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日报首页

小乡村里的一场“春日之约”

2024-03-20 08:13:38 来源:海东日报 点击:


田间地头的特色讲堂

□本报记者 郝志臻 摄影报道

一年之计在于春,而一年的收成全在于耕。3月的海东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核桃庄乡,草木芽苞初放,消融后的雪水在水渠中潺潺流淌,和煦的春风已经催开农人们勤劳的脚步,在坡洼的耕地里勾勒出一幅春忙新图景。和春风一同到来的还有一年一度的中央一号文件。连日来,核桃庄乡各宣讲团成员进广场、入农家,大力开展“一学两抓三促”系列活动,乡域内反响热烈。

农家小院里晒幸福

“今天把大家召集在一起,主要是想给大家讲讲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大家聊聊今年村上的发展思路,也听一听大家的想法……”清晨,核桃庄乡大库土村驻村第一书记葛翔来到了村民冶廷发家,为村民们宣讲中央一号文件里的好政策。

一个农家小方桌、几个小纸杯、十几个村民围坐在一起。葛翔从粮食安全讲到防返贫监测帮扶,从产业发展讲到就业扶持,从乡村振兴讲到农民增收……从贫困阴影中走出来的大库土村村民听得格外用心,大家期盼着从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里能听到更多的惠民富农好政策。

大库土村是国家税务总局的定点帮扶村,原址属于高位浅山地区,自然资源禀赋较差,几十年来村民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从2015年开始,国家税务总局先后派出5名干部到大库土村担任第一书记,带领村民易地搬迁、发展产业,寻找致富路。

通过国家税务总局和地方政府倾情帮扶,大库土村于2016年年底全村提前实现了整体脱贫,并相继完成了易地搬迁、道路硬化、水电改造、家庭农场修建、拉面经济等项目。截至目前,脱贫户年人均收入已达13025元,村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库土村正行进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今年73岁的马海山老人就是变化的亲历者、见证者,而学习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宣讲也成了他每年春日的必备课程。

“以前老村在山上,干旱少雨,不仅庄稼靠天吃饭,就是家里用水也要到七八里远的山沟沟里用驴驮水吃。”马海山老人回忆说,后来村里安上了自来水,也打通了硬化路,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村里人还是以种地为生。

2016年,大库土村实施了易地搬迁,把大家从山上搬迁到山下的新农村,住进了亮亮堂堂的新房子。

“现在新村这里地势平坦,出门跨过一座桥就到了县乡公路,孩子们上学也就十分钟,干啥都非常方便。”马海山告诉记者,从山上搬下来之后,村上许多年轻人也开始去外地打工,也有一些人在老村搞起了养殖,大家的日子都过得红红火火。

“你看,那房顶的太阳能热水器也是今年刚装好的,做饭、洗浴都很方便。”马海山指着前院农家房顶的太阳能热水器说,这是国家税务总局派驻大库土村第一书记葛翔为老百姓办的一件很暖心的好事,大家都竖起大拇指点赞感谢。

2023年,葛翔在国家税务总局的安排下来到了大库土村担任第一书记。来到村里的第一时间,葛翔就召集村“两委”、村民代表征求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得知村内许多人家都很羡慕其他地方的太阳能热水器,他第一时间向总局汇报,并得到了总局的倾力支持。当年11月份,大库土村的热水器就开始入户装配,共安装37台,总投资近10万元,到今年1月份全部完成安装并投入使用。

“自从安装了热水器,家里做饭也方便了不少,这几年驻村工作队真的给我们老百姓干了不少实事。”村里的拜学明老人竖起大拇指。

“今年,我们准备针对大库土村发展产业缺少建设用地的困难,学习‘832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相关经销知识,与青海其他农副产品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的模式,在平台销售供应产品,进一步拓展产业收入,带动大库土村群众增收致富。”葛翔说。目前,驻村工作队已为大库土村农村合作社在“832平台”注册账号,正在申请办理经营许可证、食品经销许可证、卫生许可证等资质文件,后续将多方调研质优价廉的供应商产品,打通供销渠道,网店计划于下一年度上线运营、形成收益。

田间地头的特色讲堂

最近一段时间,核桃庄乡核桃家村党支部书记刘永得总是在田间地头拿着小本本走来走去,这是怎么回事呢?

“这些天正是春耕的时间,家家户户都忙着种地,把大家叫到一起不仅耽搁时间,有些人还不一定有空。”“山不就我,我就山。”一番思索之下,刘永得决定去地里搞宣讲,趁着村民劳作休息间隙,与他们围坐在一起,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解读惠民政策。

“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生产,既是端牢手中饭碗的需要,也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村民冶文生家的田间,一群刚刚平整完土地的村民围坐在刘永得周围,听他向大家解读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惠农好政策。

“现在村里谁家有撂荒地,如果自己种不了,可以流转给亲戚或者是合作社,有点收益的同时土地也不会撂荒。”

“今年一号文件里面还提到要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和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政策,扩大油菜面积,大家可以放心种植农作物了。”

听着刘永得的宣讲,周围的群众也拉开了话匣子。

“你家今年都种玉米还是要种其他的?”

“过几天我要去江苏省打工了,你找好活没有,要不要一起?”

陶家村前些年退耕还林耕地约有96公顷, 目前村上的人均耕地面积并不多,村民也开始从其他地方谋生机,外出务工成了大多数人的选择。

“我们家有5亩地,今年计划种1亩小麦做口粮,种4亩地膜苞谷做草料。”村民冶文生说,他在江苏一家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务工,现在抓紧种完地后就要到企业务工,待庄稼成熟后再回来收获。

“现在国家政策对老百姓确实好,但仅仅靠家里的几亩口粮田,种好了也只能不饿肚子,要增收还得出去务工。”冶文生告诉记者,前几年,他看到江苏一家电子产品的招工信息后,让妻子在家照料,顺便养了10余只羊,他就到了江苏的企业务工,吃住企业管,月均工资6000余元。

虽然外出务工比在家种地挣钱来得快,但冶文生家的几亩地一年都没撂荒过。冶文生表示,5亩耕地并不多,春种秋收也用不了几天时间,种好庄稼去打工,庄稼熟了回来花几天时间收割,然后再出去打工,收获的小麦做口粮,收获的玉米、秸秆喂羊,实现了种地、务工两不误。


版权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海东日报 版权均属海东日报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单位和个人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

  

2、已经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媒体、网站,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及作者”。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