出大山“吃螃蟹”的人。他单枪匹马前往西藏拉萨,在帐篷里开了海东人的第一家拉面馆。凭着自己精湛的拉面手艺、吃苦耐劳的干劲和真诚待客的服务态度,拉面馆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两年后,拉面馆给他带来了2万元的纯利润。在当时,2万元可以说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韩录也成了村里人人羡慕的“万元户”。

1991年,韩录的拉面技艺被几名印尼华侨传到网上,并在印尼一家电视台播放,受到印尼民众的广泛关注。同年9月,韩录被印尼官方邀请参加了雅加达食博会面食节,与世界上32个国家和地区的面食大师进行了擂台赛,获得雅加达食博会面食节特别奖。从此,中国西北牛肉拉面开始名扬东南亚。

从印尼回来的韩录,借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厦门重新开起了一家名叫“厦门第一家拉面馆”的饭店,并根据厦门当地的饮食习惯,首创了厦味干拌,生意也越来越火。当时韩录一年就赚了五万元。

就这样,厦门成了海东拉面人梦开始的地方。一时间,家乡的人听说了韩录开店挣了钱,纷纷效仿韩录,打着“拉面馆”的招牌,走上了外出拉面的创业之路。

脱贫致富的拉面产业

“第二代”拉面人马黑买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韩录等“第一代”拉面人的带领下,化隆人亲帮亲、邻帮邻地走出大山、走出化隆,以海东为中心,足迹遍布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厦门等271个大中小城市。

化隆县沙连堡乡沙连堡村村民马黑买就是通过亲戚的带领走上了拉面致富之路。上世纪90年代末,过怕了“食不果腹”的穷日子,年仅13岁的马黑买就跟随姑父前往厦门开启了他的“拉面生涯”。

刚到厦门的马黑买没什么手艺,只得从跑堂干起。后来,他跟着姑父学会了拉面,成为一名面匠。马黑买凭借这个手艺,逐渐积累起开店的本金。3年后,马黑买开启了他的“单飞”生涯。

从刚开始的一间只有6张桌子的小店,经过近20年的打拼,马黑买的拉面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他创办的“南翔拉面”也成了厦门响当当的饮食品牌。于是,他又陆续带动化隆当地的亲戚朋友300余人走出大山,走上了“一年跑堂、两年面匠、三年小老板”的脱贫致富新路。

成功之后的马黑买开始计划着要将拉面“拉”出国门,他也一直为此努力着。2017年,喜讯传来,马黑买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开起了“青海省海东市第一家拉面连锁经营旗舰店——海尼尔拉面馆”。马黑买在微信朋友圈这样写道:“我们开业了,前三天免费品尝,欢迎大家前来品尝。”记者了解到,马黑买在吉隆坡的拉面店正式开业当天就卖了500余碗,营业额达5000余元。

从跑堂到拉面匠再到自主创业,当时,在化隆县有上万名像马黑买一样的贫困群众通过“一碗面”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之路,也逐渐让曾经是国家级贫困县的化隆县看到一条脱贫致富的好路子——拉面产业。

异乡“娘家”让拉面人安心

海东驻厦门拉面办事处负责人马成祥

海东成千上万的农民走出家门,借助一碗小小的拉面,闯出了一条致富之路。成功的背后,必然有着创业者辛勤的汗水和不懈的努力,但更少不了当地政府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贴心帮助。

在厦门这座繁华的大都市里,有一群带着梦想和希望的海东籍拉面人在这里驻足扎根,每当他们说起日益富裕的生活时,总是会提到海东驻厦门拉面办事处负责人马成祥。“因为有他的帮助,我们的创业之路少了些坎坷,因为有他的奉献,在异乡的拉面人有了一个可以依靠的家。”大家这样称赞他。

“拉面匠”的生意走上了正轨,但外出拉面人子女上学等一系列的问题成了困扰拉面人的心头事。海东驻厦门拉面办事处负责人马成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向厦门市委、市政府提交了《关于西北拉面馆少数民族子女申请入学的报告》。随后,海东籍的20多名孩子就近入学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办事处就是我们的‘娘家’,我们有什么困难,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办事处。”在厦门中山路经营了20余年拉面馆的韩海录也是第一批到厦门发展的化隆人,谈及办事处所做的工作,他充满了感激。

多年来,厦门办事处为海东籍近2000多名拉面人在维权和跟踪服务上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协调处理各种纠纷120多起,挽回经济损失400多万元。如今,海东市在省内外设立了90个驻外劳务办事机构,现有128名懂经营、善管理、会服务的工作人员,办事处在协助解决“拉面产业”从业人员办理证照、处理劳务纠纷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了“娘家人”做后盾,在省内外经营的拉面店如虎添翼,也有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政府引导,每月以平均100户的速度向内地大中城市、城镇、乡村延伸,海东“拉面大军”也日益壮大。目前,海东拉面人在全国271个城市里开了2.9万多家拉面店,拉面产业及相关产业经营收入达180亿元。

拉面依托互联网打开新世界

中国拉面网创始人马青云

马青云是化隆县扎巴镇窑洞村走出的第一位大学生,也是“第二代”拉面人,他曾像许许多多的小店经营者一样起早贪黑,但和很多人不同的是,他的眼光没有停留在小作坊,也没有停留在单打独斗上。为了让拉面行业做得更好更长远,从2014年开始,马青云就一心扑在为拉面人服务和让贫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新时代”拉面事业中。

“当时的化隆拉面各自为阵,不成系统,亟待转型升级。”马青云说。于是,他创办了海东市伊达餐饮管理投资有限公司。以此为起点,开始了各种类型的拉面服务。从提供劳务信息,到创建中国拉面网拉面商城,到开办拉面商学院,再到产品配送、品牌支持,几乎包含了为拉面人服务的一切内容,并为全国范围内的3万家拉面店做综合服务。

短短几年,中国拉面网电商平台注册企业和个人会员达到6.5万,服务拉面店达2万家,其中仅化隆籍拉面店达1.1万家。已建成的广州、苏州、天津3个物流配送点,有效覆盖了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未来这样的物流配送点将达到100个。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形势严峻,拉面人原先的经验已不足以让他们应对出现的新问题。马青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2015年,马青云四处奔走,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打造了拉面演播厅,特邀在餐饮烹饪技术和餐饮管理方面有突出成就的专家和学者,在线上培训拉面人,为拉面人送去最新的行业资讯和技术。

如今,拉面产业发展真正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在“互联网+”的时代热潮中,海东拉面敢于尝鲜、勇于尝新,正不断实现提档升级。“互联网+拉面”打开了新时代、新一代海东拉面人的新世界。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