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心安之处就是家

——循化县震后抢险安置直击
2023-12-21 09:31:20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本报记者 李晓娟 陶成录 朵玉雪 摄影报道
 
这里是全省春天到来最早的地方,也是全国唯一一个撒拉族自治县。这里是离积石山6.2级地震震中约32公里的海东市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地震发生后,循化县的抢险安置工作聚焦了众多关切的目光。
 
院墙倒塌、家具散落、设施受损……地震发生后,循化县白庄镇、道帏藏族乡、清水乡部分农户的家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如何尽快恢复生产生活?如何安抚群众情绪?如何做好生活保障?震后三天,循化县上下用实际行动作答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精髓要义。
 
惊心 灾难无情邻间有爱
“这一个帐篷扎到那个角落里,那儿有太阳。”
 
“火炉子都生起来,早上冷得很,大家注意保暖。”
 
“这些刚搭建起来的帐篷要进行消毒杀菌,里面的被褥赶紧放进去……”
 
刚经历过积石山6.2级地震的道帏乡牙木村,此时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救灾工作。
 
距离震中只有约12公里的道帏乡无疑受到了重创。
 
从远处望去,坐落在山坡之上的牙木村里的几顶帐篷异常显眼,远处的山上还有未消融的积雪,村里的巷道上,到处都有被地震摧毁过的痕迹。在牙木村安置点的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正顶着冬日的寒风齐心协力搭建着帐篷,几处搭建好的帐篷里暖意融融,烟囱里冒出一阵一阵的白色烟雾,似乎是这里恢复平静的一种象征,更是一种温暖和希望的延伸。
 
回忆起地震当晚的情景,住在帐篷里的村民有描述不完的画面——花瓶碎了一地,墙上的画摔在了地上,墙面出现了歪七扭八的裂缝,瓦片和墙皮掉了一地,茶几完全被掀翻了……
 
对于村里家庭情况最差、受伤情况最严重的周毛措一家来说,这次地震,无疑让他们一家陷入了深渊。
 
据村民反映,周毛措是三级残疾,丈夫患肝硬化晚期,家中共有三个儿女,两个女儿已经出嫁,现在只剩一个16岁的儿子在读高中。
 
意外总在不经意间到来。
 
“当时情况真的很危险,他们家就她一个人,墙塌了之后把她整个身体都压住了,只有一个脑袋和一只左手能动,我背着她出去的时候,地面还在摇晃。”说起救周毛措的过程,村民李加才让的声音哽咽中伴随着丝丝颤抖。他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村庄周围都是黑乎乎的,全村各户打着手电筒在搜寻没有跑出来的村民。
 
第一时间发现周毛措的是村里的4名妇女,发现周毛措后,她们第一时间想把周毛措从废墟中拉出来,但由于受伤过重,不敢大力拉扯,加上压在身上的墙体将她压得很实,没能顺利将周毛措解救出来。
 
随即,4名妇女找来李加才让和几个身强体壮的村民,村民们在黑夜中摸索,于恐惧中争分夺秒,于危难中寻找希望,终于在大家的努力下,将周毛措从墙体下拉了出来。
 
“当时路都被山上滚落的石头和土块堵住了,我从这一头背到那一头,越过那些土堆才安心把她放下来。”回忆起当晚的情景,李加才让仍心有余悸。
 
危难时刻,在渺小的希望之中,李加才让显露出超乎想象的勇气和力量,几乎是用尽全力,甚至冒着生命危险,营救被埋的周毛措。当时,他甚至把自己的安危抛在了脑后,用他的话来说,“地震是可怕的,但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让地震这个‘恶魔’带走一个生命。”
 
在村干部和村民的协作下,120救护车及时到达现场,周毛措被送往医院救治。
 
“幸亏有了村上的这些叔叔阿姨,不然我可能就没有妈妈了。”听到母亲获救的过程,周毛措的儿子拉毛多杰红着眼眶对记者说,希望妈妈快一点恢复健康出院回家。
 
地震发生时,拉毛多杰还在学校,如今回到家里的他听着村民们对当时现场情况的描述,眼眶里的眼泪总是不自觉地打转。
 
“现在姐姐在医院陪妈妈,我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子汉,我更要坚强,我坚强了,医院里的妈妈才能坚强。”拉毛多杰强忍着泪水说道。
 
记者了解到,由于骨盆断裂、肋骨骨折、大腿多处骨折,目前,周毛措处于半昏迷状态,正在循化县人民医院进行救治。
 
灾难无情,人间有爱。地震发生后,循化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第一时间紧急组织相关单位召开应急处置会议,通报地震情况、研判震情形势,立即启动抗震减灾Ⅱ级应急响应、自然灾害救助Ⅱ级应急响应,成立地震灾害应急处置指挥部,下设8个工作组,34名县级领导迅速就位、靠前指挥,各成员单位按照预案职责分工,连夜紧急排查医院、学校、电站、水库等重要建筑、人员伤亡及群众房屋财产损失等情况,全力做好巡查防范、人员转移、抢险救援准备等各项工作,并及时安排部署巡逻防控、防范次生灾害发生,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经排查统计,循化县9个乡镇不同程度受灾。截至19日14时30分,全县受灾村59个,受灾户数2970户,受灾人数6841人,共有17人受伤。
 
此时的人民至上,不再是轻飘飘的四个字,是掷地有声的誓言,更是念兹在兹的行动。
 
齐心 拧成一股绳全力抗灾
 
这几天,清水乡塔沙坡村村民马建新每天都忙得团团转。不是在接待到村慰问的客人,就是在忙着给村民搭帐篷;不是奔波在路上,就是忙着给村民找需要的物资。
 
群山环抱的塔沙坡村位于孟达天池北侧,与甘肃省积石山县大河家镇接壤。因这里有塔沙坡清真寺而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马建新的家就在清真寺下面不远处。
 
20日清晨,在县城居住的马建新急急忙忙赶到塔沙坡村。由于震后许多个人和企业纷纷来慰问、帮扶,马建新想赶紧回去帮村民干点事。
 
塔沙坡村是清水乡受灾最为严重的村子。震后的这两天,循化县为塔沙坡村搭建救灾帐篷20顶,其中10顶在群众各自的院子里安置,10顶在空旷地带的集中安置点安置,并发放救灾床被褥60套。
 
“我们村里的大部分房屋都裂缝了,还有一些房屋直接倒塌了,所以有些人住在帐篷里,他们需要的生活物资我就可以给他们从县上带回去。”马建新说,虽然他家的房屋院墙发生了裂缝,但不是很严重,房子还可以居住。
 
马建新的家是一座古色古香的老房子,房屋是木质结构,院墙是土墙。家对面,是马建新近年来花费心思打造的“撒拉族服饰传习所”。传习所使用撒拉族古代建筑所用的篱笆制成,篱笆楼里放满了马建新从各地收集来的各种撒拉族服饰。此次地震,篱笆楼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就连挂在篱笆楼壁上的衣服都没掉下来。“大家都很惊讶于篱笆楼的质量怎么这么好。”在致力于传承发扬撒拉族文化的马建新看来,地震之后,小村庄散发着浓浓的温情。
 
临近冬至,呵气成冰的青藏高原,夜晚是最难熬的。好在,塔沙坡村临时安置点上一直都有温暖的篝火燃着,帐篷里,电暖气一直在持续运转。
 
地震刚发生时,为了让受灾严重的村民吃到热气腾腾的饭菜,受灾不严重的村民会号召大家去自己家吃。20日这一天,循化县当地的餐馆把拉面送到了塔沙坡村的集中安置点。热气腾腾的一碗拉面,让安置点上的氛围一下子温暖起来,也让在场的所有村民都不禁感受到了众志成城的力量。还有政府和爱心商店、超市送来的一波又一波的物资摆满了临时安置点经过的村道。
 
其实,地震发生以前,塔沙坡村的常住人口并不多,很多村民都在县城居住,还有一部分在外地开拉面馆,并不常住在村里。可是,地震发生后的接连几天,大家都像商量好的一样,能回来的村民纷纷回到村里,哪怕只是生个火、切个菜都有很多人来帮忙。
 
千人同心,则得千人之力。连日来,这个小小的村庄里,汇聚着众多关切的目光。尽管灾后重建工作还未正式展开,但在临时安置点里,村民居安心暖力量足。
 
暖心 保障群众正常生活
 
12月19日夜,原本是一个难熬的夜晚。但随着首批帐篷、床及被褥等救灾物资运抵循化县,当地党员领导干部和群众在集中安置点和自家院子里搭建帐篷,架起取暖炉子、接通电、支上床,在温暖的帐篷里度过了灾后的第一夜。
 
作为道帏乡受灾最严重的两个村之一,牙木村房屋受损比较严重,因此,村里集中在村委会设置了安置点。牙木村“第一书记”马海军告诉记者,19日物资到达之后,他们就组织群众立马开始搭建帐篷,19日晚,安置点搭建了20多个帐篷让村民们在帐篷里度过了第一夜,20日一大早,他们继续搭建帐篷,计划搭建帐篷50个,让村民们住得宽敞一点。
灾难之中,充斥人间温情。为了让大家吃上饭,在村干部的号召下,村民从各自家里拿来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走进每个帐篷,里面都是暖暖的,帐篷外袅袅炊烟飘向远处,小小的安置点里暖意融融。
 
记者在牙木村新搭建好的帐篷里看到,循化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工作人员正在对帐篷进行入住前的消毒。
 
循化县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马智善告诉记者,地震发生后,循化县卫健系统迅速成立震后防疫小分队,重点围绕灾后居民安置点易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生活饮水、食品安全、虫媒监测等方面开展技术指导,协助安置点建立每日症状监测机制,对可能存在的污染源进行全面消杀。同时,积极开展受灾群众心理安抚和疏导工作,针对群众可能产生过度焦虑、恐惧、情绪低落等情况,现场做出纾解安抚,树立群众灾后恢复重建的信心。
 
“截至目前,在各个部门的帮助下,各村的水、电等问题都已解决、坍塌道路都已疏通,对村民的房屋已进行4轮安全隐患排查。”道帏乡党委书记倪翠告诉记者。
 
水电路通畅,群众生活才能无恙。地震发生后,循化县迅速组织交通部门对县域范围内农村道路、公路桥梁、涵洞、边坡等重点区域和客运场站、运输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实地查勘并及时制定应对措施,对发生塌方导致中断的道路现场制定保通计划,火速开展抢通作业。
 
截至目前,对全县687公里157条县乡道路进行了排查。其中,边坡塌方及山体落石路段102处,14条农村道路严重坍塌,隐患里程8198米。已完成14条受灾严重道路的抢修保通工作,清理塌方及落石43236方。同时,相关部门持续加强辖区公路巡查力度,及时处置安全隐患,严防次生灾害发生,全力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除了水电路和群众生活保障外,灾区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时刻牵动着外界的心。地震发生后,循化县教育部门对各校的教学楼、住宿楼等区域及时进行隐患排查,1.3万名学生均已疏散回家。为保证学生正常学习,12月20日,对学生已开展线上教学工作。
 
震后第三天,循化县各项抢险安置工作正在有序进行,一个个帐篷里的温情肆意蔓延出来,带给黄河岸畔不一样的温暖。
 
敬畏生命,不忘灾难!愿山河无恙,人间皆安!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