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费全来:尽己所能带领乡亲致富

——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典型系列报道之二
2023-11-17 07:55:4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赵新秋 摄影报道

初冬时节,走进海东市乐都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青海乐都恒源饲料有限公司,昔日的传统小作坊已变成欣欣向荣、干净整洁的厂区,原料厂房、饲料库房、生产车间等一应俱全。

“这些饲料是专门用来喂猪的。猪饲料主要由玉米、豆类、小麦粉碎混合而成,属于绿色纯天然饲料,营养价值高。”乐都恒源饲料有限公司总经理费全来指着厂房里的原料说。

望着工人们忙碌的背影,费全来向记者讲述起了2010年的冬天。“那年,我刚从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踌躇满志地回到了家乡。”费全来说,当年的恒源饲料有限公司还是个小作坊,看着父亲经过一天的辛劳操劳,被冬日寒风吹得通红的双手与脸颊,虽然父亲脸上挂着笑容,但是费全来的心里五味杂陈。于是,他默默发誓,一定要在家乡闯出一条致富路。

“创业初期,我去周边村庄收粮食时,村民们对于动物吃的饲料大多认为就是不好的、快坏了的粮食,但其实动物饲料也不可马虎。”小作坊刚交到费全来手中时,他万事亲力亲为,大到请专业人员开展养殖技术培训班,小到向职工或周边村民发放免费养殖资料,费全来都参与其中。

“数量是其次,质量安全要永远排第一。”这是费全来常挂在嘴边的话。为了保证产品品质,他对收购饲料的原料有严格要求。公司要发展、要壮大,产品质量是根本,没有适应本地市场的产品作保证,公司就没有发展壮大的希望。

原本只有5人的小作坊,经过费全来的悉心经营,2012年又设立了新的厂区,最终变成现在有着40余人、占地3.33公顷、总资产达8600余万元的专业饲料公司。

“现在的成就不是我一个人努力的结果,还有我父亲前期打下的基础,更有公司每一个员工的辛勤付出。”费全来说。

当然,创业之路从来不是表面看着那么光鲜亮丽,背后的艰辛与挑战,只有创业者自己知道。“我把每一次困难都当作考验,更加铆足劲加油干,放弃不是我的作风。”费全来说,他明白只有克服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创业之路才会更加坚实和成功。

“担任公司总经理以来,在全体员工的配合下,2022年,公司销售收入近1亿元,产品销量近3万吨。”功夫不负有心人,费全来经营公司这些年,他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公司管理制度,以先进的管理理念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公司于2021年12月获得了“青海省科技型企业”“青海省农牧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2022年4月获得了“青海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等一系列荣誉。“这些荣誉既是鼓励也是鞭策。”费全来笑着说。

一旁的工作人员说:“来到家附近的饲料厂不仅挣上了钱,家里大大小小的事情也能顾得上,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心满意足了。”

“一个人致富不算什么,一群人致富才算真本事。”怀揣着这样的想法,费全来不断探索乡村振兴之道。公司本着“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2011年至2015年连续5年为海东市乐都区达拉土族乡的马圈沟村、王家滩村和城台乡的山城村、坝口村每年发放分红34.68万元,合计发放分红金173.4万元。2019年至2023年连续5年为乐都区李家乡家庭困难户发放项目分红金3.5万元,共计17.5万元。

“2019年春节,费总给我们三倍的工资,加班加点为玉树雪灾赈灾。”工作人员说,当年公司的厂区内灯火通明的场景如今依然历历在目。费全来告诉记者,当年为玉树藏族自治州雪灾受灾区捐赠价值20余万元的牛羊颗粒饲料60吨。同时,资助3名贫困大学生学费6万元,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向社会各界捐助资金和物资达20余万元。

虽然近年来公司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肩上的担子还很重。展望未来,费全来目标明确:“学习没有终点,我必将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争取把公司做大做强。”

一花引得百花开,百花捧出盛景来。费全来的创业史是海东大学生创业推进乡村振兴的一个缩影。如今,越来越多的海东籍大学生以开阔的思路和眼界,回到家乡将新技术运用于“土资源”中,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通过返乡创业改变着自己和身边人的命运,为新全市农业发展添力赋能。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