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桃花灼灼引客来

2024-04-22 07:40:4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图为游客在桃园里自拍。

□本报记者 郝志臻 摄影报道

每年4月,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马场垣乡的万亩桃园里,桃花竞相绽放,灿若云霞,如期来赴与春天的约会。

4月17日,“祖国好 家乡美”媒体海东行采访团走进“天路桃源”,只见民和县下川口垣上的数百公顷桃花怒放,朵朵桃花竞相吐蕊,瓣瓣粉色让沉闷一冬的大地有了久违的色彩,高原的春天已经到来。

素有“青海第一村”之称的川口镇下川口村是我省海拔最低的地方,也是春天最早光顾的地方。据当地村民介绍,下川口种植桃树有600多年的历史,他们的先祖在大明洪武年间从陕西迁来落户,后来借每年回乡祭祖之机,将桃树带来栽植在自家的房前屋后,并逐渐扩大,在下川口垣上延伸。

近年来,民和县持续整治规划下川口上的桃林,并进行品种优化的补栽,逐渐形成了万亩桃园。同时,坚持以花为媒、借花发展,擦亮桃花品牌,发展桃花经济,下川口桃花逐渐走进了更多人的视野,成为推介民和的一张“旅游名片”,桃园也被人们赋予一个新名字——桃花源。

来到桃园边上,记者的目光就被灼灼桃花所吸引。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棵棵桃树上挂满了艳丽的花朵,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桃园里娇艳的桃花使人陶醉,置身桃园,恍若仙境。

“这里桃花种植的面积大、树龄长、花开得好,约上朋友家人过来逛一逛,还能吃到当地小吃,真不错。”家住甘肃省兰州市红古区的游客李成凤告诉记者,这几年每年春天她都会约上三两好友来民和看桃花,这已经成了她和桃花源不变的约定了。

桃花林里,穿梭着来自西宁、海东以及邻省甘肃的游客,他们呼朋引伴、相互拍照。

李彩云是民和县御晟餐饮公司的一名员工,当天她们公司组织员工到此团建,一起观赏美景并做一些小游戏。

“作为民和人,我也是看着这片桃园一点点发展变化的,如今这里已经成了我们当地人踏春的打卡地之一,我真的很自豪。”李彩云告诉记者,除了春日赏花外,在桃子成熟时,她也会和家人朋友过来,亲手采摘一些桃子,送给亲友。

随着游客纷至沓来,下川口村热闹起来,过去只懂种地卖桃的村民在景区旁摆起了小摊位,售卖出游用品、特色小吃等。

沿着桃花源旁边的小路一直向前,焪洋芋、酿皮、气枪游戏、旋转木马……各式各样的特色小吃和娱乐设施前三三两两的游客聚集,一边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一边体验着美食带来的幸福。

“之前来桃花源的时候看到路边有售卖各种小吃的,生意很不错,刚好我也会做一些特色小吃,就过来试试。”川口镇居民马伟说。

盛开的桃花吸引而来的不只是民和人,还有一河之隔的红古人民。

马成祥是红古区一家麻辣烫店的老板,看着今年天水麻辣烫火出圈,他也带着自家的麻辣烫来到了桃花源。

“我们的麻辣烫更接近这边游客的口味,今天是开业第二天,顾客非常多,希望这几天都能红红火火。”马成祥笑着招呼大家进店尝尝自己的手艺。

桃花源的开发和桃花节的举办,带给当地村民的除了每年春日的额外收入外,还为秋日丰收后的出售提供了便利。

下川口村村民张长寿告诉记者,过去村上的桃子都是村民自己拉着出去卖,不仅费时费力,有时候还会坏掉很多,让大家损失不小。

“自从这几年政府帮助我们对桃花源进行统一规划和整治之后,桃园的名气逐渐传了出去,秋天来摘桃子、收购桃子的人越来越多,大家在家门口就可以把自家的桃子卖出好价钱。”张长寿说。

桃花灼灼,“天路桃源”正在乡村振兴大道上焕发新生机。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