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亮成绩 找差距 鼓起脱贫攻坚精气神

2020-08-28 10:16:10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胡生敏 蒋晖 摄影报道

八月的循化瓜果飘香,风景迷人。8月27日,全省精神脱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召开,让这个县城顿时一片欢腾。来自全省各市州的代表来到循化县观摩、学习脱贫攻坚经验。

这是一次特殊的观摩活动,它以“精神脱贫”为主题,成员由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玉树藏族自治州、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南藏族自治州、黄南藏族自治州及西宁市等地相关负责人代表组成,他们都是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指战员”。他们用“开阔了视野、拓展了思路、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脱贫攻坚的能力”来总结参观考察的感受。

观摩学习拓宽思路

近年来,作为西部民族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循化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克服资源禀赋差、基础欠账多、群众致富门路少的严峻挑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于2018年脱贫,成为全国唯一的区域性整体脱贫摘帽的撒拉族自治县。

“我们见证了循化县发展的喜人景象,感受到全市上下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信心和干劲。”“贫困并不可怕,苦熬不如苦干。”观摩团一路走、一路看、一路听、一路评,先后来到白庄镇乙日亥村、白庄镇张尕清真寺、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产业园进行观摩,对循化各族干部群众不等不靠,通过积极倡导移风易俗新风,以产业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社会帮扶等一系列扶贫项目和富民举措,点燃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梦想与激情,创造脱贫攻坚的循化模式连连点赞。大家在观摩交流中学习、借鉴经验,在检查评比中找不足、补短板、促提升。

“乙日亥村以革除陋习为抓手,坚持干部带头,注重典型示范,走出了一条自立自强的脱贫之路。”“作为乡镇基层,首先是深入落实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任务,一方面做好帮扶责任人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号召农村党员加入到扶贫队伍中来,保证我们的贫困户能够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监管,要以产业优势引导贫困户能够依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还要建立起防贫反贫机制,落实好贫困户的兜底保障,最终夯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层基础。”循化县道帏藏族乡党委书记倪翠说。

乡村大变样、农民精气神足、生态景区引来无数游客……观摩团代表直观、全面地感受了循化各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取得的丰硕成果,纷纷感叹点赞。

卢春玲是海北藏族自治州民政局社会救助科科长,她说:“刚才通过观摩、翻看典型材料、个别交流等形式了解了循化县的脱贫之路,我能感觉到循化县对脱贫攻坚非常重视,群众参与程度也非常高。”

产业振兴之路走得稳

产业打基础,增收门路广,农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撒拉尔故里民俗文化扶贫产业园内,拉面人早已搭起了面案和汤锅,陈设了制作青海拉面的10多种原料。只见拉面师傅双手上下翻飞,面团如水袖飞舞,一拉一扯之间由粗变细;晶莹剔透的汤汁,滑利爽口的拉面,清香扑鼻的蒜苗香菜,令人垂涎的牛肉块,红红的辣椒油,勾起了人们的食欲……拉面技艺引来观摩团的围观。现场,观摩团不仅了解了青海拉面产业的创业史和发展史,还倾听了撒拉族同胞在拉面市场上敢想、敢闯、敢拼、敢干的拉面产业发展的故事。

循化地处黄河峡谷地带,人均耕地不足0.1亩,自然资源相对不足,随着国家水电建设和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实施,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和畜牧养殖,收入较低,生活困难。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摆脱贫困帽子,让自己的生活富裕起来,只有走出山门闯一闯才行。

借着改革的春风,走出去创业成了增加收入的不二选择。循化人通过不断探索,积累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快速致富的路子,就是开拉面馆,发展拉面产业。

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以来,循化县分析了群众创业致富的多种商业活动,拉面店本钱不多,门槛不高,风险小、收益快,通过引导和培育,可以成为主导产业。几年来,循化连续出台了多项鼓励拉面产业发展的文件措施,并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在全国35个循化拉面人集中的城市设立办事处,协同当地政府共同做好服务管理工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循化县加快推动扶贫开发模式从“输血”向“造血”转变,一方面加强思想引导,另一方面加强技能培训。2014年以来,仅贫困户拉面技能培训便投入1400万元,培训1.3万余人(次)。在培训中,形成“带薪在岗实训+创业”的新模式,不少人做到了当年实训、当年脱贫,一人拉面、全家增收。

“他们步子迈得开,胆子大,产业振兴的路走得稳、走得快。拉面真的是一张金名片。”“这种发展模式对同属于民族地区的海西很有借鉴意义,我们要认真思考怎么发挥地区优势和民族特色,让海西的资源活起来,群众富起来。” 乌兰县代表团代表说。

“通过一碗拉面,循化县的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乡镇再到整个县实现了整体脱贫,这个效果是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产业发展的步子走得很稳。”贵南县政府副县长扎西当周说,精神脱贫脱的是一种精神面貌,如今,贫困群众都有向上的、拼搏的动力,不再等、靠、要,唯有进取心方可割“穷根”。

立典型树榜样鼓气势

弘扬主旋律,脱贫攻坚就有了主心骨;传播正能量,跨越发展就有了动力源。近年来,循化县通过文化熏陶、思想引导、典型带动等方法,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以强大的精神动力美化生活家园、丰富精神家园。

张尕清真寺位于循化县东南部的白庄镇张尕村。清真寺始建于明末清初,距今约有4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3900多平方米,是宫殿式古建筑类景点。张尕清真寺历史悠久,保存完整,1988年被青海省政府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近年来,张尕清真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扎实开展“平安寺院”活动,积极创建民族团结活动,积极开展“四进”活动,是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寺院。为了强化宣传教育,夯实脱贫基础,张尕清真寺扎实推进教育宣传引导工作,动员宗教界人士广泛参与脱贫工作的宣传,激发群众树立自主发展意识,为脱贫攻坚增添了动力。

循化县全面落实各类惠民政策,全力促进公共服务均衡发展,持续补齐各民族发展短板,有效解决了一大批涉及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生态环境等各族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各族群众充分享受精准扶贫成果,各民族在脱贫实践中交往交流交融。同时,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巩固脱贫成果的基础任务,坚持政府与社会齐抓共管、干部与群众携手共创,动员多方力量,在广大农村大力开展以“三清五改治六乱”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有效解决了一大批顽固性、显见性突出环境问题,农村环境有了显著改观,群众的文明素质有了很大提升。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鼓励贫困群众苦干、实干,明白‘好日子是干出来’的道理,一个最好的办法,就是能人带动、典型示范。要以思想引导为前提,不断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深刻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政府副县长王明芳说。

任重而道远,砥砺前行。精神文化脱贫行动,与脱贫攻坚同步伐,与贫困群众共呼吸。循化县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奋进在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