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农牧联动“联”出乡村振兴新动力

2022-01-23 11:50:59 来源:海东日报社 点击:
□本报记者 金显花 通讯员 岩子

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也是国定贫困县。全县有着63.29万亩的耕地,但六成以上的耕地在干旱山区。

“靠天吃饭”一直是制约民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瓶颈。如果没有干旱山区持续稳定的发展,就不会有整个民和的可持续发展。

一张白膜,铺出干旱山地“千斤粮”

作为六成以上耕地在干旱山区的农业大县,毫无疑问地说,推动农牧产业振兴的难点在干旱山区,最终的出路也在干旱山区。

穷则思变,变则通达。2008年,一场全新耕作方式在民和县干旱山区诞生,那就是全膜双垄栽培技术。全县试种的数千亩全膜玉米地里,破天荒地种出了700公斤的亩产量,亩均增产超千斤,被山区农民亲切地称之为“神奇庄稼”。

干旱山区种出亩产千斤粮的消息不胫而走,推广面迅速增加,粮食产量也是一路陡增。2011年,全县粮食总产量跃居全省粮食生产第一县,成为受国务院表彰奖励的200个粮食生产先进单位之一。

截至2021年,民和县全膜双垄栽培技术推广了13个年头,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0万亩,占到全县总耕地面积的一半。全县粮食总产量达37.85万吨,其中全膜玉米在遭受持续干旱的情况下总产量达14.55万吨,占到全县粮食总产量的38.44%。

一把秸秆,催生农牧联动“新模式”

一场耕作方式的深刻变革,带来的不仅是粮食产量的陡增,而且还引发了影响全县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裂变效应,催生了农牧联动、草畜结合、循环发展的“民和模式”。

成片推广的全膜玉米产出了大量的玉米秸秆,为民和县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饲草基础。为切实利用好丰富的秸秆资源,民和县委县政府提出农区畜牧业强县的发展战略。这不仅带动了千家万户的养殖业发展,也催生了一大批规模养殖户和家庭牧场。

截至2021年,全县已建成饲草料加工企业4家、饲草加工点25家、青贮池6058座66.42万立方米,饲草加工总量达到59万吨,玉米秸秆加工利用率达到58%。全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76家、养殖大户1685户、家庭牧场5829户,全县牛存栏3.8万头、羊存栏28万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又极大地解决了农户的有机肥需求,成功走出了一条“以粮带草、以草促牧、以牧聚肥、以肥返田”的高原循环农牧业发展“民和模式”,为乡村振兴夯实了产业基础。

受干旱山区农业变革的启示,民和县依托资源禀赋,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原现代农业,一大批设施农业基地在官亭、中川、总堡、巴州、马场垣等乡镇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草莓、人参果、灵芝、赤松茸、黄桃等特色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强力推进以优质设施果蔬为主导的现代设施农业,努力打造具有民和特色的高原生态绿色品牌,促使设施农业产业由注重规模发展向注重质量效益转变,以特色产业振兴拎稳百姓的“菜篮子”“果盘子”。

一根网线,打通农特产品“出山路”

科技兴农,特色引领。民和县进一步延伸“民和模式”内涵,大力发展电商产业,用“一根网线”缩短了山区农产品与城市大市场的时空距离,为全县优质农产品提供了稳定、可靠的销售渠道,打通了民和农特产品的“出山路”,丰富了城里人的餐桌,也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民和县扎实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以民和电商产业园为“核心”,下足功夫推动“一站式服务”,健全电商产业链,实现了“工业品下乡、农产品进城”常态化。目前,全县已建成县电商服务中心、22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25个村级电商服务点,乡镇电商覆盖率100%、村级电商覆盖率40%,引进电商企业12家,牛羊肉、马营陈醋、隆治苹果等20多种民和农特产品通过电商畅销全国市场,牛羊肉、土鸡、马铃薯、大蒜等50多种农特产品销往长三角地区。全县累计完成“工业品下乡”1200万单、交易额6亿元,实现“农产品进城”160万单、交易额8000余万元。同时,日益兴起的电商产业,有效带动1751户农户户均增收4000元以上。

踏上乡村振兴的新征程,“民和模式”有了新内涵,从联动发展到加工销售,民和高原生态绿色农特产品走出了一条科学有效、农民受益的产业发展之路,为实现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