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满坪:康格达山下“花儿”红

2023-01-03 10:44:53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文/杨琪昌 图/龙家良

满坪镇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境西南部,距离县城所在地62公里。满坪镇四面环山,中间一条山谷,向东延伸至前河乡,康格达雪山融化的水,汇集一起向东流去。满坪镇平均海拔2444米,东与马营镇和前河乡接壤,西连南大山,南与甘沟乡为邻,北与古鄯镇相接,川官公路穿境而过,交通条件相对便利。据《民和县地名志》载:满坪镇曾命名太和乡,境内地势西北向东南倾斜,方言称“漫坪”,转音为“满坪”。

这里川官公路穿越而过,川大高速公路设有进出口,交通便利,贸易交流方便,经济发展较快。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多姿多彩。据史料记载,早在北魏时期,满坪镇系左南县所在地,足见其地理位置、人文环境的重要性。自古以来,这里便里是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处,也是土族、回族、汉族、藏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区域,因而形成了与众不同的多元文化特色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这里不仅有久负盛名的本康滩花儿会,还建有全省著名的旅游景区——永录民俗博物馆,加之山庄村的秧歌队,丰富了当地农民的文化生活,再现了村子古老的农耕文化氛围。满坪集场是镇政府所在地,自古以来每逢农历二、五、八日为集日,农贸市场交易频繁。

满坪古镇与“左南县”

关于满坪镇,《民和县志》没有过多的史料记载。著名史学专家李文实在《民和访古录》一文记载:“满坪在古鄯之南,居美都沟东去永靖、南下官亭的要冲。古代自长安西来,如不取道黄河南经今同仁、贵德、贵南渡河,则凡从凤林、临津渡河的均于此交会北往古鄯。由于它所居的这个地理位置,我以为即是古左南县的故址。”

满坪是今名,就其地处沟口迤北漫坡上而言,满当为“漫”的异写,现在的村庄中心,正在漫坡上,而古城址在沟口当东、南两条路线的交会处。这里虽已辟为农田,但当地仍称作集场,并隐约有遗迹,称作衙门前、衙门后。此所谓集场、衙门,当系指明清间城坊建置而言,到清末则逐步毁弃沦为农田,而其东面山顶上尚有营堡残迹,据老人谓清末尚于此有驻军云,此其一。在古城故址西北方有一座古寺叫瑞昙寺,我去寺中看了一下,系新修复的。其中,据城隍旧匾记载,唐玄宗时左南知县陈程,并谓满坪即西晋时左南县所在。按中国民间故俗,凡有功德于民者则祀之,陈程仅一知县,古籍自无可查,而既为本地城隍,则当地故老相传,实为口碑,可资依据。

同时,前面已提到,西晋时晋兴郡下设左南县,则是取义于允吾之汉译名左川,左南者左川之南也。今满坪地居隆治沟之南,而旧匾记载与故老相传,又均与此吻合,这均可为我说法的佐证。”李文实先生是考证满坪的第一人,他留下了满坪建左南县治的文献,足以看出满坪镇悠久的历史和重要的地理位置。

满坪秧歌“庄稼人”

在距离镇政府三公里的山庄村,春节期间,从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村民都会自发上演十几场“秧歌”,其中有一出叫作“庄稼人”,剧中演绎农耕生活,表现庄稼人的劳苦精神,剧情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别有一番风味,被民和县文化馆成功推荐为青海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代表性项目。

《满坪秧歌“庄稼人”》剧目独特,分布区域很广,其剧目与古鄯镇山庄村农历八月十五演出的社火剧情基本一致。早在西汉时期,迁居于满坪地区的先民,将先进的农耕技艺带到这里,将原有传统的游牧文化,逐渐过渡为农耕文化,期间的认识和变迁,充满着先民的智慧。据说,大庄村的秧歌“庄稼人”,自明朝洪武年间开始。先民们以回避和禳解一年来的一切灾难是非,祈求新的一年里五谷丰登、百业兴旺、国家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愿望为主体,用歌舞剧为主,教育后代,热爱农业,热爱耕种,具有较高的教化育人的遗存价值,故先民们一直是按传统跳法代代相传,没有任何改变和掺杂,这是汉羌民族遗留的古文化的活化石,对研究古代歌舞剧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据村里的老人讲,满坪大庄村的秧歌,正式演出是农历正月初八,村子的演出队在“年头”(秧歌队队长)家里集中装扮整齐,整队出发到庙里烧香祈福,有太傅和大中郎演出,回到演出场开始跳小场,分上下两个半场进行,上半场跳单四门、双四门阵、金龙缠玉柱、珍珠倒卷帘、蛇串七窍、九曲黄河阵,唱秧歌等,下半场跳单挑、双捧、卷莲花等,是一部非常完整的古代歌舞剧。

从农历正月初八开始,山庄村秧歌队就出动了,“庄稼人”以特有的表演形式进行表演,其剧目的整个演艺过程以“庄稼”为主题,从种田、拔草、收割、犁地等过程,教育子女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种好庄稼。

《满坪秧歌“庄稼人”》歌舞剧表现其秧歌有如下特征:首先,古代民间舞蹈与演唱音乐并存,鼓器乐与民间舞蹈完美结合,有效地融入了汉族民间社火演唱艺术,展示了古代羌族、汉族文化、音乐的魅力,从中探究河湟地区歌舞剧的渊源与历史;其次,河湟地区农业发展史的表现形式,从这个舞蹈中看到,它与三川地区土族人民表演的“庄稼其”类似,这个充满农耕文化的歌舞剧题材以歌词、念白、舞蹈、用具,都是以一年四季庄稼人以农业生产为主,真实表现了庄稼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生活;再次,剧目通过音诗画舞等,给现代农民奉献了一份艺术大餐,也为青海民间文艺专家们提供了研究歌舞剧的好题材;最后,剧目充满了乡趣乡愁,通过教育自己的儿子好好务农,传授农业种植技术,展示农业在当时的地位和重要性;同时警示当今社会,放弃农业生产,撂荒土地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教化育人的效果;反映古代先辈们善良、诚实、友爱亲情的美好品格,展现古代农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细腻生动的情感智慧,是河湟人们的民间习俗的表现形式,是民间歌舞的活化石。

民和县文化馆吕晓明从事非遗保护十多年,他说:由于秧歌“庄稼人”是民间社火中的一个表演节目,是属地方宗教和民俗文化活动范畴,每年群众自发组织此项活动。它要随着庙会的开展而开展,进行间歇式的表演,无法连续演出。近年来,受现代歌舞及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目前艺术传承面临失传的边缘,这项即将湮没的民间艺术瑰宝,有待于加强保护抢救。

永录民俗博物馆

永录民俗博物馆位于民和县满坪大庄村,是我省一家展示地方民间文化、人生礼仪、生辰寿诞、岁时节令、衣食住行、饮食起居、婚葬嫁娶、供神祭祖、陶瓷器皿、生产生活、旅游竞技等综合性的博物馆。总投资4.5亿元,2016年4月建成,展品种类之多、工艺之精湛、艺术文化价值之高,在省内民办博物馆中首屈一指,被誉为“青海省规模最大民间博物馆”。

博物馆创始人白永录出生于满坪镇大庄村。从14岁开始背井离乡,闯荡世界。改革开放的政策环境和市场机遇,让昔日势单力薄的少年靠着不甘人后的一股闯劲,逐渐成长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二十世纪80年代,他开始走上了收藏之路。那些积淀着深厚文化内涵的文物、藏品,不但让他的人生轨迹从商海里跨越到了文化的疆界里,更让他一步一步拓展出原本意想不到的天地。2010年5月,白永录回到家乡,创建了青海永录文化传播集团有限公司。

民和永录民俗博物馆的整个建筑群由坛城、四合院、乡村民俗博物馆、广场四部分组成,目前已建成河湟民俗文化博物馆、乌木艺术精品馆、金丝楠木艺术精品馆、中式家具文化精品馆和一座华贵庄重的千佛殿。博物馆目前收藏红木家具2000余件,景泰蓝、瓷器、玉器、青铜器1000余件,百姓生产生活用具2000余件,乌木原木及作品1000余件,其建筑大多为俄罗斯松木结构,在体现明、清古建筑的同时融合藏式建筑风格,既有古色古香之味,又有少数民族风情之美。做工精巧,木刻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大有巧夺天工之妙。这些收藏品及其仿古建筑反映出与祖国各地文化交融的浩瀚历史,对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项目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具有十分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是对民和县乃至全省旅游文化产业的有力补充和提升。

在这里最具特色,最接地气的是民俗文化展馆,其主体建筑是中式四合院。包括民俗生活馆、民俗服饰馆、民俗家具馆、民俗生产工具馆等。内设农忙广场、榨油坊、水磨面坊、酩馏酒坊等传统农耕文化记忆,展示了河湟地区各民族民居文化的核心内容。从当地居民的生活起居为开端,延展至农耕生产、手工技艺、作坊加工、商贾贸易、节庆礼俗、民间信仰和民间艺术等类别,每个展馆、每件展品都栩栩如生地还原了丰富多彩的黄河文化。

白云生处康格达

满坪镇向西北十公里处,便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小积石山,临近大庄村约5公里处有座大山,山根草滩名曰本康滩,绿树郁郁葱葱,野花齐放,百鸟齐鸣;整个山体名为康格达山,高高耸立,气势磅礴,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云雾缭绕。每逢正月初一、五月端午、六月初八、九月九等吉日,满坪镇、甘沟乡等地的人们自发而来朝拜康格达山。

关于康格达山,《民和县志》记载:“本康山、亦名康格达山,位于满坪乡西北一带,海拔3100米,有小路可达山巅。山巅有一天然石缸,天欲雨,则缸内水涌外流。”“康格达”一词为藏语,是雪山之王的意思。

夏日站在河谷处,仰望康格达山,更富有一番情趣,碧蓝的天空与郁郁葱葱的南山相连,茫茫苍苍,一条洁白的飘带挥舞在南山之巅,像一片祥云飞向蓝天。相传,每年六月初八,满坪地区的人民有个习俗朝山会。因此,在这一天来朝山的百姓身穿盛装,赶着马车,带上美酒佳肴,帐篷灶具从四面八方云集此山,期盼幸福生活的愿望,百姓在祭山的同时进行一些其他的娱乐活动,如赛马赛歌、跳锅庄舞等,其场面异常热闹,吸引了一些商人、群众带上一些牧民需要的产品,牧民也借此机会出售自己的产品,或采购自己所需的日用品,不仅带有节日的娱乐性质,还具有市场的功能。 如今,康格达神山已成为永录康格达景区,是一处避暑消夏的旅游胜地。

本康滩的花儿会

每逢六月,康格达山下的清泉村,是一片世外桃源般的开阔地。碧绿的麦田阡陌纵横,古朴的村舍在浓荫遮掩中时隐时现,形成一片宁静、祥和的田园佳境。就这样,再往前走数里,闻名遐迩的百年古刹——本康滩寺就矗立在眼前了。那著名的本康滩花儿会址就在它身下山庄村的河谷里。

放眼神山脚下,这里的林区满山松柏,碧翠入滴;这里的河谷翠绿一片,花满大地;这里的满山遍地农田相间,绿浪滚滚。有道是,景因人而生,一座寺院撑起了一方风景;情因景而发,一方风景激活了一种文化。花儿会址选在这里再合适不过了。早在五百年前,满坪“六月初八花儿会”在这里自发举行。

据当地老人讲,每年农历六月初八本康滩花儿会的历史与当地人们农历初八朝山会有关联。相传本康滩寺初建于明洪武年间,为本县龙合寺属寺。每年农历六月初八都要举行大型的朝山活动,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都来朝拜神山。

这天早晨,在并不宽畅的乡村道路上,四里八乡的汉族、土族、藏族群众开着小汽车、摩托车熙熙攘攘,向本康滩“花儿”会场赶来。群众穿着节日的盛装,排着队般地行走在道路两旁,像是欢迎那些路中间的车队似的。有的群众撑着伞,结伴而行;有的手拿小音响,尽情地享受着音响里的“花儿”……此时,传统的朝山活动演绎成了富有文化情趣的花儿会。

这里唱“花儿”的形式没有互助擂台花儿会那么有规则,一般都是“亲会亲,友会友”。高亢嘹亮、委婉跌宕的花儿声,和着唢呐、二胡、笛子的旋律悠扬起伏。

花儿会成为本康滩人民的狂欢节。辛勤劳作后的人们在固定的日子里欢聚在一起,放开歌喉,不拘小节地以歌会友,青年男女们更是在此时以歌传真情。一时间,漫山遍野,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震撼山川,昼夜不息,歌声、掌声、笑声、喝彩声汇成了欢乐的海洋。

时至中午,人们还不断涌来,道路为之拥塞,交警在那里疏导着、维持着,忙得不可开交。从河谷到田野,密密麻麻,水泄不通。歌手们设据点,各自拉开赛花儿的阵势,“开靶”的多是女艺人,她们精神抖擞,向应战者发出扣人心弦的歌声。

一经交锋便不再泛泛地唱了,而是有系统性地唱“有根本性的少年”,有板有眼有根有据,一问一答从头到尾,依次献唱,争夺魁首。待到“深夜千帐灯火时”,歌手重聚邀朋请友,再次进行“花儿”的长夜赛。

男女对唱“花儿”是花儿会上的奇特风景。花儿会上,男女成群,席地而坐,互相对唱,好不热闹。

本康滩“花儿”属河湟体系。它的特点是曲调丰富,以抒情见长,文辞优美、朴实、生动、形象,结构严谨。行段分为四句、六句两种。演唱也比较自由,并且以独唱为主,也有对唱和联唱。其曲调悠扬、高亢、奔放。其中的曲谱(民间称为“令儿”)有百种之多,广为流传的也不下四十余种。比如“白牡丹令”“河州令”“尕马令”“脚户令”“大眼睛令”“仓啷啷令”“尕阿姐令”“水红花令”“撒拉令”“保安令”“憨肉肉令”“直令”“三闪令”“马营令”等,在河湟地区家喻户晓。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