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特色产业强村富民促振兴

2023-11-30 08:31:07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岩子 摄影报道
 
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不仅是拔掉穷根的重要基础,更是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
 
今年以来,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面开展“乡村产业振兴提效年”活动,以产业发展的铿锵“音律”奏响乡村振兴奋进曲。
 
政策好 致富更需要努力
 
初冬时节,走进民和县核桃庄乡大库土村一处养殖暖棚,几头大小不等的西门塔尔牛正在悠闲地咀嚼着草料,牛棚的主人冶奴海正忙着向空槽内添加草料。
 
几年前,冶奴海家还是村上有名的贫困户,因为老母亲已至耄耋之年,需要人随身照顾,夫妻俩无法出门打工,加上家庭生活开支、孩子学费,让原本手头就不宽裕的一家人入不敷出。
 
自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冶奴海一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他们一家从山上搬到山下,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还享受到了人均5400元的脱贫产业扶持资金。
 
搬出“穷窝窝”只是第一步。经过一番思索,冶奴海决定在大库土村原址搞养殖。
 
2017年,冶奴海在脱贫产业政策扶持下建成了一个占地500余平方米的养殖棚,并购进17头西门塔尔牛开始饲养。
 
山下居住,山上养殖,这样的日子说不辛苦那是假的,凭的是脱贫群众不等不靠、勤劳打拼的那股劲头。
 
“靠着党的好政策,我们搬离艰苦山头,住进了山下的新农村,政府还扶持我们发展致富产业,我们再不努力就说不过去!”冶奴海感慨地说,增收致富,离不开国家的好政策,但更离不开自己的勤劳双手。
 
“今年已经出栏育肥牛10多头,除去养殖成本,平均一头牛有2000多元的纯收入。年后还有7头母牛要产仔。”冶奴海说,截至目前,他的牛棚已经出栏150多头牛,家里的生活开支、孩子的学费全是养牛得来的收入。如今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好好读书,将来靠知识改变命运。
 
据大库土村党支部书记冶万林介绍,大库土村有户籍人口102户,因为生计所迫,大多数农户早在多年前就举家外出谋出路,留守的25户在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扶持下全部搬离了贫困山头,现在有13户农户在山下新农村生活,在山上旧村址养牛养羊。
 
大库土村脱贫农户不等不靠、勤劳致富的干劲是民和县脱贫群众勤劳致富的一个缩影。摘掉穷帽、拔掉穷根的脱贫户,不仅经济上脱了贫,思想上也同步脱了贫,在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大家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内生动力。有劳动能力的脱贫群众迈开步子,挽起袖子,埋头苦干,他们有的把汗水洒在企业工地,有的把勤奋花在养殖棚圈,有的把辛劳刻在广袤田畴,有的把心思用在自主创业,用勤劳双手编制着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不仅如此,民和县还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帮助脱贫户、监测户等重点人群务工就业,全县仅通过公益性岗位、帮扶车间、民和—滨湖东西部产业园、东西部劳务协作等途径,带动1400余名贫困劳动力靠勤劳走上就业增收致富路。
 
兴产业 激活乡村振兴“源头活水”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近年来,民和县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全县特色产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
 
中川乡是黄河流出青海的最后一道关口,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产业提供了发展潜力,让冷水鱼养殖实现产业化发展。
 
走进中川乡冷水鱼养殖基地,只见已建成的标准化养殖车间内,一口口圆形养殖桶整齐排列,一尾尾小虹鳟鱼苗欢快嬉戏。
 
记者了解到占地10公顷、投资1417万元的中川乡冷水鱼养殖基地是美一村、峡口村和盘格村的产业,美一村和峡口村分别投资建成的一期标准化养殖车间于今年5月投产,先期投产1.46万尾鱼苗,后又陆续投产20克到100克不等的鱼苗4.97万尾,盘格村投资的两座标准化养殖车间内可容纳56口养殖桶。
 
“目前我们主要通过‘公司+集体经济发展’的模式经营冷水鱼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据中川乡党委书记张小强介绍,该基地的鱼长成后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地,一条鱼的纯利润是8元左右,销售价格非常可观。
 
走进新民乡下山村蛋鸡养殖场,一枚枚鲜鸡蛋被传送带从鸡舍带出,工人师傅娴熟地捡拾鸡蛋放进纸包托盘。2021年10月,下山村在深入考察的基础上引进建设了5万羽规模的蛋鸡养殖场项目,以“村集体+企业”的经营模式运行,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吸纳当地10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民和县乡村产业发展引人注目,产业就业帮扶成效显著,成为落实脱贫攻坚长效机制、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如今的民和特色产业遍地开花,“一村一品”渐成特色。在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民和县委县政府明确“六园+九带+N基地”的绿色有机产业发展思路,着力构筑“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新格局。
 
转思路 闲资源焕发新活力
 
种植大户马福军站在核桃庄乡排子山村的山梁上,望着半山腰里三四百亩马铃薯地块,盘算着收挖洋芋的事情。
 
马福军是排子山村的自主创业能人,多年前一直在广州经营拉面生意,因为父母年事渐高,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仅3岁。考虑到家里老小都需要照料,马福军便放弃广州的拉面生意返乡。
 
自2019年起,马福军开始在村里流转土地种植全膜玉米和马铃薯。今年,马福军种植全膜玉米33.3公顷、马铃薯30公顷,累计青贮玉米草600多吨,出售渠道主要是养殖合作社、养殖大户等。
 
土地的流转,不仅让接近撂荒的耕地重现耕种活力,也为当地村民特别是本村的脱贫群众务工增收搭建了平台。据马福军介绍,这几年他的年用工量可达200余人次,出全勤的长期工一年下来也能有八九千元的收入。
 
在盘活闲置资源上,各乡镇不跟风、不求大,因地制宜谋发展。
 
这几年,西沟乡麻地沟村的蘑菇产业也在如火如荼地发展。
 
麻地沟村通过整合中央财政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资金、养殖场拆迁补偿款、“一村一品”项目资金共计157万元,将村内的一处闲置养殖场成功打造成了食用菌种植基地,并逐年扩大规模。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宁智勇介绍,闲置资源盘活后,村集体产业发展一路向好,目前已达到10万个菌棒的规模。2022年食用菌种植收入达32万元,截至目前,实现种植经营收入36万元,预计到年底食用菌种植收入能突破60万元。
 
同一时段,不远处的巴州镇也在抢抓乡村振兴产业扶持政策机遇,争取乡村产业振兴扶持资金800万元,对69栋老旧温棚、3处鱼塘及道路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提升,并建成10座休闲用餐木屋,种植了景观花卉,打造了休闲垂钓区、赏花餐饮区、大棚采摘区,将破烂不堪的原设施农业基地重新打造成农旅融合、联农带农的民和县乡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在增加4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收益的同时,创造了120个季节性务工岗位和10个长期性务工岗位,助农增收。
 
“总堡葱”,十里香。在乡村产业振兴路上,总堡乡结合“一村一品”产业项目,重新拾起放弃多年、即将淡出市场的当地传统老品种——“总堡葱”,打造了民和县千亩总堡葱种植基地,种植面积达106.7公顷,亩产大葱6000余公斤,让“总堡葱”成为了总堡乡名副其实的“产业振兴葱”。
 
……
 
唤醒“沉睡”资产,盘活闲置资源。近年来,民和县立足乡村产业振兴,各乡镇立足实际转思路、找出路、探新路,用好用活乡村闲置资源资产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对2021年以来的所有产业项目、到户产业进行全方位“回头看”,盘活21个“沉睡”项目,累计收回分红资金280.5万元,带动2461户10817名脱贫人口增收,不断催生乡村产业振兴的蓬勃活力。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