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海东篇章

——鸟成云在市委二届十次全会上的讲话(摘登)
2021-01-15 10:49:1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市委二届十次全会精神是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要迅速传达、认真学习,全面领会,用大会精神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提振士气。

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 党中央和省委的重大要求上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大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五中全会精神走深走实的重要会议。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就做好“十四五”时期全省工作作出安排部署。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让中央、省委制定的宏伟蓝图在海东得到最好落实,发出的最新号令在海东得到最好执行。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发展形势的科学研判上来。全面审视国际国内新形势,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增强机遇意识、风险意识,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积极融入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扎扎实实办好海东的事情,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让海东在全省全国新一轮发展中力争上游,力求超越。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长远发展的目标要求上来。保持战略定力,主动担当作为,精准施策、真抓实干,切实把中央、省委决策部署转化为具体的思路、举措和行动,确保海东各项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上来。积极探索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有效路径,切实找准海东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积极抢抓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兰西城市群建设、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等战略机遇,加快融入国内国外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优化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加快培育新型产业,努力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

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省委对经济工作规律的认识上来。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增强总结规律、把握规律、运用规律的本领,融会贯通,顺势而为,巩固拓展我市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推动海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以贯彻新发展理念为主线 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之年,也是建党100周年,节点特殊,意义重大。我们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经济工作主动权,拿出“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就是冲刺”的劲头,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扛起新担当、展现新作为、作出新贡献,在“十四五”开局阶段就跑出加速度、跑出高水平。

坚持把经济增长作为主攻方向。我们要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推动新旧动能接续转换,围绕培育生态、循环、数字、平台四种经济形态,积极构建具有海东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我们既要善于在继承中创新,也要善于在创新中提高。在继承中创新,就是推动传统产业巩固提升、创新发展,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着力巩固提升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示范带动作用,在全省率先启动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区、乡村振兴先行区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典型区建设,优化布局粮油种植、畜禽养殖、良种培育、果蔬药材、农畜产品加工产业,提升生猪生产为主的畜牧业产能,加快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粮食安全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动撂荒地实现复耕,坚决守住“青海粮仓”。要加快海东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着力推动铁合金、水泥、有色金属等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支持重点工业企业增品种、提品质、强配套。要做特做优“青”字号品牌,做大做强海东名片,深入落实拉面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建成拉面产业数字化总部基地及相关配套设施,推动青海拉面产业提质发展;深入实施“青绣”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青绣总部经济和青绣产业园建设,推动青绣产业创新发展;高度重视青稞酒产业振兴,落实《青稞酒产业振兴计划》,保护好百年品牌。在创新中提高,就是准确把握产业变革方向,充分利用海东后发优势,着力培育未来竞争新优势。以河湟新区转型发展为引领,着力推动信息技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构建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战略性产业集群。加快提升第三产业发展层级,着力推进“双万”健康养老产业,加快以乐都为主的核心区高端养老商住小区和养老庭院建设,推动医养融合发展,努力将海东建设成为健康养老基地和国家医养结合示范城市,使海东成为全省的海东。

着力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招引一批带动能力强、投资效益高、环保能达标、税收贡献大、吸纳就业多的优质项目,推进产业梯次布局、链接配套,积极融入全省创建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工作。着眼于项目落地转化,加快比亚迪动力电池材料、易华录城市数据湖、香港太子动物疫苗生产基地、奥特莱斯等重点项目进度,着力提升青海农林牧业商品交易中心平台运营质量,确保从深圳引进的11家光电企业全部建成投产,让每个项目都产生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引进更多优质项目、优秀人才、先进理念为我所用。要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方向,严把项目产业关、环保关、用地关、效益关,把最好的要素配置给最好的项目。

着力挖掘消费增长新潜力,必须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重点引进落地一批商业综合体,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有效规避“虹吸效应”。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消费潜力,营造消费环境,把更多的消费释放在海东。把高质量举办“青海年·醉海东”和河湟文化艺术节、黄河颂大合唱等系列活动作为破解消费被“两头吸”的关键之举,奋力打造引领青海、名扬全国的文旅融合“金名片”,不断增强海东文化自信、品牌自信、团结自信、发展自信。同时,注重培育新型消费业态,建立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加快中国(海东)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全省各类特色产品提供线上线下两个平台,推动跨境电商零售业态创新发展,打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打造“一圈三线”精品旅游线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红色旅游,集中力量打造喇家遗址、瞿昙寺、柳湾彩陶、互助土族故土园、撒拉尔绿色家园、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等文旅品牌,为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作出海东贡献。

坚持把城市崛起作为必由之路。我们要抓住兰西城市群建设机遇,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区域布局,加快建设城乡统筹“新海东”。

加快融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以人为本、城乡一体、产城互动、高效集约的城市发展道路,推动我市新型城镇化与国家、全省发展战略衔接统一、协调贯通。围绕融入兰西城市群建设,加强与兰州、临夏等周边区域的合作,着力推进川口—海石湾一体、加定—天堂一体、官亭—大河家一体发展,持续深化民和—红古创新发展先行区建设,实现甘青融合发展新突破。按照中央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战略安排,建立与西宁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探索相向发展的有效途径,打造“西宁—海东现代化都市圈”。抓紧抓实中心城区镇改办、村改居以及撤乡建镇等重点工作,形成星罗棋布、多点支撑的城市发展格局。

加快打造经济发展增长极。河湟新区建设,引领着海东的改革与发展,承载着全省的期待与憧憬。要按照“精明收缩、着眼四季、颜值革命、注重内涵”要求,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信息技术、商贸物流、文化旅游四大产业,着力打造全省现代产业承载区,努力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加强与无锡、深圳等地的务实合作,充分发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的引领作用,做大做强一批具有科技竞争力的企业,着力推进青海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建设,提升产业链水平。要大力培育引进一批城市综合体、商业综合体,切实增强河湟新区吸纳人口、集聚产业的能力。坚持与平安、乐都同城规划、一体建设,打造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城市新组团,着力构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坚持经济发展交通先行,着力推动市域内国省道提质改造,大力实施县乡道路通行能力提升工程,打通断头路、畅通出入口,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统筹铁路、公路、民航协调发展,积极配合西宁机场三期建设,努力争取西宁海东城际轨道交通和通用机场项目,加快构建综合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推进5G建设应用,实现城市、县城、重点乡镇和重点景区全覆盖。围绕提升青海副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水、电、气、通讯等设施,更好承接省会城市功能疏解,吸引全省资源要素向海东流动集聚。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重要抓手。海东是全省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要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总抓手,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建设生产好产业强的新乡村。立足海东资源禀赋,争取将六县区全部纳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着力推动以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高原现代农业示范区、青藏高原重要“菜篮子”基地、农牧融合发展先行区为载体的“三区一基地”建设,全力打造高原富硒品牌,组建富硒农业研究院,在特色产业发展上树标杆、创经验。加快平安驿河湟民俗文化体验地二期、循化撒拉尔水镇、化隆群科、互助加定、官亭古镇建设,推动民和七里花海、互助卓扎滩、油嘴湾、乐都卯寨等乡村旅游景点景区功能提升,高水平建设一批体现民俗民族文化、农耕文化、节庆文化的乡村旅游项目,打造乡村振兴百年项目、百年工程。

建设生态好环境优的新乡村。统筹推进县域城镇建设和村庄规划建设,合理定位县域城镇功能,把乡镇建成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持续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促进城乡服务均等化。要深入落实《海东市美丽乡村建设条例》,持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启动新一轮“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坚决杜绝工业和城镇污染向农村转移,着力实施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工程,让乡村更优美、农民更幸福。

建设生活好家园美的新乡村。着力开展乡村文化振兴和农民思想道德培育行动,注重弘扬河湟文化,保护古镇、古村落、古民居等历史风貌,大力发展有历史文化记忆和地域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留住乡韵、记住乡愁。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普及科学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全面落实《海东市移风易俗促进条例》,继续打造“善行海东”道德品牌,弘扬文明新风,实现山美、水美、人更美。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让生态环境、民俗文化、闲置土地等资源充分活起来,持续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深入研究脱贫成果巩固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机制,坚持试点先行、分类施策,推动乡村各展所长、特色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最大责任。我们要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握“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牢记“三问”警示,坚决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

坚定生态自信。把春秋两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作为海东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实践,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深挖潜力、持续推动,着力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全力推动城镇绿地、城市公园等生态项目,着力扩大城镇生态空间和环境容量,加快建设海东国家级森林城市,让生态宜居、绿色发展成为海东最靓丽的底色。

提高生态自觉。全力推动两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紧盯时序进度,突出靶向攻坚,确保交出督察整改合格答卷。坚持整治为先、修复为要,科学治理、精准施策,抓好《祁连山南麓海东片区生态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的贯彻落实,守好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要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着力抓好黄河、湟水河、大通河流域综合整治,确保三条大河清水出城出省。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和“两山”理论示范市县为抓手,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场标志性战役,深入开展大气、水、土壤污染联防联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实现由国土绿化向全面生态治理转变,不断满足各族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向往。

实现生态自强。全面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加快有色金属、建筑材料、农副加工等基础产业转型升级,全面降低能耗、物耗及主要污染物排放,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积极探索“生态+”模式,发展花卉苗木、森林旅游、乡村花海、林下经济等绿色生态产业,打造海东沿黄生态景观长廊。以我省创建清洁能源示范省为契机,加快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产业,统筹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全面构建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的能源开发体系,力促金山银山有价值,能源发展惠人民。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根本动力。我们要把全面深化改革引向深入,为海东发展注入新动力、赢得新空间、创造新机遇。

更高起点上深化改革。要把深化改革同促进制度集成结合起来,聚焦基础性、重大牵引性改革举措,加强制度创新,提升改革综合效能。要把推进改革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结合起来,科学谋划落实改革的时机、方式、节奏,推动改革行稳致远。要把激发创新活力同凝聚奋进力量结合起来,强化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激发海东发展的生机活力。

更高层次上扩大开放。充分挖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后发优势,不断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把海东的特色产业、特色产品、河湟文化推出去,把域外的新兴产业、前沿科技、优势企业引进来。致力于打造多式联运、口岸保税和综合物流于一体的商贸服务平台,进一步提升曹家堡保税物流中心功能,努力打造青藏高原东部国际物流商贸中心和丝绸之路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积极申报自由贸易试验区,打造跨境特色大宗商品集散中心,进一步提升经贸交流合作水平,加快推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着力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更高水平上创新驱动。着力深化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加快以青海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为主的“双创”基地发展,做实河湟新区科技资源特色载体线上孵化平台,努力构建完整创新创业生态链。利用青海移动高原大数据、中国电信云数据等国家级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布局河湟新区的有利条件,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关键技术领域寻求新突破,推动信息化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加大“柳湾人才小镇”等人才工程建设力度,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创新动力。

坚持把人民幸福作为奋斗目标。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倾力发展民生事业,让各族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要着力扩大就业创业,完善社会保障,巩固脱贫成果,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加充实。要振兴教育事业,提升健康水平,坚定文化自信,让群众的幸福感更可持续。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东、和谐海东、法治海东,让群众的安全感更有保障。

在党的领导下 奋力开创新海东 建设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海东建设的宏伟蓝图要变成美好现实,必须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不懈奋斗。

要坚定不移加强党的建设。狠抓政治建设,致力于加强各级干部政治建设和党性教育,持续在深学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狠抓组织建设,深入推进“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抓实农村城市党建、“两新”组织建设,统筹推进各领域党的建设提质增效。落实好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注重在乡村振兴、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等急难险重领域选拔干部,持续深化干部交流,着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坚持严管厚爱相结合,加强对敢担当、善作为干部的激励保护,让想干事、肯干事、能干事的干部有更好用武之地。狠抓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作风领域专项治理,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全市各级党组织要深入落实《海东市党委(党组)班子成员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各级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对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推动管党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着力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狠抓意识形态建设。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深入开展网络生态治理,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要凝心聚力实现奋斗目标。全市干部群众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诚团结、奋发图强,让“十四五”成为海东的“黄金五年”。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发挥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把好方向、定好政策、抓好大事、管好干部,真正成为干部群众的领头人和主心骨。各级人大要按照省委“五个坚定不移”要求,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进一步健全地方法规体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级政府要更加自觉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切实履行职责,更好为民服务。各级政协要发挥建言资政的平台作用和凝聚人心的桥梁纽带作用,引领各族群众更加积极投身全市各项事业,汇聚起推动海东发展的磅礴力量。各级群众组织、社会团体和各行各业要立足岗位、多作贡献,共同推动海东经济行稳致远、生态持续向好、社会长治久安、人民幸福安康。

要一以贯之落实发展蓝图。要按照市委的《建议》,制定好《规划纲要》,用《建议》和《规划纲要》指导新海东建设具体实践。同时,要编制好专项规划,确保与《规划纲要》相互贯通,形成海东现代化建设的科学规划体系。各县(区)要从实际出发,编制好本县区的《规划纲要》,形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功能互补、上下联动的规划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多做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工作,奋发有为、埋头苦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把海东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本报记者 李富生 整理)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