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生态之变装扮出最美海东

2021-02-22 11:53:57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张娜 卫正芳 摄影报道

曾经垃圾遍地、处处荒凉的小峡口,现如今变成了从省城西宁进入海东的明显分界线,青海云杉、油松、杏树等苗木让原本“脏乱差”的小峡口摇身变为一大景观……

几年前,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古鄯镇山庄村还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到处是荒山和壕沟,村民都是靠天吃饭的庄稼汉。几年后,穷山沟变景区,百姓吃上了“旅游饭”,腰包日渐鼓了起来……

从小峡口到川垣大地,从北山到黄河岸边,回看海东环保成绩单:300个“蓝天白云”天、356.97万人次参与植树造林“大会战”、全市所有干流支流年均水质均达到功能区目标水质、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在一场场有关“绿”的变革中,海东人民共享了绿色福祉。

近年来,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聚焦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入血脉、铸入骨髓、植入灵魂,“醉”美海东在绿水青山中实现了闪亮升华,广大市民也在绿水青山中实现了增收致富的梦想。

海东尽显生态宜居城市魅力

变化一:沙尘变清风

“前几年,这里的水泥厂没有防尘措施,粉尘四溢,我们住在附近的人家家里的窗户一天就得擦一回,冬天的时候家里取暖烧炕,用的都是燃煤炉,又脏又不环保。”家住乐都区雨润镇的王文莲一提起过去的生活环境,就连连摇头。

青海中钛青锻装备制造有限公司位于乐都工业园,几年前,高耸的烟囱、破旧的厂房、震耳的机器轰鸣声是中钛青锻的标志。曾经的中钛青锻利用煤炭能源加工生产机械零件,属于高能耗、污染严重的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和空气污染物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近日,记者走进该公司生产车间,看到管材、锻件产品生产分别采用热挤压、锻造工艺,原材料使用成型金属锭坯,坯料加热使用清洁能源电感应炉或天然气炉。无二氧化硫、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等物质产生。

“我们的整个工艺流程无生产废水产生,设备冷却用水全部循环利用,生产过程产生的金属边角余料全部回收利用,委托省内外金属冶炼生产单位重新回炉熔炼为合格原材料后再次使用。同时我们也正在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原材料利用率及降低边角余料的产生量,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产生量。”该工厂负责人李冬兰介绍道,从2019年开始,中钛青锻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厂区生态环境恢复,车间、厂区地面及道路全面硬化,厂区空地绿化面积达1.6万平方米,有效防止厂区水土流失,减少扬尘。

2020年以来,海东市持续推进《海东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目标,进一步强化“抑尘、减煤、控车、治企”措施,不断完善网格化管理体系和监管机制,继续强化工业企业排放达标管理,建立完善“一厂一策一档”制度,重点推进水泥、铁合金、建材等重点行业无组织排放深度治理、工业炉窑综合治理,有效控制工业企业污染。制定印发《海东市打赢蓝天保卫战重点工作任务清单及问题清单》,加大重点区域防治力度,对平安、乐都重点项目建筑工地、道路工地、砂石厂、矿山开采场地落实“六个百分百”情况进行专项检查。

机动车环保管理进一步加强,建设机动车排污监管平台,储油库已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清理整顿规范煤炭市场,禁止销售和使用不符合条件的燃煤及煤制品,推出电暖炕、电磁采暖炉等清洁环保的电采暖设备,对所有建筑工地实行扬尘监控,基本实现了扬尘治理的“六个百分百”,并严管渣土车,与周边市州实行大气污染防治区域联防联控制度,全力确保空气质量逐年向好。

近年来,海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通过强化建设项目管理,加大污染减排力度,加强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实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不断强化环境监测和监察执法,着力解决了一些重点行业和区域的环境污染问题,全市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0年11月底,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4.9%,比目标任务82%高12.9个百分点;PM2.5年均浓度值每立方米37微克,较基准年下降14%。

落后的生产线淘汰了,污染严重的小企业被关停,农村冬季取暖也用上了天然气和电采暖设备。如今,无论是朋友圈晒出的蓝天白云,街头穿梭的新能源公交车,还是建筑工地定时喷洒的抑尘喷雾,都让“海东蓝”成为常态。

黄河岸边的化隆美如画

变化二:污水变清流

“过去的湟水河,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河岸两旁垃圾成堆,河里的水总是浑浊的,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夏天的时候走在岸边和桥上总能闻到浓浓的腥臭味,谁还有心思去河边走一走。”一早在河边锻炼身体的市民李先生说。

位于黄河上游的湟水河是黄河第三大支流,也是黄河在青海境内最大的一级支流,它为沿湟地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湟水河长349千米,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年径流量46.3亿立方米。多年前,由于污染严重、自净能力差、淤积严重等原因,湟水河水质恶化严重。

作为沿湟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农村面源污染的受纳水体,湟水河水资源利用率高,流域污染防治形势严峻,湟水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尤为重要。近年来,海东市加大水源地保护、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业农村污染治理等工作力度,紧扣黄河流域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要求,启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全面落实《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做好黄河、湟水流域生态修复和综合治理工程,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全面完成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推进29个“千吨万人”水源地保护区划定和环境问题整改。

走进乐都区污水处理厂的中控室,技术人员正坐在电脑前实时监测污水处理的各个环节。据该厂厂长赵生君介绍,目前该厂日处理水量4万吨,污水处理厂设计出水水质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达标的污水部分回用至厂区绿化和日常生产,大部分尾水排放至污水处理厂尾水人工湿地,最终排放到湟水河,尾水经过处理后,可有效削减尾水中的各种污染物,提高出水水质,从而进一步改善湟水河水环境质量。

光水质改善还不够,还得织起一张保护网。海东市实行河湖长制,分级落实责任,强化协作,加大联合执法力度,多次开展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非法设置入河排污口、河道设障、生态基流保障等专项整治行动。全市无黑臭水体,市内主要河流、支流水质不断提升,逐步实现“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1月底,海东市所有干流、支流年均水质均达到功能区目标水质,主要河流中,黄河(海东段)水质继续保持优,湟水河(海东段)水质良好,污染强度自上而下呈递减趋势。

目前,湟水河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比年度目标高28.6个百分点;一般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为100%,完成目标任务;黄河出省境断面官亭断面Ш类水质达标率为100%,湟水河出省断面民和桥IV类水质达标率为100%,峡塘断面Ⅱ类水质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到或优于Ⅲ类以上水质比例为100%。

“臭水沟变成了水清岸绿的景观河,家乡的生态环境真是越来越好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这是市民发自肺腑的心声,也是对海东生态环境最有力的肯定。

现在的湟水河两岸新修了木质栈道,一年四季走在木栈道上满眼都是美景。冬日的午后阳光温暖,许多市民会在河边散步、休闲。河水静静流淌,水流清澈,碧波荡漾。水面上不时有野鸭掠水飞过,或三两只聚集到一起嬉戏,编织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丽画卷。

变化三:山沟变景区

守着荒山致富无门,是过去海东市17.57万贫困人口的真实生活图景。

近年来,海东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让海东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环境更美了,全市各族人民进一步享受到了优美环境带来的获得感,走上了一条生态富民路。

生态环境好了,生活质量高了。郑永顺是土生土长的海东人,他见证了环境的变化。“小时候,荒滩滩很多。现在,树种的多了,绿色也多了,风沙也小了。”他说,现在的居住生活环境可比以前好太多了,生活也越来越好了。

每年的5月至9月,民和县古鄯镇山庄村东面的山坡上,漫山遍野的鲜花竞相绽放,与青山绿树、农家小院相映成趣,令人心旷神怡。

就在几年前,山庄村还是一个有名的贫困村,到处是荒山和壕沟,村民靠种植传统农作物及外出打工维持生活,“贫困”这座大山一直压在村民头上。山庄村有214户918人,耕地面积130.47公顷,劳动人口31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71户244人。因山大沟深、广种薄收,群众的增收致富之路走得很艰难。“以前,我们村上路不好,村里也没有啥产业,村民不出去,外面的人不进来,咋会不穷嘛。”村民马发明说。

“自从七里花海景区开发建设后,我们闲时可以在景区里打零工,有手艺的村民开起了农家乐,我们的腰包鼓起来不再是难事。”村民李香莲笑得合不拢嘴。

七里花海建设初期以“企业+合作社+景区+贫困户”的发展模式,吸纳周边劳动力,带动更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目前,七里花海景区形成了“村有产业、户有渠道、人有收益”的扶贫旅游开发模式,成为青海省乡村振兴示范点。

初夏时节,互助土族自治县东和乡麻吉村油嘴湾花海农庄千亩花海的花还未完全绽放,但这里的乡村美景还是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游玩。谁也不曾想到,眼前的这片千亩花海,在几年前只是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坡。

据油嘴湾花海农庄负责人任臣义介绍,四年前,他带头与麻吉村签订了村集体荒山荒坡及部分未利用土地的流转开发协议,并与村民签订了耕地流转合同,同时创办了创富特色农业观光专业合作社,并商定以“村两委+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开发和运营花海。

油嘴湾花海建成后,以前的荒山荒坡蜕变成了现在的千亩花海。几年前,没有人想过村子背后的那片荒山还能有这么大的用处,没有人想过自己还能当老板在家门口赚钱,更没有人想过那个从村里走出去又回来的大学生有这么大的本事。任臣义说:“项目建成后,年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00余万元。”

荒坡变花海,乡村变景区。在海东,名声大噪的花海越来越多,一片片花海基地不仅成了当地一张靓丽的名片,也激发了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靠着越来越好的生态环境,海东农民吃上了“生态饭”。

湟水河上游过一群鸭

变化四:荒山变绿山

新中国成立前的海东,山是光秃秃的,看不见几点绿色,一起风黄沙漫天。

山一直是那个山。为改变生态环境,海东持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海东绿化工作紧紧围绕春秋季植树造林,以湟水河、黄河两岸山体绿化为重点,持续推进“绿屏障、绿河谷、绿城区”建设,全力打造青海东部绿色生态屏障。

海东干旱缺水,植绿不易,想把树栽在这里并非易事。2017年4月,海东首次向全市人民发起倡议,积极动员广大干部职工、驻地军警部队官兵、师生及群众30余万人,开展了为期10天的万人植树造林绿化“大会战”,完成义务植树130万余株。同年10月,海东再次动员40万各界群众打响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秋季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义务植树356万株,植树面积993.3公顷,补植补栽3280公顷。

2018年4月,一场50万人的植树造林“大会战”又吹响了号角。同年10月,造林绿化“大会战”如期举行,这次海东市秋季植树造林“大会战”被纳入青海省2018年秋季国土绿化的重要内容,标志着海东植树造林“大会战”已上升为省级决策。

2019年4月,海东市各县区的荒山荒坡上,各族干部群众井然有序、如火如荼地展开整地挖坑、植树造林活动。同年11月,海东2019年秋季造林绿化“大会战”如期举行,完成义务植树360万株,新栽植733.3公顷,补植补栽1333.3公顷,完成工程造林1.07万公顷。

2020年4月,造林绿化“大会战”又一次在春天里上演,在广袤的河湟谷地处处呈现出造林绿化的繁忙景象。同年10月,海东迎来了全市全民义务植树的第8次“大会战”……

在春秋两季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行走在河湟大地,道路两旁、河流两岸、山上山下,挥汗如雨的植树队伍随处可见,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植树造林,种下一片新绿,播撒绿色希望。

每年植树造林时节,老干部王起敬都参与其中,他说:“以前荒山造林最大的问题就是水到不了山上,树苗的成活率不高,这几年通过引水上山解决了这个难题后,植树是造一片成一片,造一片绿一片,这个成效是非常显著的。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一定要让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融入骨子里,用实际行动为海东出一份力、增添一抹新绿。”

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海东还探索出了一套符合本地实际的造林经验:在全省乃至全国地级市率先出台《海东市全民义务植树条例》,为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制度保障,生态环境得到了更强有力、更有实效的保护。

植树造林“大会战”是海东历史上最大规模改善生态环境的具体实践,呈现出投入力度大、群众干劲大、造林步伐大、绿化成效大的良好局面。目前,举全市之力开展了8次春秋两季全民义务植树“大会战”,已连续四年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春秋两季百万人次义务植树造林的热潮,共完成义务植树2768万株,参加人数超过350万人次,全市国土绿化进程不断加快,绿化成效逐渐显现。

多年来,国土绿化及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为全市人民提供了近120万个就业岗位,增加群众劳务收入高达9600余万元,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从事林草生态管护岗位4222人,年平均工资近1万元以上,有力助推了生态脱贫攻坚进程。

在这场生态“战役”中,173万海东人民坚定不移扛起筑牢青海东部生态安全的屏障的政治责任,持之以恒参与全民义务植树造林“大会战”,爱绿、植绿、护绿成为全市各族人民群众的一致共识和自觉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攻坚战,如今的海东步履愈加坚定、思路愈加清晰,各族群众绿色获得感显著提升,河湟谷地正在向绿色城市快步迈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