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千亩梨花竞相盛开迎客来

2024-04-21 08:42:02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

满树梨花春带雨,阡陌白锦迎客来。4月18日,伴随着蒙蒙春雨,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隆治乡桥头村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梨花节。

四月的桥头村,上千亩梨花竞相绽放,满枝芳姿淡雅清香,簇拥花朵层叠相依,吸引着四方游客慕名而来,一睹美而不娇、秀而不媚、倩而不俗的清纯芳姿。

赞一曲《中国美》、唱一首《幸福歌》……开幕式上,桥头村村民载歌载舞,颂党恩、唱幸福,用自编自演的优美歌舞诚邀四方游客前来游园赏花、感悟民俗风情。

当地村民和外来商贾,早早支起摊位摆上货,特色小吃、百货商品、休闲娱乐……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在一棵古梨树下,村民赵老五在已经挖好的地锅里烧起了柴火,旁边放着一大袋子土豆。

“焪熟的洋芋按每斤8元卖,如果天气好,游客多,地锅洋芋生意还算可以。”赵老五说,地锅焪熟的洋芋瓤酥味纯,前来购买品尝的游客很多,前年梨花节他一共卖出地锅洋芋六百多斤,收入三四千元。

在桥头村的文化活动广场,上了年纪的几位老人唠着家常。对于村里一年一度举办的梨花节,老人们很看好,他们说,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更多的人知道桥头村有很多梨树,是对家乡特色果品的很好推介。

“去年甘肃的一家客户从村里收走好多软儿梨,每斤收购价1.5元左右,据说收去的软儿梨都发到了广州等大城市。”种了一辈子软儿梨的桥头村老人赵龙、赵福祥告诉记者,通过举办这样的文化旅游活动,把村里的软儿梨品牌推介出去,桥头村软儿梨的销路也就打开了。

赵龙、赵福祥等老人都是桥头村种植软儿梨的行家里手。据他们介绍,桥头村以前并没有软儿梨树,桥头村能有今天规模的软儿梨产业,他们还得感谢两个人,而其中一个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桥头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应才。

据老人们介绍,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搞农业大会战期间,李应才动员村民们在平整好的土地上种植软儿梨树。

起初人们种植软儿梨树的热情并不是很高,后来看到一部分农户率先尝试带头种植的果树挂果见效后,大家种植软儿梨的积极性就高起来了,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的桥头村遍地是软儿梨树,也给村民们带来了一笔可观的收入。

当日,赵龙老人还带记者参观了他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的软儿梨树。站在一棵古梨树下仰望,古树躯干苍老斑驳,分枝遒劲张扬,满枝果花簇拥层叠,洁白如雪,摇曳多姿。

“这棵软儿梨树就是我最早种下的,现在已经有五十余年的树龄了。”赵龙指着田埂上的一棵古梨树说,现在加上前前后后种植的软儿梨树,他们家已有80多棵软儿梨树,如果遇上风调雨顺的好年景,满枝硕果也会给一家人带来一个好收成。

不仅如此,赵龙还有一套木匠手艺,现在虽然年逾古稀,但他坚持做采摘软儿梨果子的云梯。

“一年做七八个云梯,一个云梯少则三四百元,多则能卖到六七百元。”赵龙说,他做的云梯多为七八米的高度,最高的一个云梯有十米高。

赵福祥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发展软儿梨果树的带头人。据他介绍,他家软儿梨果树有80余棵,去年软儿梨收入2万余元,如果遇上好年景,软儿梨收入能超过3万元。

如今的桥头村,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软儿梨树。春天,满树梨花美了乡村、醉了游客;秋天,满枝硕果丰盈了村民的“果盘子”。据隆治乡政府乡长王燕介绍,隆治全乡现有软儿梨树100公顷,年产果量3750余吨,其中桥头村软儿梨树66.67公顷,年产果量2500余吨,达到盛果期的果园平均亩产果量2500公斤。

为了提高桥头村软儿梨果品的知晓率,近年来,在隆治乡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桥头村每年举办一次梨花节,通过梨花摄影、梨园促销、梨园写生研学创作、文艺演出等形式,展示梨园美景,推介软儿梨特色果品,把深藏“闺秀”里的软儿梨推向外界、推向市场。

今年是桥头村举办的第四届梨花节。王燕为隆治软儿梨代言,向四方游客发出盛情邀请。她说,隆治乡将坚持“农旅结合、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乡村产业发展思路,在天然、精品、原生态上做文章,在观赏、休闲、旅游上下功夫,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目前,桥头村千亩梨花竞相盛开,软儿梨之乡以花为媒、以节会友,诚邀各界朋友前来旅游观光、投资兴业。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