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维护消费权益 激发消费活力

——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关于消费维权等答记者问
2024-03-14 08:32:31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近日,在2024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到来之际,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泰业就做好今年“激发消费活力”年主题活动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李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将“激发消费活力”确定为今年的主题有什么深刻含义吗?

李泰业:今年1月2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24年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激发消费活力”。按照中消协公布的“激发消费活力”年主题具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一是提升消协组织维权能力,帮消费者解决后顾之忧,让消费者敢消费。消费涉及日常生活、关系千家万户,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是人民群众在消费领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时代消费升级日益加速,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科技不断涌现,与之相伴的是侵权手段花样翻新,令人防不胜防。消协组织要立足自身职责,创新维权方式,提升维权效能,以更便捷高效的投诉处理、更深入有力的消费监督、更坚决大胆的揭露批评、更有益有效的提示警示,切实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助力消除消费痛点堵点难点,遏制不法经营行为,增强消费者购买信心,激发消费活力,释放消费潜能。

二是协同共治优化消费环境,助消费者增强获得感,让消费者愿消费。当前,消费领域还存在预付费商家“跑路”、大数据算法“杀熟”等现象,消费维权政策法律相对滞后,经营者与消费者信息不对称、力量不平衡,“一老一小”消费权益保护仍需加强。消费环境与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不相符,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不匹配。消协组织要发挥社会共治平台作用,汇聚社会各方面力量,促进完善消费者保护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涵盖立法、行政、司法、社会保护以及消费者自我保护的消费维权治理格局,从政策、制度、法律、标准、舆论等多层次、多领域、全方位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推动维权共建,强化保护共责,实现成果共享,构建消费者友好型消费环境,提升消费者获得感,促进消费活力迸发,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三是释放消费升级潜能,助力高质量发展,让消费者乐享高品质消费。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人民幸福安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培育壮大新型消费,大力发展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消协组织要在推动实现经济质的有效提升上下功夫,促进高质量的供需对接,提升消费品质。要大力倡导绿色低碳消费,帮助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推动经营者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提供更多绿色环保的产品和服务。要针对消费领域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找准痛点堵点卡点,联合相关部门推动问题解决,加强引导规范,促进新型消费健康发展。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不断优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政策环境,着力构建有助于产品服务提质升级的标准体系。要主动向生产经营者反映消费者需求,助力行业企业优化消费体验,提升消费供给对消费需求的适配性,以高质量供给满足消费者日益升级的美好生活需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去年以来,海东市市场监管系统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大市场、大质量、大监管”,围绕消费维权、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具体做了哪些工作呢?

李泰业:2023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主动担当作为,奋力攻坚克难,在严峻考验中推动市场监管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

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重心下移、力量下倾,竭尽全力服务各类市场主体,千方百计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主体稳步增长。出台实施《海东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推动市场主体合规经营、转型升级,新增个体工商户8286户,私营企业2510户,全市市场主体累计达11.06万户,在全省占比中稳步提升,占全省19.44%,实现了质和量的双提升。二是信用监管提质增效。坚持以信用风险为导向优化配置监管资源,在全省率先对2.62万家企业建立实时全景“信用画像”,强化结果运用,积极推进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与“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有机融合,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监管。坚持审慎包容、教育和惩戒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减轻处罚、免予处罚“两个清单”,避免和杜绝过度执法和选择性执法,最大限度调动市场主体活力。三是公平竞争更趋规范。加强公平竞争政策审查力度,清理和废除26件妨碍统一市场形成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文件,保障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在更高的层次上,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执法,清退多收价款170余万元,助力市场主体轻装上阵。

在保障民生方面,统筹发展和安全,树牢“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坚定不移筑牢“三品一特”安全防线,让人民群众共享高品质生活。一是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增强。修订《海东市食用农产品市场准入规定》等3项规范性文件,扎实开展春秋季校园食品安全、保健品安全等专项行动10余项,保障两会、环湖赛等重大活动食品安全20次余次,着力打造“你点我检”服务品牌,食品安全监管更趋精细化。二是药品安全监管扎实有效。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环节、医疗器械、化妆品安全专项检查,排查处置风险隐患45条,查办案件32起,不断提升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水平。三是质量安全监管稳步推进。组织开展燃气用品、食品相关产品、消防器材、成品油、农资产品等9大类等质量监督抽查,推动工业产品企业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机制,全市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四是特设安全监察持续强化。开展全市特种设备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查封电梯6台,查处安全隐患68条;持续强化特种设备检验,定检率保持在97%以上,实现特种设备安全运行、零事故。五是检验检测能力有效提升。盘活、争取专项资金521万元,建成1360平方米食品药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和270平方米微生物实验室,强化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技术支撑。

在质量提升方面,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围绕“四地”建设,深入实施质量强市和知识产权强市“两个战略”,助推市场主体高质量发展。统筹实施新一轮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组成专家团队把脉问诊,深入企业帮扶指导,推进中国质量奖培育争创,互助天佑德青稞酒有限公司成功入选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候选名单。一是质量基础不断夯实。全面贯彻《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突出地方特色,积极引导新增国家标准5项、企业标准50项,新增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36张,增长34.3%。我市冷凉蔬菜、双低油菜2个国家级标准化项目及马铃薯种薯种植1个省级标准化项目试点实施,质量基础支撑和保障不断强化。二是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突出区域优势,着力打造地方品牌,培育三里河湟、薯香西山蛋蛋等商标430件,商标总量突破1万件,有效发明专利达108件,互助青稞酒地理标志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第二批地理标志运用促进重点联系指导名单,产业区域影响力和竞争力日益提升。

在维护市场秩序方面,始终坚持发展和规范并举,聚焦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市场环境等问题,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助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海东。一是强化市场监管为市场立规。相继开展房地产市场广告和价格行为、2023网络市场等专项整治20余项,深入各行业各领域检查市场主体1万余家次,责令整改涉嫌违法广告30条,规范市场主体经营行为388条,进一步维护了市场秩序。二是强化执法办案为百姓仗剑。扎实开展民生领域“铁拳”、医院领域价格专项检查等,查办案件469起,曝光典型案例7期28起,清退多收价款140余万元。三是强化消费维权护民生权益。开展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推进线下七天无理由退货,累计退货2700多次(件),金额达60.85万元,受理处置消费者投诉举报4321件,挽回经济损失567万元。四是强化中心工作助力发展大局。不断增强生态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深入开展燃煤锅炉整治、煤炭、成品油质量、餐饮油烟整治及机动车检测机构监管等工作,确保了环保整改销号到位,合力做好了“治气”文章。

记者:近年来,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坚持把质量工作摆在重要位置,统筹谋划,强力推进,全市的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工程质量等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大质量格局进一步完善、质量基础逐步夯实、品牌建设成效凸显、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在这些方面,海东市市场监管部门具体做了哪些工作?

李泰业:海东市市场监管局强化全民质量意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市委相关全会精神,坚持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经济发展高质量,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连续四年蝉联政府质量工作A类单位,保持全省质量发展第一方阵。一是打造经营主体开办“八个一”闭环体系,建立企业开办协同机制,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网办率达99%以上。出台实施《海东市市场监管局助企暖企11条措施》《海东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扎实开展政银企融资对接洽谈会、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等活动6场次,为市场主体融资1.81亿元,解决企业问题30余个,有力增强了市场主体发展内生动力。二是坚决扛起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这项“国字号”创建工作政治责任,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推动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链条全过程监管。食品安全“两个责任”推动、三方责任落实,示范引领项目实施,明察暗访点位打造,共建共享氛围构建有序有效,群众满意度达87.24%,70项基础资料顺利通过省级初评验收。三是出台《海东市市级党政领导干部食品安全责任清单》,市级18名党政领导带头包保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带动县乡村三级2556名党政领导干部包保主体1.5万家,“包保干部+监管责任人+包保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得到全面落实。创新实施《海东市食品安全“红黑榜”制度》,倒逼市场主体规范经营行为;建成海东市气瓶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全市15家充装单位、2.14万只气瓶全部纳入追溯系统,有效解决了气瓶监管难题,实现“云上监管”。四是率先在全省出台《海东市“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实施细则》,出台细化《海东市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实施规定(试行)》,坚持信用先行,推动信用承诺和年报工作有机融合,2065户市场主体签署并在“信用中国”公示信用承诺。引导食品药品、特种设备、工业产品等重点领域行业市场主体通过上墙等其他形式途径公示承诺,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和参与信用建设意识不断增强。五是着力在保护创新上勇当先、走在前。市局被列为全省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首批试点单位,并率先在全省作出3起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协调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委成功入驻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平台,指导青海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成功获批为我省首批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互助青稞酒地理标志“金钥匙”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入选国家第二批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记者: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今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将如何推动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李泰业: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要求,以“强监管、优服务、提质量、防风险、保安全”为目标,以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标准市场体系为主线,在创新市场监管机制、提升监管执法效能,严守“四大安全”底线、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优化市场竞争秩序等方面持续用力,走出适合海东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扎实推进全市市场监管工作实现新突破。

2024年,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一个大市场、两个纲要、三个监管、四个安全”工作总思路,按照“五个坚持”全力以赴推动市场监管现代化建设。

一是坚持精准发力,以更实的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以打造最优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持续提升经营主体开办“一件事一次办”规范化、标准化便利化水平,巩固企业开办时间1个工作日成果,推动“小个专”党建品牌提档升级,用足用好“证照分离”等改革手段,全面落实《海东市扶持个体工商户发展若干措施》。持续深化西宁海东一体化城市圈、海东临夏市场监管领域合作交流,构建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加大对不当市场竞争和市场干预行为的监管执法力度,着力营造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进入市场、公平参与竞争、同等受到保护的政策环境。

二是坚持底线思维,以更严的要求强化安全保障。蹄疾步稳创建食安城市,以高质量创建成果迎接国家验收。紧盯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等省考市年度目标任务,全面推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细落实,确保四大安全领域监督检查面达到90%以上,质量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聚焦“三品一特”等市场领域安全监管工作重点,统筹抓好平安青海、安全生产等各项工作,坚决防范和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真真正正把市场安全守住、守好、守到位。

三是坚持以质取胜,以更高的标准助推经济发展。贯彻落实《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和《知识产权强市战略》,扎实推进新一轮产品、工程、服务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深入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企业标准“领跑者”等行动。着力培育发展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和知名商标品牌,力争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增长7%,全市商标注册总量突破1.1万件,打造1家省级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创建1家省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市场,全力推进“互助青稞酒”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建设。

四是坚持标本兼治,以更大的力度维护市场秩序。深入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坚决防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垄断行为和竞争失序问题,不断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公平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拓展民生领域“铁拳”行动,推动无理由退货活动规范发展,完善投诉举报快速回应机制。强化企业信用信息收集、公示、共享等措施,实施对称监管、靶向监管、精准监管和高效监管,全面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

五是坚持党建统领,以更强的担当打造“五型”铁军。持续抓好主题教育,不断挖掘市场监管职能优势,研究拿出更多谋发展促改革的项目举措。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加强“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切实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持续深化作风突出问题整治、做好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着力打造忠诚、精业、担当、团结、清廉“五型”市场监管队伍。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