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全力以赴 只为生命

——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海东市灾后救援首日纪实
2023-12-20 09:10:55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富生 胡生敏 执笔;

郝志臻 张璐 邓成财 参与

北京时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海东市六县区震感强烈,临近的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部分地区受灾。截至12月19日16时50分,地震累计造成海东市212人伤亡(死亡14人、受伤198人)。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心系灾区群众,中央部门、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科学指挥,干部群众守望相助,共同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行动。

集结!星夜兼程

震情就是命令,救援刻不容缓!

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心,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国务院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指导处置。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第一时间提出工作要求,并连夜赶赴救灾一线,现场指挥抗震救灾工作。

市委书记乌拉孜别克·热苏力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华杰立即前往市应急指挥中心,视频连线六县区通报地震情况、研判震情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抗震救灾有关工作,并连夜赶往现场指导救援抢险工作。

现场工作队集结、震情灾情收集、会商研判、值班员报送信息、新闻媒体对接、视频设备调试……震情就是命令。地震发生后,海东市第一时间成立由市委书记乌拉孜别克·热苏力汗任指挥长,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华杰任第一副指挥长的海东市“12·18”地震灾害现场应急处置指挥部,并组建综合协调组、现场救援组、医疗救治组、治安交通组、群众安置组、基础设施组、房屋建筑核查组等9个专门工作组,迅速组织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11454人次,赶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及时发布震情、灾情信息,加强宣传引导,安定人心,确保社会大局稳定。

这一夜,一支支救援力量闻令而动,紧急驰援。

市公安局组织2000余名警力开展抗震救灾行动;

全市共有66名纪检监察干部、239名村监委主任坚守在救灾一线,参与抗震救灾工作;

市红十字闪电救援队、市红十字赈济救援队启动赈济救援任务,组织20余名红十字志愿者前往市红十字备灾库进行赈济物资的接收、清点。目前已向民和县紧急调拨总价值77.72万元的帐篷100顶、床200张、棉衣400件、棉被600床;

……

生命至上,灾情为令。从人民军队到消防队伍,从医护工作者到抢通人员,从党员先锋队到志愿者,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海东市抗震救灾战斗迅速打响,全市应急、地震、消防、武警、民兵、公安、卫生、疾控、电力、交通及志愿者等各方救援力量汇聚一线,组成了抗震救灾的磅礴力量。

救援!争分夺秒

地震发生后,村里房屋是否完好,村民生活秩序是否正常?12月19日凌晨,海东日报社记者迅速赶往救灾一线。一路上,来自四面八方的救援车辆同向而行,驰援灾区。

在前往受灾较为严重的民和县中川乡金田村的路上,记者看到,一辆辆应急救援、医疗救护的车辆极速驶过,一场守护生命的接力赛正在急速进行。

在官亭镇,记者看到街道两旁的店铺依旧和平常一样正常经营,相较以往,街道两旁站立的人群多了许多。临近中川乡金田村,只见道路两旁交警正紧张有序地指挥着交通,一旁的医护、通信、电力保障人员正在紧张作业。

救援现场,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公司组织抢险突击队抢修光缆和基站等通信设施,发挥各自优势,第一时间保通。

“从凌晨1点到现在,抢修队10人一直在工作,全力应对突发情况。”中国联通抢修队员尹启宏说。

记者了解到,地震发生后,中国联通海东分公司分别从乐都区、民和县、循化县集结出动70余人,全力保证海东通信大环线及受灾区域网络通畅。

中国移动海东分公司快速组织各县分公司党员、团青、业务骨干100余人、车辆18辆、发电机12台,奔赴现场开展通信保障工作。截至12月19日15时,受地震影响的43个故障基站和一处传输断点抢修成功,为全面推进抗震救灾工作提供高效通信保障。

星夜兼程,只为人民。尽管前方道路艰险,但各救援队伍依然克服重重困难,不断向灾区中心迈进。市公安局共派出2000余名民警、辅警和村警全力开展隐患排查、抢险救灾和群众转移安置等工作。交警部门出动警力1000余人次,警车400余辆次,全面开展道路交通保畅和隐患排查。截至目前,已救助受伤群众151人、疏散转移学生4924人,排险230处(桥隧涵洞),相关救援工作正在全力推进。市县区交通运输部门共出动600余人、应急车辆75辆次、装载机等救援机17台,对辖区内农村公路中的重点路段进行详细排查。

好消息再次传来!

截至19日19时,经初步排查,共有41处受灾路段。其中,民和县22处受灾路段,循化县14处受灾路段,化隆县4处受灾路段,乐都区1处受灾路段,现已全部保通。平安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交通运输部门对县城周边道路、桥梁进行排查,目前未发现安全隐患,未收到各乡镇道路、桥梁损毁信息。

水运方面,黄河海东段水运情况正常。截至目前,全市市际班线、出租车、公交车正常营运,民和县至官亭镇公交车停运。民和县已安排4辆班车和2辆公交运送官亭中学生200人至海鸿枫景酒店,4辆公交车在官亭镇做应急备用。

询问灾情、实地察看、搭建帐篷、搬运物资……一支支救援队伍陆陆续续抵达,积极救灾,一批批生活物资保障温暖。

截至19日16时,全市各级医疗机构共救治地震伤员144人,转诊救治142人。应急管理部门动态掌握救援开展情况,及时向灾区调拨救灾物资棉被褥6200套、煤气炉150台、棉大衣7000件、行军床5450张、12平方米的棉帐篷1800顶、发电机10台、照明设施20台,集中安置三县受灾群众6498人,分散安置15450人。公安部门出动警力2500余名,开展隐患排查和抢险救灾工作。消防部门集结26车119人6犬8246件套装备开展救援工作。民和县紧急调运162顶帐篷、167床棉被、920件棉大衣、167张行军床等救灾物资赶赴灾区,对全县140处水利设施和人饮供水工程进行全方位排查,迅速转移风险区人员。目前,灾区供水、供电、通信、交通等已基本恢复。

温暖!守望相助

随着救援队伍陆续到达,受灾群众悬在心里的石头也终于放下。

中川乡金田村村民王萍回忆说,地震发生时,全家5人已经休息了,忽然感觉到屋子在摇晃,待全家人跑出来后发现自家的房子已经完全被砂涌淹没了。

“现在,救援队伍来了,我们的希望也就来了!”

杨寿林是金田村的一名预备党员。地震发生后,他和村党支部书记杨德禄第一时间挨家挨户进行巡查。“今天白天,村上积极组织青壮年对运送来的帐篷等物资开始进行搭建搬运。到15时,已经搭建好了6顶帐篷,准备了300箱方便面和3箱面包,其余的物资正在陆续运送中。”杨寿林说。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渐渐沉入了西边的山头,寒气渐渐汇聚而来,此时,灾区的最低气温逼近零下十五六度,受灾群众将如何度过这个寒冷的夜晚?

记者在救援现场看到,在砂涌经过的地方,渐渐燃起了一堆堆篝火,守候在一旁的村民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时不时地向不远处张望,火光中满是期待。

秦春存元是官亭镇官西村村民,地震当晚,他家的房子开裂,受损严重,万幸的是家人都没事。但第二天清晨他却接到消息,舅兄一家人被砂涌掩埋,至今没有消息。

“希望尽快有好消息。”随着救援人员的到来,群众们收到了物资,穿着刚刚发到手的棉大衣,秦春存元的心里暖和了很多。

看着紧张抢险的救援人员,金田村村民在忧心的同时,也时刻关注着救援人员的吃喝。当日下午,金田村村委会组织带来了食物和锅碗瓢盆,在现场支起了火炉,不少妇女自发过来帮忙。

一口口大铁锅架在简易炉灶上,锅里热气腾腾。民政、应急部门调拨的棉帐篷已经搭建起来,救援人员喝上了热水……

“不能让我们的官兵饿着肚子干活。”金田村村民马茜英加入到做饭的队伍,只为让救援队伍吃到热乎饭。

“大家都吃点,简单吃点。”是村民最朴素、朴实的感恩情怀。

“谢谢你们,没有你们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记者在现场看见了温情的一幕,受灾群众在转移到帐篷后,紧紧握着医护人员的手满是感激。

为全力做好群众安置保障,海东调拨发放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想方设法让受灾群众安得下、稳得住、能满意。

眼下,临时“容身所”,成了温馨“大家园”。

“地震太可怕了,现在都不敢睡觉。”

“你闭上眼睛,放松下来,深呼吸。”

地震发生后,省、市、县医疗机构已调派救护车64辆,医护人员1663人参与灾区医疗救治工作;省、市卫生健康委已调派医疗救治专家组41名,传染病评估、水质监测及现场消杀专家组10名,心理疏导干预专家组10名,以及手术车、医技车各1辆赴民和县开展救治工作;在海东市第二人民医院工作的江苏省无锡市人民医院援助海东的4名医疗专家已赶赴循化县开展救治工作。目前,省、市、县级11所救治医院预留450张床位、30辆救护车以备急需。目前,民和县、循化县、化隆县救治床位、医护力量、药械设备充足。
温暖的场景不止一幕。市总工会负责人第一时间前往受灾地区,详细了解职工群众生产生活、心理动态和受灾情况,开展安抚职工群众工作。民和县、循化县总工会积极成立志愿服务队,及时了解掌握受灾困难职工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并适时组织开展对受灾困难职工群众的帮扶救助和慰问工作,保障受灾困难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


突发的地震,让很多人心有余悸。

但总有一些人,逆行而上;总有一些英雄,挺身而出;总有一些瞬间,温暖人心。

致敬!面对急难险重,武警、消防、公安等各方救援力量不畏艰险、连续作战,成为受灾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守护神”;

致敬!每当生死攸关,白衣天使总是在与死神抗争,冷静沉着、救死扶伤,让我们对奇迹的发生有了更多期待;


致敬!面对灾难,社会各界纷纷捐助物资善款,大爱涌动,为我们战胜困难、打赢硬仗注入了强大动力。

灾难面前,一股股力量在灾区不断凝聚,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集中展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也书写了人间大爱。

天寒地冻不放弃,救援昼夜不停歇,只为更多生命的奇迹!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