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省派“第一书记”各展其能拔穷根

2020-09-22 09:51:5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时报记者 邓婷 通讯员 严香仲 摄影报道

发展既符合村情,又能见效快的产业,是增强贫困村造血能力、实现稳定脱贫的源动力,同时也是奋战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各贫困村扶贫“第一书记”的共识。

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从省上不同部门、不同岗位派驻到互助土族自治县的扶贫驻村“第一书记”们扎根基层,在深入调研、吃透村情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派驻单位及自身的优势,因村施策、对症下药,各展其能,开辟出了一条条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好路子,真正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

特色养殖 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孙玉宝是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到互助县哈拉直沟乡魏家堡村的驻村“第一书记”。自驻村以来,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领着全村群众全力发展村级产业,使魏家堡村整村退出贫困。

为此,孙玉宝多次深入田间地头和群众家中进行调查研究,在吃透村情、摸准民意的情况下,他决定利用魏家堡村山地资源丰富、剩余劳力多、种养能手多的优势,带领群众全力发展种养殖业。

经过多方筹资,孙玉宝帮助魏家堡村注册成立了“互助县晟茂种植有限责任公司”和“互助县业盛生态养殖有限责任公司”,并指导村里的2名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流转闲置土地6000亩,引进了黑驴养殖技术,并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黑驴养殖和繁育。

目前,魏家堡村已建成黑驴养殖圈舍2600平方米,储草棚1000平方米。

为解决黑驴的销售问题,孙玉宝又积极联系沟通,与甘肃天水罗成养殖有限公司达成意向协议,实行以需定养,计划年出栏肉驴400头至600头。同时,发动群众种植苜蓿2000亩、大豆1000亩、燕麦1000亩,作为养殖合作社的饲料基地,真正实现“种养结合、以种促养、草畜联动”。

2019年,魏家堡村的养殖与种植公司实现利润500万元,发放劳务工资220万元,带动了近300余户农户增收。

“以前家家户户都种麦子,辛苦一年,即使是种田大户也挣不到钱,最后很多人都选择外出务工,偏远山地的耕地也就撂荒了。去年开始,我们跟着村里的规划走,把山地撂荒的土地流转出来种青贮玉米和胡萝卜,有分红,还有流转费,很划算。”魏家堡村四社社长马绿德说。

乡村旅游让百姓吃上“生态饭”

自被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选派到互助县南门峡镇磨尔沟村任“第一书记”后,“文旅人”唐忠林就被磨尔沟村优良的空气质量、迷人的自然风光所吸引,并立即产生了要围绕磨尔沟村的山水林田湖发展乡村旅游业的想法。

唐忠林说干就干。他第一时间和驻村工作队员、村“两委”成员反复沟通、商榷,制定了《磨尔沟乡村旅游开发策划及实施项目》《磨尔沟村风貌改造方案》等,确定了通过建设景区带动一批、销售农畜产品带动一批、经营农家乐带动一批,力争使全村104户、393名贫困群众通过乡村旅游业直接或间接受益的发展思路。

为将思路变成实践,唐忠林没少跑“娘家”,没少寻“靠山”。随着游客服务中心、村容村貌改造、污水管网、四星级生态环保厕所等项目的落地实施,村基础设施日渐完善,磨尔沟村发展旅游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2018年,磨尔沟村陆续接待游客5600余人次。今年,磨尔台景区观光木栈道、露营地项目、高空滑索、玻璃滑道也已投入运行,每天吸引着不少游客前往游玩。随着游客的增多,村里的农家乐也蓬勃发展起来。目前,磨尔沟村有十几户村民经营农家乐,全村因发展农家乐实现收入近80万元。

作为“引路人”,唐忠林还积极寻求旅游企业并与之合作来增加游客数量,他自己也在今日头条开通头条号“村书记小唐”,发表脱贫攻坚文章38篇,积极宣传村里的旅游产业。

粉条加工让土豆成了“金蛋蛋”

2016年10月,柴义军被青海省税务局选派到互助县丹麻镇拉庄村任“第一书记”。听到这一消息,熟悉他的人都替他捏了把汗。他,一个从未接触过农村、从未了解过农村的城里娃行吗?

这种担忧在他到任的第一天,在拉庄村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村民们的脸上就非常明显地表露了出来。柴义军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默默地为自己鼓劲,给自己加油。

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用最短的时间掌握了拉庄村321户村民的基本情况。针对全村人均耕地不足3亩、自然条件差、无村集体经济、96%的农户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经济来源单一的情况,他脑子里闪现出创办经济实体的想法。

经过反复调研,他瞅准了拉庄村盛产的马铃薯,决定要在这“土蛋蛋”上大做文章。那些天,白天他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走家串户了解情况,晚上研读有关马铃薯深加工的相关资料,还抽空到相关企业找资金学技术。

2018年1月,柴义军驻村以来潜心要办的第一件大事终于办成了。在派出单位、互助青稞酒公司等的资助下,先后投资100万元,建成了粉条加工车间,并及时注册了“延守”牌粉条商标。

自投入生产以来,粉条加工车间在西宁、北京及安徽等地区已销售粉条4.7万斤,实现税后利润9万余元。累计吸收20余名群众到厂务工,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1人,务工人员年均增收达1万余元。至此,柴义军在拉庄村这块贫瘠的土地上打造出了一条绿色粉条加工产业链,将村民眼里不起眼的“土蛋蛋”变成了脱贫奔小康的“金蛋蛋”。

劳务输出让村民变身产业工人

“我的想法是,要在扶贫任期内,让公司领导班子掌握现代化的建筑业商务模式,并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让村民们以产业工人的思维投身行业,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实现技能持续升级。”这是青海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派驻到互助县哈拉直沟乡孙家村的“第一书记”王章军为群众谋划的长远发展路径。

孙家村地处川水地区,耕地少,大部分群众主要依靠外出务工来增加收入,但技能缺乏,只能靠打临工来揽活。在打临工务工时,多少遭遇过拖欠工资等维权难题,王章军意识到这种现状若不及时改变,将会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成效。

于是,他主动发挥派出单位的行业优势,经过认真的市场调研,和青海平兴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陕西建工集团青海分公司等多家大型建筑施工企业对接后,立即召集村干部、党员和致富带头人征求意见,最终决定成立“青海如匠建筑劳务服务有限公司”,组织带领群众开拓劳务市场。

他指导公司召开第一次股东会议,选举公司领导机构,通过公司章程等。在他的带领下,公司积极拓展业务范围,搞培训、跑市场、找订单、签合同。两年来,完成了青海省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食堂宿舍墙体内饰及屋面改造、乐都区保障房内饰等5个项目的施工,公司已实现了540余万元劳务收入,已初步为孙家村直接输出劳务工人30多人次,为孙家村实现脱贫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