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大庄乡:振兴路上厚积薄发

2022-06-24 09:26:5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董健人 余敬存 通讯员 马潇莉 摄影报道

没有比较就没有触动,没有亲历就没有感慨。如果没有五年前的那次采访,也许就没有今天的这篇报道。


五年前,记者第一次走进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大庄乡时,几乎没有让记者感兴趣的人和事。印象最深的是大庄乡是国家名册中的深度贫困乡,所到之处、所见之物与这一印象十分贴切。

五年后,当记者再次走进大庄乡时,扑面而来的却是一个陌生的大庄乡。在整整一天的采访中,无论是站在山头眺望,还是在建档立卡贫困户家中拉家常,完全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触动和感慨,看不够,道不完,不想走开,还想再去……这几年大庄乡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从山川容颜到百姓精气神,让人能感受到一种质的变化,一种足以撼动人心的变化。

现在的大庄乡,百姓们一个共同的心声是,我们赶上了党的好政策,我们对更加美好的生活充满信心;干部想得更多的是,造福一方就要真抓实干,干实事让百姓生活好起来才是最大的政绩。从干部到百姓没有豪言壮语,只有一门心思地在乡村振兴路上“干”字当头,“实”字当先,脚踏实地向前奔。

一个贫困户的这五年

记者五年前在大庄乡采访时,看到听到的几乎是“贫困”二字和“如何脱贫”的问答题,五年后,就一个主题,“真的富起来了。”

在大庄乡采访中,记者特意去了趟五年前采访过的魏家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白向志家,曾经的破庄廓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六处棚圈和一堆堆打包的青储饲料,还有一些搭建棚圈的砂石物料。白向志虽然没有认出记者,但是记者清晰地记得,当初满脸沧桑的白向志话语不多,记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心思根本不在记者的采访上。当时他刚刚分得一大一小两头西门塔尔扶贫牛,不知道怎样去饲养,更不知道何时能靠它脱贫,对前景没有信心。

此次重逢,白向志显得比过去精神了许多,并且有点兴奋,话匣子一打开就收不住,非要带记者到每个角角落落走一遍,每到一处如数家珍。这个牛能卖多少钱,那个牛能卖多少钱;这个青储池能放多少草料,那个包里的青储饲料可以用多长时间……把所有的家底说得透透彻彻。

这几年,白向志先后投资了60多万元,搭建了大小六个牛圈,在栏的牛达到了39头,种牛、肉牛、牛犊各有其所。他略带自豪地憧憬着:“现在牛价有所下跌,后半年如果能涨到去年的价位,我大小也是个百万富翁了。到时候你们再来,我宰个牛招待你们……”

说者激动,听者感动。五年前和五年后,同样的一个人,如果不是亲眼目睹了这一切,万万不会有这么深刻的触动。“我做梦也想不到能有今天,刚开始我偷偷地把村里给我的小牛以4000元的价格卖掉了,想添点钱买个大牛。为了8000元的贷款,我跑了一大圈,嘴皮子磨破了,最终一分钱也没有贷上,最后还是靠2万元集体互助金开始翻身。现在的政策好得没法说,银行的人跑到我家里问贷不贷款,67万贷款说贷就贷给了,政府还贴息。这不,我正打算筹备物料,在空地上再搭建一个牛棚,再抓些牛进来……”白向志指着一堆物料越说越激动,让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他的勃勃雄心。

在如今的大庄乡,白向志并不是个例。随着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全乡1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768户3497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大庄乡将深度贫困的帽子远远甩到了身后。村村有牧场、家家有牛羊是大庄乡真实的写照,相信每个人都会被那里折射出来的欣欣向荣深深感染。


一个媒体人的新感受

再次走进大庄乡,感觉行程缩短了不少。其实,路程还是原来的路程,只不过是路更宽了、更平了而已。进到乡政府,也是让人眼前一亮:院落整洁了不少,办公环境大为改善。干部精神面貌一看也是今非昔比,干事的热情更是饱满,大庄乡真的变了……

窥一斑而见全豹。从这些无言的感受中不难看出大庄乡的变化是实实在在的,五年前记者去大庄乡可谓一路颠簸,一身风尘。乡政府里,从办公室到宿舍,墙壁斑驳,清一色生的是烧煤的炉子;遇到下雨天,外面大下屋内小下……这样的情景让人感到乡镇干部是苦,但大庄乡的干部更苦。可是眼前看到的这一切,已经不能与过去同日而语了。一路走过,从大路到村道,全部硬化拓宽,即便是翻山越岭,车辆通行和农机转运都畅通便捷。昔日零碎的半坡田地被改造成了连片的梯田,一层层、一道道,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在这别样的风景背后却是大庄乡在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迈出的至关重要的一步。大庄乡党委书记陈惠民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大庄乡特殊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其农田大多属于坡地,水土流失严重,机械作业受限,土地投入大,收成差,从根本上制约了全乡经济发展,是乡村振兴的最大短板。基于这样的现实,大庄乡“一班人”开始寻求向土地要效益的新路径,最终确定实施农田改造。目标确定后,他们积极争取专项资金,仅2022年春播时节就实施“坡改梯”项目5000余亩,仅此一项,每亩农田就可增收农作物200斤至300斤,折合收入每亩可达400元左右,合计增收200万元左右。如果全乡农田全部实现“坡改梯”,年收入净增超过千万元,将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不仅如此,还为全乡循环经济发展增添了强劲动力,催生了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以农促养、以养致富的良性循环发展态势,探索出了一条促进乡村振兴种养结合的新路子。

在这样的发展构想和有力助推下,记者每到一处,感受到的总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在唐卡村记者看到,高品质生活已经成为了村民们共同的追求。从村委会到村民家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仅从道路两旁种植的花木就可以看出,不再是从实用性出发,而是从观赏性着手,将对美的追求融入了其中。从村道上一排排路灯和村民大门口一个个照明也可以感受到,高品质生活在这里已经悄然实现。盛夏时节,在这样的村庄走一圈,田园的美好让人流连忘返。村民们告诉记者,这还不算什么,再过两年,唐卡村又是另一番景象。

离开了唐卡村,记者想去看看五年前采访过的台集村。与“第一书记”王斌云联系采访事宜时,恰巧他不在村上,后来他回复了一条信息:“实在不好意思,错过了烧烤的机会。”这条信息让记者非常感动,五年前采访王斌云时,正逢脱贫攻坚战如火如荼,整整一天王斌云忙得没有陪记者喝一口水,临别时他承诺,“台集村脱贫了我宰只羊请你吃烧烤。”虽然此次没有吃上烧烤,但是王斌云的一条信息已经告诉记者,台集村脱贫了,他的心情也很轻松愉快,记者也感到这个村子已经不是过去的那个村子了。

一班“当家人”的新打算

发展没有终点,今天依旧是新的开始。在大庄乡采访的过程中,从“当家人”到每一位干部,在介绍眼前可喜变化的同时,更多告诉记者的是他们今后的打算。这些打算全部列在了他们工作的清单中。紧盯农田这一根本不动摇,“坡改梯”项目不歇脚,高质量农田建设不停工,全面实施“农畜联动、种养结合”战略,大力发展家庭式分散规模养殖产业……建设一个美丽富饶新大庄的蓝图悄然展开。

记者在台集村看到,为配合“农畜联动、种养结合”规模化发展,投资380万元的养殖建设项目破土动工,总建设面积为1100平方米,由牛羊繁育场、饲草料加工车间、消毒室、兽医室组成,开启了引领全乡560户家庭牧场走向规模化发展道路的新征程。投资400万元,涉及13个村9公里的硬化路和一处260米的边渠收尾在即。同时,投资750万元中央财政扶持资金的三家湾村养殖项目即将开工建设,大庄乡财政衔接资金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一村一品”产业项目开始落地,东山村30万养殖项目及剩余资金拨付完成, 5个“乡村振兴类”项目及5个以工代赈类项目申报完毕,大庄乡投资20万元的集镇水厕建设基本完成,塔卧村村史馆农耕文化厅正在布展,台集等村99户农村户厕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大庄小学至大庄中心学校投资50万元的路灯建设项目接近尾声,“十四五”规划储备的79个项目正在积极对接……

另外,计划通过邀请省相关设计院专业人士进一步完善大庄乡村级规划,包括高标准基本农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容村貌、家庭牧场建设等相关项目,持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缺啥补啥”的原则,围绕改善道路硬化通畅、饮水安全提升、居住环境改善等方面再使劲、再加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发展为了人民,一切服务民生。大庄乡一班“当家人”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将公共事业与民生福祉有机衔接,统筹兼顾,持续跟踪脱贫户、边缘户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推广“防贫保”和“530”扶贫小额贷款。持续发挥扶贫项目和扶贫产业效益,规范管理就业、林业、光伏公益性岗位,就近就地解决弱劳力就业问题,兜底保障基本生活。坚持以生态治理为切入点,筑牢屏障,不断营造山青水绿的人居环境,力求让大庄的蓝天白云常驻、鸟语花香常在。坚持以民生保障为落脚点,严格落实残疾人、低保、特困、医保养老、高龄补贴、救灾救助、临时救助、农村住房改造提升、粮食直补和林业补贴十大民生工程。聚焦政策红利,让群众的获得感实起来,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低收入人群、特困、残疾等人员分类分层常态化帮扶,实时监测因病因灾易返贫致贫风险人口,健全防返贫监测机制,确保不返贫不致贫。

大庄乡的未来远远不止这些。大庄乡党委书记陈惠民告诉记者,近两年,大庄乡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也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强力支持,时代给了我们出彩的机会,我们也不负全乡百姓的期望,以久久为功、锲而不舍的韧劲,砥砺奋进,顽强拼搏,相信我们一定能建设出一个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大庄……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