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互助为民办实事有“心”更有“行”

2021-10-19 08:57:2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实习记者 拉玉鹏 摄影报道

“四社和七社时断时续的吃水问题终于解决了。”“蓄水池修好是我们老百姓的大事情,我们太高兴了,以后吃水就不费劲了……”近两日,聚拢在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上滩村广场寒暄的村民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即将交付使用的蓄水池给大家的生活带来的便捷之处。

从上报修建蓄水池到蓄水池交付使用,短短几个月时间,一个困扰村民许久、关乎村民民生大计的难题得到了完美解决,这只是今年互助县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中的一个缩影。

今年,互助县紧盯群众所需所求,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成为民办实事的动力,一件件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小事”得到顺利解决,一颗颗爱民、为民的党员初心在基层得到磨砺,一张张跟党走、听党话的笑脸在各个社区、村庄绽放……

入户宣讲解村民难事

“入户宣讲中,不仅宣传了政策,也能通过入户了解到村民的情况,对在宣传中发现符合社会救助标准的农户,我们及时联系镇政府民政工作人员开展入户调查核实,帮助群众办理社会救助。”五十镇上滩村驻村“第一书记”马俊辉表示,在入户宣讲政策过程中,他们对各户的实际情况进行一一对照和详细了解,目前已为3户农户落实了低保政策,还有6户的相关申请手续正在审批。

入户宣讲是让党史学习教育在基层开花结果的一双有力“臂膀”。在入户宣讲过程中,不仅要“讲”还要“听”。倾听群众生活的难处、苦处,结合政策,为他们带去力所能及的帮助。为了将入户宣讲搞“实”做“深”,今年年初,上滩村干部还建立了招工信息群,通过前期筛选,及时将官方渠道发布的招工信息推送到信息群,动员村民参加镇政府举办的务工招聘会,解决了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找不到门路的问题。

“在入户宣讲时,我们发现村上有意愿外出务工的群众比较多,大家都觉得种完地以后就腾出了手,想出门务工又没有门路,所以就想着给大家推送一些务工信息,方便他们外出务工增加收入。”马俊辉说。

办低保、找工作,看似寻常的小事,却是村民生活中的大事,一件件实事在上滩村落地生根,也让党史学习教育充满了泥土气息和民生温度。

“干部们时常到家里、田间给我们宣讲党史、政策,我们也知道了许多好政策,也了解了很多共产党员为民奋斗的先进事迹。”村民孙斌奎说,他小的时候没能上学,文化水平低,导致对好多政策不知道、不了解,但经过干部们的讲解,了解了政策,也切实获得了“实惠”。

这几年,通过精准扶贫和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上滩村的许多村民都和孙斌奎有着一样的感受。现如今,村民们不仅住上了敞亮的房子,生活条件也日益改善,农村老人的养老也不愁了,子女上学也不担心了,上滩村村民们的生活真的就像花儿一样,芳香四溢、沁人心脾。

“今年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入户宣讲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村干部们把老百姓的事情当成了自己的事情在办,实话‘赛纳’。”村民祁秀梅高兴地说。

村民有个健康“好管家”

“老汉家,挂上针感觉怎么样?有没有难受、恶心的感觉?有啥不舒坦了你就喊我。”“这个娃厉害呀,打针都没哭,来,爷爷奖励颗糖……”在哈拉直沟乡费家村卫生室的阳台,身穿白色大褂的村医费生福正忙前忙后。

对于今年已经68岁的费生福来说,村医的工作不仅是为村民办实事的直接表现,更是他坚守党员初心的不倦追求。

费生福告诉记者,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如今,许多村卫生室的作用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村民有病都会往大城市跑,作为村医,能做的工作不多,但要做好,还要付出很多努力。

“费家村65岁及以上老年人共有173名,其中登记在册的慢性病患者有128人。”费生福表示,为了让这些老人随时随地得知自己的身体状况,他创新工作方法,单独为128名慢性病患者分类建立了动态监测管理档案。“这个管理档案就是我每次在开展检查后做的随访记录,去一次做一次,还要结合老人最近的身体状况和常规检查情况,给予慢性病患者一些科学指导。”费生福说。

1969年,年轻的费生福加入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中。作为土生土长的费家村人,他深知农民看病的痛处和难点,想为村民做一些实事、好事的想法从未消失。

“我还记得十年前村里的师存昌、朱先正两个人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医药费,费生福就主动垫付了3000余元。”村委会主任费生俊说,近几年,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但费生福还是一如既往地照顾有困难的村民。“刚才我在路上碰到费大夫,他正为一名留守老人送补药,有这样的村医,是我们村的福气。” 费生俊说。

对于一名68岁的老人来说,不断前来的患者、待填报的监测数据、慢性病患者的上门检查,这些工作量不可谓不大,但费生福从来都是事必躬亲,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极好的服务态度让他在群众中“圈粉”无数,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平常村里的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不舒服的,只要给费大夫打电话,他就能上门诊治,经常给村里的高龄老人做检查,我们都非常相信费大夫。”村民师延梅说。

工作虽然忙碌,但作为党龄49年的老党员,费生福始终把学习党的政策理论知识作为首要的工作任务,笔记本上,一笔一划地写着“自我革命,永葆初心”“共产党员应有的样子”等语句。在实际工作中,他正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着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

社区接诉即办暖民心

“小郭,你马上联系烟草公司家属院化粪池的施工方,让他们到现场检查一下具体情况。”“你们已经到了吗?我们也在路上,马上就到……”在去往烟草公司家属院的路上,威远镇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白永芳的电话从未间断,她不是在同现场的工作人员联系了解最新情况,就是在和相关部门积极协调问题的解决办法。

“今年我们家属院进行老旧楼院改造项目,新修建了一座化粪池,解决了我们小区的难点问题。但是就在前几天,院子里突然臭味弥漫,甚至部分居民家中也出现了臭味,我们担心可能是由于化粪池积满造成的,害怕会产生倒流反溢,这才给社区打电话反映情况,寻求社区帮助。”社区居民包月泰告诉记者,当社区工作人员接到电话后,及时受理了问题,并赶到现场。

当天,和白永芳一起来到烟草公司的还有施工方的监理技术员和房产局的工作人员。“我们为了让老百姓放心,也为了让施工方对化粪池的工程质量负责,事前积极协调房产局和监理技术员来到现场对化粪池进行检测。”白永芳说,在对下水管道水流量及排污能力进行实地查看检测后,监理技术员对现场群众作出了郑重承诺。

“经专业检测后,下水管道的水流量完全符合排放流速和标准,不会出现倒流反溢的情况,出现臭味也只是暂时的,请居民朋友们放心。”白永芳表示,经过社区的调解后,当天,施工方也向居民承诺,此后如果化粪池出现任何问题,将由施工方全权负责解决,听到这个承诺后居民们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今年,威远镇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社区文艺宣传队,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文艺宣传17场次,并创新“一站式”服务,主动协调公交公司为65岁以上老年人承办老年公交卡317张,为辖区70岁老年人及身体不便的104名居民及时办理落实高龄补贴、困难救助和低保政策。

“作为基层党群服务中心,我们面对的都是普通居民,为他们提供良好的服务是我们的本职工作,群众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大肯定。”白永芳表示,今后,北街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切实发挥“阵地”作用,不仅要持续当好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者,更要坚持做好群众的服务者,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