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土乡儿女们的幸福日子

2024-04-26 08:54:3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图为土族绣娘展示盘绣绣品。

□本报记者 朵玉雪 摄影报道

仲春四月,“祖国好 家乡美”媒体海东行记者团来到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村,广袤的土地上,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农家小院焕发新颜,一条条宽阔的公路如丝带般在青山绿水间穿梭。

制作盘绣、酿造青稞酩馏酒、发扬“村史馆”文化作用……易地搬迁后的班彦村,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助农,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走出大山的土乡儿女正以饱满的热情逐渐走出一条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大道。

“绣”出七彩好生活

“盘绣园月月都有订单,你看我绣的这个‘太阳花’就是一部分订单。”一位土乡绣娘拿着自己的绣品向记者展示。4月19日,记者在班彦村盘绣园里看到,几位年长的土族绣娘席地而坐,左手拿着布料,右手拿针,针线在绣娘们手间自如穿梭,不一会儿,七彩艳丽的盘绣“太阳花”便在她们手中逐渐“绽放”,这一套行云流水的针法也引得现场各大媒体记者们拍手称赞!

“过去做盘绣就是用来做衣着装饰,没想到现在倒成了‘吃饭’的一门手艺,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啊!”今年62岁的班彦村村民吕三月花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自己做盘绣已有40多年,每天来到盘绣园,不仅有收入,还能跟自己岁数差不多的这些绣娘们说说笑笑,打发时间,对她而言,也是一种幸福时光。

说完,吕三月花便向记者展示土族盘绣独有的针法“两针两线”,只见她用右手拿针缝压、上针盘、下针缝、一针二线地缝起来。没一会儿,吕三月花就将毫米大小的圆圈均匀地排列在缝线上,构成了一幅精美的图案。

绣娘张卓麻什姐告诉记者,目前,班彦村盘绣园中有30余名绣娘,其中固定的绣娘有27名。以前大家都是农闲时候才过来做盘绣,有的自己在家做,现在实行“上班”打卡,计件工资加上每天20元的出勤补助,一个月也有2000元左右的收入,有了这些工资补贴,绣娘们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每天都会来盘绣园。

据了解,自2018年盘绣园建成以来,盘绣园按照“公司+基地(工坊)+农户”的运营模式,由公司牵头拉动设计营销,基地组织培训及生产,绣娘按照订单协议绣制绣品,实现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铺货的“一条龙”运作,共接收公司订单7.5万余件,订单收入累计达300万元,每年为班彦村实现集体经济增收8万元,目前已成为绣娘学习、交流及展示的一个重要渠道。盘绣园生产出来的作品,由公司统一进行销售,销售渠道包括线上和线下,线下主要销往我国华北地区以及德国、匈牙利等海外市场。

如今,班彦村已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乡村振兴的试点样板。而班彦村的盘绣园也让更多村民得到了实惠、看到了希望。

“酿”出增收好日子

“这酒香味儿好浓啊,这一圈转下来,不会‘闻’醉了吧!”媒体海东行记者团成员、青海日报社记者何娴珺的一句幽默话语引得现场记者们哈哈大笑。走进班彦村村集体经济酩馏酒坊,古色古香的作坊内,一人高的大缸内装满了纯青稞酿造的酩馏酒,浓浓的青稞酒香,飘满了整个院子。

记者了解到,酩馏酒是土族群众用传统方法酿造的低度青稞酒,早在明末清初,互助民间就有土法酿酒的传统,并有着“开坛十里香”的美誉。

酩馏酒的酿造以青稞为原料,经过发酵、煮沸、蒸馏、冷却等一系列工序后形成佳酿。这种土法酿造的酩馏酒,气味醇香,清爽甘润,酒香绵软,可口舒心,因其酿造工艺及设备简单,程序简约,在漫长岁月里,逐渐成为河湟大地各族儿女的饮品,深得群众喜爱。2021年6月,青稞酒酿造技艺正式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班彦村围绕“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叫响了班彦酩馏特色酒品牌。

酩馏酒坊负责人曹成库告诉记者,为了让品牌带动产业发展,扩大村民收入渠道,班彦村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班彦酩馏酒坊。一杯清冽的酩馏酒,代表的是深厚的酒文化,更是浓浓的感恩之情。曹成库介绍,班彦村特别推出的系列白酒,一经推出就深受欢迎,产品远销省内市场和长三角地区,东西部协作机制下,仅江苏省无锡市新吴区去年就销售了酩馏酒5吨。目前,通过打造班彦酩馏酒品牌,带动酩馏酒酿造户10户,为2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年销售收入达180多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每位村民实现月收入3000多元。如今,酩馏酒已经成为了班彦人致富的一把“金钥匙”。

记者了解到,在班彦村内,除了酩馏酒产业之外,还有特色种养、盘绣研发、休闲农业、农家乐等多个产业,为百姓增收致富提供了渠道。近年来,班彦村加大“班彦”品牌宣传推广力度,使多个产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村史馆里映初心

跟随着讲解员李生宝的步伐,媒体海东行记者团一行来到班彦村村史馆,村史馆修建于2019年,2021年4月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总面积590平方米,总投资150万元。小小村史馆是时代的大窗口,生动记录着班彦村的历史发展变迁和峥嵘岁月。

“2015年以前,‘班彦’只是贫穷落后的代名词,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务工难,娶妻难的六难问题困扰着班彦人,从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到搬出大山变天地宽,时隔九年,如今的班彦村是全国的脱贫攻坚楷模村……”村史馆里,李生宝激情澎湃地讲解,也让现场的媒体记者们无不动容。“真的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党的好政策,班彦村的村民都不知道还要过多久的苦日子啊!”此时,一旁的一位记者动情地说道。

“年收入多少?小孩上学了吗?对帮扶项目是否满意?”在村史馆二楼处,习近平总书记的声音出现在班彦村村史馆的智能屏上,这是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班彦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新村建设情况时的景象,屏幕上村民们一个个围在总书记的身边,都想和总书记靠得近些,再近些。

村史馆承载着几代人的“乡愁”,锅头连炕、粪架子、大板车等尽可能保留着,但随着科技发展,农业生产方式不断转变,机械化代替了牛马耕作,标准化代替了手工生产。石磙、石磨、木轮车、地排车、蒸笼、风箱……看着眼前的村史馆,多层次展现着过去的生产生活,这些收集起来的农用工具也为乡村留下了看得见、摸得着的记忆。

拐角处,一幅幅今昔对比图显示,村民居住环境从土坯房变成砖混房,从烧土炕到电火炕,从烧柴火到天然气灶台一体化,从2016年前的驴背上驮水吃到自来水安装进厨房……一步生变,从原生态步入了现代化生活,眼前一幕幕悉数展现的变化,是班彦村史馆给出的答案。

小小村史馆,浓缩着过往,映照着当下,寄托着未来。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