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特色农业 亘古土地齐唱大风歌

2020-10-01 10:16:04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记者 李富生 摄影报道

春季牧场里,成群结队的牛羊悠闲觅食;夏季道路旁,一望无际的麦田随风起伏;金秋果园内,人参果、油桃等富硒果蔬硕果累累;寒冬大棚中,蘑菇、茄子、辣椒等蔬菜鲜嫩肥厚。在海东广袤的大地上,一幅幅现代农牧业蓬勃发展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

近年来,海东市紧紧抓住建设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的机遇,牢固树立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兴农理念,坚定走“生态、绿色、有机、富硒”的发展之路,着力培育了农牧特色产业,倾力打造了“河湟硒谷”“黄河彩篮”等品牌,一大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粮油产量保持连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树立了样板,为全省粮食生产和“菜篮子”工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特色农业鼓起农民“钱袋子”

眼下的河湟谷地草长莺飞,水碧天蓝。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处处都能看到农牧民在发展特色农牧业的征程中奋力拼搏的身影。一个以高原特色产业为依托、产业化经营为载体、先进适用技术为支撑的新型农牧业体系正在海东形成。

互助土族自治县台子乡多士代村村民祁德玉说:“前两年买了一辆车,第一个月还贷款的时候,就在想第二个月的贷款从哪儿来?自从去年种了新引进的优质长白葱,不仅还清了贷款,兜里随便装个几百块钱也是常事了。”近年来,互助县充分利用气候冷凉、海拔高、无污染的优势,因地制宜,探索发展高原无公害蔬菜种植、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杂交油菜等特色农业,走出了一条农业发展的特色之路。

眼下,正是互助县长白葱丰收的季节,前来地头收购长白葱的客商络绎不绝。随着今年市场价格上涨,长白葱种植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村民祁成保说:“今年种植的长白葱好于去年的油菜籽,我家种植的1亩多长白葱在田间地头就被甘肃临夏等地的客商收购了,每公斤能卖1.4元以上。”

依靠日照充足、土壤疏松肥沃等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和地理环境优势,互助县成为全国最大的春油菜杂交制种基地和青海省最大的马铃薯制繁种基地。目前,互助县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优质油菜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的系列化服务体系,并已走向了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数据显示,2020年,全县油菜播种面积达32万亩,预计产量达5.44万吨。全县油菜播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万亩左右扩大到当前的30余万亩,油菜已成为农业第一大作物和农民增收的主要作物,每年为内蒙古、新疆、甘肃等春油菜产区及部分冬油菜产区提供500万亩优质杂交油菜种,在蒙古国、俄罗斯等异国他乡也落地生根了。

不仅如此,曾经作为海东主粮的马铃薯,也在河湟谷地焕发出新活力,已成为主导海东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产业,成就了海东农业的强势崛起。作为马铃薯主产区的乐都区,全力推广地膜、双膜、全膜覆盖式栽培技术,通过免费发放种子、化肥等方式,鼓励规模化种植,不断扩大种植面积,将马铃薯产业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成为脱贫攻坚的主要产品。“以前,马铃薯主要是自给自足,由农民自发种植、自家食用,规模小,无外销。”郭占福是乐都区峰堆乡上一村村民,也是乐都区合瑞顺洋芋良种种植专业合作社的负责人。为了带领村民走上致富路,郭占福通过流转周边土地,集中连片打造“千亩洋芋种植基地”和“千亩洋芋花海观赏基地”。目前,海东市生产的种薯除供给全省以外,每年还为甘肃、宁夏、陕西等省区供种,商品薯供向上海、福建及泰国、新加坡等地,深受国内外需求者的赞誉。

家住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西沟乡山庄村的冶文学,近两年通过种植当归药材,摆脱了贫困,开启了新的幸福生活。

冶文学的脱贫仅仅是海东市发展特色种植业的一个样本。过去,当归、黄芪这些中药材,对村民们来说并不起眼,但如今却成为海东农民增收的法宝,这是海东市调整产业结构带来的巨大变化。海东市把发展中藏药材作为一项特色产业来抓,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植品种不断增多,以深度贫困乡镇为重点,在互助、民和、乐都等县区建立当归、黄芪、大黄千亩示范基地34个,辐射带动农户种植当归、黄芪、大黄等12种中藏药材,种植面积达9.9万亩。

尽管海东耕地面积占全省的40%,但以往小麦、油菜、土豆“老三样”仅能维持生计。近年来,海东以做大做强高原特色产业为抓手,大力构建具有海东特色的产业体系,已建成减量增效油菜、马铃薯等千亩种植基地9个、万亩种植基地3个,种植业在突出杂交油菜、马铃薯两大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紫皮大蒜、乐都长椒、循化线椒、食用菌、大樱桃等高效普惠型产业,种植品种不断优化和多样化,产品市场不断拓宽,经济效益逐步提高,特色农业生产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

生态畜牧业唱响现代牧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养殖业最动人的描写,如今在青海高原的海东市,这幅动人的场景也得到鲜活展现。

秋日的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处处规模化的养殖场格外显眼,大大小小的禽畜养殖场内牛壮猪肥的场景,让记者深刻感受到民和县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带来的“畜”势勃发的新景象。

曾几何时,海东市畜牧业却是另一番景象:养猪是为了过年,养牛是为了种田,养鸡养羊是为了换点零碎钱。而如今,全市肉蛋奶及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8.29万吨、0.88万吨、5.41万吨和480吨,分别占全省总产量的17.9%、26.1%、11.8%、2.6%,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得以稳中提质。

实践证明,这几年是海东畜牧业高歌猛进、开拓创新、规范提升、蓬勃发展的几年。近年来,海东市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引导、扶持发展有地域特色的畜产品生产,全市牲畜数量逐年增加,产业化经营开始起步,规模养殖和饲草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

青海海邦生态养殖有限公司是乐都区最大的肉牛繁育基地,去年销售了一批肉牛到陕西、山西等地,出栏了1200多头肉牛,经济效益达到了2400多万元。

近日,记者来到该公司,上千头牛被分类圈养在一个个标准的牛栏里,饲养员正忙着添食、挤奶、清洁卫生……在另一边的牛栏里,一头头体型庞大的黑色无角肉牛争先恐后从栏舍伸出头,津津有味地享受着食物,牛的耳朵上挂着的号牌格外醒目。饲养员告诉记者,这个牌子是它们的“身份证”,通过牌子可以查到它们的血缘关系,保证繁殖血统的纯正。

该养殖场建场生产以来,在配种、繁殖、饲草料加工、疫病防治、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积极探索,通过“订单农业”等产业化经营机制,探索出了一条集“种植、养殖、加工”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养殖新路子。目前,已全面实现机械化生产管理。“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000万元,扩建观光养殖产业区,引进架子牛1000头,争取到年底实现销售收入3720万元。”该公司负责人周海邦说。

站在海东市平安区洪水泉山上,一眼望去,连片的燕麦在山坡随风摇曳。来到马圈村现代生态牧场的牛羊舍,满圈的牛羊正在悠闲地吃着饲料,一个个膘肥体健,精神饱满。“这些牛羊吃的都是我们自己的干草和青贮草料,无污染,没有任何添加剂,存栏的肉牛有150头、羊600只,已经出栏肉牛羊3000头(只)。”公司负责人吴玲玲告诉记者,为了保证羊肉肉质,让大家吃上放心羊肉,这家牧场自己种植牧草,在自家草场放羊,以自然放养与舍饲圈养相结合,可以让大家吃上绿色环保的放心肉。

秦怀荣是乐都区容生生态养殖有限公司负责人,因为环保整治和产业提档升级的需要,2017年,秦怀荣的养殖场被划定在禁养区内,按要求必须依法搬迁。2018年,经政府科学规划选址后,秦怀荣将该养殖场新建在高店镇湾子村,是一家占地338亩、年饲养生猪30万头的现代化、规模化、高科技、环保型标准化及粪污资源化利用种养结合的养殖基地。

如今,这种“养畜模式”在海东大地遍地开花。海东市不断总结“种草养畜模式”发展经验,探索适合海东的养殖业发展新思路,立足本地优势品种,大力发展肉羊、肉牛产业,延伸肉羊、肉牛产业发展链条,利用放养和圈养相结合的方式,发动养殖户积极投身种草养畜产业,上半年全市各类牲畜存栏335.41万头(只),出栏199.44万头(只)。

五谷丰登,又到了收获的季节,越来越多的海东“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药箱子”正走进千家万户,守护百姓“稳稳的幸福”。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